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A4B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09H指数:7
相关作者:雷钧杰赵奇陈兴武乔旭张宏芝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小麦
  • 7篇间作
  • 5篇光合速率
  • 3篇遮阴
  • 3篇间作模式
  • 2篇氮量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 2篇籽粒
  • 2篇籽粒灌浆
  • 2篇籽粒灌浆特性
  • 2篇小气候
  • 2篇间作系统
  • 2篇灌浆
  • 2篇灌浆特性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光合有效辐射
  • 2篇核桃
  • 1篇氮肥
  • 1篇氮肥运筹

机构

  • 11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作者

  • 11篇乔旭
  • 11篇雷钧杰
  • 10篇张宏芝
  • 10篇陈兴武
  • 10篇赵奇
  • 4篇王美
  • 3篇薛丽华
  • 3篇高永红
  • 2篇李广阔
  • 1篇高海峰
  • 1篇雷斌
  • 1篇马东建
  • 1篇张金汕
  • 1篇李冠
  • 1篇张小东
  • 1篇黄天荣

传媒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遮阴强度对小麦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对拔节期开始遮阴小麦的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加大,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遮阴强度加大显著增大(P<0.05)。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遮阴处理后降低的主要是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渐增期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和缓增期灌浆速率,而对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渐增持续期、快增持续期和缓增持续期影响较小。根据不同灌浆时段参数与最大理论千粒质量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越快,籽粒积累的干物质越多,粒质量就越大。因此,籽粒质量的增加应更多地关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度。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王美赵奇薛丽华赛力汗.赛陈兴武
关键词:遮阴小麦光合特性籽粒灌浆
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核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方法】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核麦间作模式下,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重施返青肥处理,施氮量30 kg处理高于施氮量40 kg处理。产量最高处理为追施尿素30 kg、返青期:拔节期=3:7。【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返青期追氮量,增加拔节期追氮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提高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关键词:氮肥运筹小麦
施氮量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枣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施氮量。【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枣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分配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施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在枣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通过主攻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产量,是实现枣麦间作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王美
关键词:枣麦间作施氮量小麦
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了核桃-小麦间作系统的田间小气候,并以单作田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田,核麦间作系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的风速和温度,增大了小麦冠层的相对湿度,但核麦间作系统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顶部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核麦间作系统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系统(P<0.05)。可见,虽然核麦间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由于核桃树对小麦遮荫作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较低,导致了间作小麦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因此,通过对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特点的探讨,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栽培调控措施,优化间作群体结构。
乔旭雷钧杰陈兴武赵奇张宏芝黄天荣李广阔
关键词:核桃小麦间作系统小气候光合有效辐射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6
2012年
为了探讨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核桃-小麦间作(简称"核-麦间作")条件下研究了核桃树遮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冠下区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收获指数、产量和旗叶、倒2叶、倒3叶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远冠区,且不同品种间具有相同的规律。烟农22在冠下区和远冠区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均明显高于DH155、绵麦48、绵麦37和新冬20。在果粮间作复合栽培模式下,对耐荫、高产小麦品种的筛选,其光合生产能力可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还要注重小花和小穗结实性状的考查。
乔旭赵奇雷钧杰高永红张宏芝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
关键词:核桃小麦间作光合速率生长发育
遮阴条件下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阐明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便在果粮间作模式下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法】在人工遮阴和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研究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遮阴明显降低了小麦的可孕小花数、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和公顷穗数等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结论】遮阴后小麦穗粒数的改良应更多地关注小花的分化、发育、退化和结实过程,产量的提高应更多地关注植株的生长发育、公顷穗数和籽粒灌浆过程。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赵奇陈兴武张新志周琰
关键词:小麦穗粒数
拔节期遮阴对小麦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在遮阴条件下对小麦的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大,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浓度则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大显著增大(p<0.05)。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王美赵奇陈兴武
关键词:遮阴小麦光合特性籽粒灌浆特性
文献传递
果麦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为揭示果麦间作系统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对环塔里木盆地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果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和散射辐射量均有一定的减弱作用。果麦间作系统小麦冠层风速、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在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具有相同的趋势。可见果麦间作栽培模式是一项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防治环塔里木盆地一带常出现的干热风、浮尘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重要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黄爱军乔旭陈兴武雷钧杰赵奇张宏芝王美张金汕赛力汗.赛薛丽华
关键词:果树小麦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小气候
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冠层光分布和光合速率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在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不同间作模式下小麦冠层光分布、光合速率及光合物质积累规律.[方法]在核麦和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小麦不同冠区(冠下区和冠中区)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和下部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及光合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PAR、冠层下部PAR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核麦间作总辐射、冠层上部和下部PAR值在最大值附近点分布较少,尤其是冠下区,而在最小值附近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且冠层下部PAR值在光补偿点以下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冠下区尤为显著.枣麦间作不同冠区小麦冠层上部PAR值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冠下区有0.5~2h在光补偿点以下,冠中区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树冠遮荫导致不同冠区不同时间段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冠层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降低,导致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且核麦间作模式下Pn最大值及最小值和光合物质积累量均低于枣麦间作.[结论]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果树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遮荫.核桃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遮荫时间及遮荫强度显著高于枣树的遮荫影响,尤其是冠下区.核麦间作光不足限制了光合作用快速进行,尤其是冠层下部处在光补偿点以下点较多,使光合效率和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
张宏芝陈兴武赵奇雷钧杰乔旭高永红李广阔高海峰
关键词:冬小麦光分布光合速率
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产量对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2
2015年
为给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合理施氮和播种提供依据,以主栽小麦品种新冬20号为材料,在播前基施农家肥(牛羊粪)15t·hm-2、尿素150kg·hm-2和磷酸二铵375kg·hm-2条件下,设置不追肥(CK)、追施尿素300kg·hm-2(N1)、追施尿素450kg·hm-2(N2)和追施尿素600kg·hm-2(N3)四个追氮量水平,以及375万粒·hm-2(M1)、525万粒·hm-2(M2)和675万粒·hm-2(M3)三个播种密度水平,分析了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光系统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所占的比例(qP)及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均随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旗叶Pn、ΦPSⅡ、qP及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穗数和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施氮量与密度互作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在N3M1条件下小麦拔节至灌浆期具有较高的Pn和ΦPSⅡ及较低的NPQ,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及穗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进而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因此在杏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种植密度与增施氮肥可在改善小麦叶片光合性能、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进而实现小麦高产。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高永红
关键词:施氮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