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0B148)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江锡顺李洪霞孙兆奇石市委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安徽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氧化锌
  • 1篇氧化锌薄膜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微结构
  • 1篇铝掺杂
  • 1篇结构和光学特...
  • 1篇光学
  • 1篇光学特性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发光
  • 1篇发光特性
  • 1篇SIO2薄膜
  • 1篇掺杂
  • 1篇淬灭

机构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江锡顺
  • 1篇石市委
  • 1篇孙兆奇
  • 1篇李洪霞

传媒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退火温度对SiO_2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用单晶Si(111)和载玻片制备了SiO2薄膜。对薄膜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测试不同退火温度下SiO2薄膜的微结构、透反射曲线和红外吸收谱。研究表明:退火后SiO2薄膜仍为四方结构,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晶格常数与标准值相比均稍小。退火温度对薄膜平均反射率影响不明显;薄膜平均透射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江锡顺
关键词:退火温度SIO2薄膜微结构光学特性
铝掺杂及温度对氧化锌薄膜发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使用水热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掺铝氧化锌(AZ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光致发光谱技术对薄膜的微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由氧化锌纳米锥构成,纳米锥直径大部分都在100 nm以下,且具有明显的沿c轴择优生长的特征。此种方法制备的AZO薄膜在室温下存在两个较宽的发光峰,即紫外-紫光发光峰和绿光-红光发光峰。铝掺杂强烈地影响两个发光峰的相对强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大,(1)紫外-紫光发光峰的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都迅速增大,并在铝掺杂量达到10%时达到最大值,(2)绿光-红光发光峰中,各子发光峰的相对强度也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长波子发光峰的发光强度的相对增大。铝掺杂还导致薄膜的发光谱中出现一个极少见的位于355 nm处的发光峰,该发光峰随铝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强。薄膜的低温光致发光谱表明,随着薄膜温度由10 K升高到267 K,薄膜的紫外-紫光发光峰变化不明显,但绿光-红光发光峰的强度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单调减小,呈现荧光热猝灭现象。由发光中心的多声子发射造成的非辐射激子复合应该是造成这种热猝灭的主要原因。
石市委李洪霞江锡顺孙兆奇
关键词:氧化锌铝掺杂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