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2B01)

作品数:46 被引量:748H指数:19
相关作者:赵艳霞杨沈斌郭建平王靖王春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作物
  • 12篇玉米
  • 12篇水稻
  • 12篇小麦
  • 11篇冬小麦
  • 10篇冷害
  • 10篇干旱
  • 7篇低温冷害
  • 7篇气候
  • 7篇作物模型
  • 7篇季稻
  • 7篇灌浆
  • 7篇干热
  • 7篇干热风
  • 6篇气象
  • 5篇一季稻
  • 5篇作物生长
  • 4篇遥感
  • 4篇农业气象
  • 4篇作物生长模型

机构

  • 20篇中国气象科学...
  • 18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江苏省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5篇河南省气象科...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天津市气候中...
  • 2篇郑州市气象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赵艳霞
  • 13篇杨沈斌
  • 9篇王靖
  • 9篇郭建平
  • 8篇王春乙
  • 6篇王萌萌
  • 6篇陈德
  • 5篇杨晓光
  • 5篇成林
  • 5篇高苹
  • 5篇黄维
  • 4篇申双和
  • 4篇方文松
  • 4篇朱红霞
  • 4篇石春林
  • 4篇张志红
  • 4篇赵俊芳
  • 4篇江晓东
  • 3篇王秀珍
  • 3篇于庚康

传媒

  • 8篇中国农业气象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灾害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6篇2012
  • 4篇201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渝东地区烤烟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以渝东地区13个烤烟主产区的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对该地区烤烟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渝东烟区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在0.50-0.63之间,其中温度隶属度最高,波动性较小,日照隶隶属度较大,波动性大,降水隶属度最小;2)各生育期气候因子隶属度中,旺长期温度隶属度最大,伸根期次之,成熟期最小;旺长期降水隶属度最大,成熟期次之,伸根期最小;伸根期日照隶属度较大,成熟期次之,旺长期最小;3)气候适宜度、日照隶属度均呈弱的增加趋势,而降水、温度隶属度呈弱下降趋势.
何永坤张建平
关键词:隶属度函数烤烟
基于遥感指数的水稻结实率估算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水稻结实率是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的重要组成,其受气象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建立水稻结实率估算模型对区域水稻产量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在2012、2013年水稻光谱观测试验的基础上,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出了能够在水稻抽穗至成熟阶段反映低温冷害影响的遥感指数(cold vegetation index,CVI),并分析了CVI值与水稻产量要素、温度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抽穗至成熟阶段的CVI和平均气温为自变量,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水稻结实率估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选择苏皖2省一季稻为研究对象,并以MOD09A1产品为遥感数据源,对水稻结实率估算模型进行了点和面上的模拟和评价。结果显示,抽穗开花至成熟阶段CVI和在此期间的温度条件与水稻结实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结实率的2个重要因素。站点估算的结实率相对误差小于11%,平均相对误差为4%,估算值空间分布与观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水稻结实率的空间分布情况和不同气候年景下结实率的变化。综上所述,提出的CVI和建立的结实率估算模型适用于区域水稻低温冷害监测和灾损评估。
陈德杨沈斌黄维王萌萌
关键词:低温冷害灾害评估水稻结实率
苏皖鄂地区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2017年
结合苏皖鄂3省2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6年一季稻田间试验资料和气象数据,构建适用于研究区一季稻的气候适宜度模型。该模型从4个水稻生育期阶段出发,采用统计方法分别确立各阶段光、温作用权重系数和温度适宜度模块中的温度参数,还采用SCE-UA优化算法标定水稻的温度特征系数,最后对气候适宜度模型进行检验,并绘制研究区的水稻光、温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研究区稻田水分控制主要通过人工灌溉,因此,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仅考虑了光、温2个要素的作用;确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区一季稻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参数,计算的气候适宜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各地的产量水平,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65,且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从获取的气候适宜度空间分布看,鄂中、皖西和苏南地区是一季稻种植的最适宜区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优化一季稻种植布局提供参考。
黄维杨沈斌陈德王萌萌高苹于庚康
关键词:气候适宜度
苏皖鄂一季稻产量灾损风险区划
苏皖鄂三省是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的主产区,水稻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水稻生长期较长,容易遭受不同类型农业气象灾害的威胁,如高温热害、低温寡照、洪涝和干旱等。这些水稻农业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和...
杨沈斌黄维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关键词:农业气象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减产
文献传递
干热风天气对冬小麦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通过开展干热风气象条件人工模拟,分别在冬小麦灌浆前期和中期进行重度、轻度及无干热风的平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热风对冬小麦生理机能的危害为灌浆中期〉灌浆前期,重度干热风〉轻度干热风;灌浆中期重度干热风灾害后第2天,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降低了19.4%~36.6%,蒸腾速率(Tr)降低44.1%~58.0%,气孔导度(Co)降低24.3%~41.7%;其次为灌浆中期轻度干热风,上述各项指标分别减少9.7%~20.2%、28.2%~34.0%和19.9%~31.8%;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和根系伤流量(Gn)也在灌浆中期重度灾害胁迫下降低程度最大,灌浆前期轻度干热风对小麦的胁迫作用不明显;灌浆前期遇干热风天气小麦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可在一定程度内修复,其他大部分时段受损的生理机能不可修复。在气孔导度Co〉0.1 mmol·m-2·s-1条件下,干热风灾害对Tr的胁迫程度大于Pn。
张志红成林李书岭彭记永方文松
关键词:干热风灌浆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冬小麦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3年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籽粒灌浆最严重的灾害。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可分为灾害防御田间试验期、大发展期和成果巩固与综合发展期。自建国以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逐步构建了灾害等级指标,初步取得了灾害对小麦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区域特征较强的干热风灾害形势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热风灾害防御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灾害预报分析方法不成体系、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对小麦干热风的研究应朝着机理深入分析、灾害立体监测、动态评估等方向发展。
张志红成林李书岭秦福生方文松
关键词:干热风小麦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估产中的适用性验证被引量:15
2012年
以叶面积指数(LAI)为结合点,引入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的作物模型-遥感信息耦合模型PyWOFOST,利用气象数据、农业气象记录观测表数据及MODIS LAI数据检验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种植区的适用性,并选取在研究区内均匀分布、覆盖所有玉米品种且具有有效MODIS LAI数据的16个玉米农气站点,模拟该模型在不同的TSUM1(出苗-开花期积温)不确定性水平下各站点的玉米产量及LAI。结果表明,与WOFOST模型相比,PyWOFOST模型对LAI和产量的模拟能力都有极大提高。当TSUM1的不确定性为0、10、20、30℃时,PyWOFOST模拟的产量平均误差分别为10.32%、9.25%、7.31%和8.49%,均较未同化LAI观测数据的WOFOST模拟的产量平均误差(10.55%)低;同化后模拟LAI与同化前模拟LAI相比,其轨迹更接近实测值,更符合玉米的生长发育趋势,表明基于EnKF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种植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陈思宁赵艳霞申双和
关键词:LAI
农作物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报方法评述被引量:28
2012年
对作物冷害指标、风险及损失评估、监测和预报,以及近年来业务化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比较了这些领域新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3S技术和作物模型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温度反演与冷害监测相结合的可行途径,作物模型用于区域冷害损失评估所需的尺度转换及相应冷害模块添加等问题。明确了新技术与冷害研究相结合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可为冷害研究的技术革新提供参考。
程勇翔王秀珍郭建平赵艳霞黄敬峰
关键词:低温冷害遥感反演作物模型风险评估
干热风对冬小麦灌浆速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被引量:46
2014年
为定量分析冬小麦灌浆不同时期出现的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形成带来的危害,利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连续两个年度的干热风人工控制试验数据,结合前期作物观测资料,研究了干热风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导致冬小麦灌浆速率不同程度下降,不同时期干热风的降幅表现为灌浆中期>灌浆后期>灌浆前期,重度干热风>轻度干热风。随着干热风后冬小麦的自身修复和后续灌浆进程,最终千粒重不同程度降低,降低幅度最大的是灌浆后期重度干热风,千粒重降低5.4g,降幅达14.5%;其次为灌浆中期重度和轻度干热风,千粒重分别降低9.7%和4.8%;再次为灌浆后期轻度干热风;而灌浆前期干热风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
成林张志红方文松
关键词:冬小麦干热风灌浆速率千粒重
不同发育期干旱对玉米籽粒形成与产量的影响模拟被引量:21
2015年
利用作物生长模型模拟苗期和拔节期发生不同时长干旱(用连续无雨日数表示)时玉米的生长过程,分析单一发育期干旱和两个发育期同时发生干旱对玉米籽粒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苗期或拔节期分别发生10 ~ 40d的持续干旱,均会对玉米籽粒灌浆产生负面影响,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且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对灌浆的影响越早,减产越严重.当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发生持续10d干旱时减产率分别为3.24%和3.5%,持续20d干旱时分别减产7.89%和8.31%,持续干旱30d时分别减产12.33%和13.71%,持续干旱40d时分别减产达21.6%和23.94%.(2)当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均发生持续时间为5、10、15、20d干旱时,分别减产1.77%、9.02%、18.93%和31.28%.可见,拔节期同等程度干旱造成的玉米减产幅度均大于苗期干旱,两个发育期同时发生干旱导致的减产率远大于单一发育期干旱相叠加产生的效应.
张建平何永坤王靖赵艳霞王春乙
关键词:干旱作物模型籽粒形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