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596)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炜张力峰常俊锴王勇魏云飞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尿道
  • 12篇尿道下裂
  • 10篇丁酯
  • 10篇邻苯二甲酸二...
  • 10篇甲酸
  • 10篇二丁酯
  • 10篇苯二甲酸
  • 3篇雄性
  • 3篇阴茎
  • 3篇仔鼠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雄性大鼠
  • 2篇通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阴茎组织

机构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炜
  • 7篇张力峰
  • 6篇常俊锴
  • 5篇魏云飞
  • 5篇王勇
  • 4篇冯宁翰
  • 3篇魏俊峰
  • 2篇周耀军
  • 2篇秦超
  • 2篇沈百欣
  • 1篇何海兵
  • 1篇卫中庆
  • 1篇周忠兴
  • 1篇王心如
  • 1篇宋宁宏
  • 1篇居小兵
  • 1篇苏建堂
  • 1篇左立
  • 1篇左维
  • 1篇李寿春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乳糖凝集素-3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导致SD大鼠尿道下裂发生的动物模型,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尿道下裂与正常大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妊娠14~18 d(GD14~18)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 800 mg/(kg·d)和大豆油2 ml/d灌胃,GD19剖宫产后统计子鼠数、雄性子鼠出生体质量(BW)及肛门生殖器距离(AGD)、尿道下裂发生率,取两组雄性子鼠生殖结节,运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尿道下裂仅实验组发生,发生率为40%,每窝子鼠数、雄性子鼠BW及AGD/BW在实验组分别为(8.90±1.25)只、(5.12±0.24)g、(0.57±0.03)mm/g,在对照组分别为(13.20±1.46)只、(6.72±0.42)g、(0.66±0.07)m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在尿道下裂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603±0.014(n=10),正常对照组为0.851±0.015(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主要定位于生殖结节上皮细胞,尿道下裂组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 染毒期间DBP对雄性子鼠有明显毒性作用,改变了生殖结节中galectin-3的表达,影响了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尿生殖褶的融合.
常俊锴魏云飞冯宁翰张炜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仔鼠阴茎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膜联蛋白A3的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对仔鼠阴茎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分离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验证膜联蛋白A3在仔鼠阴茎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在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SPF级SD孕鼠20只,妊娠14~18d(GD14~GD18),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DBP按800mg/kg染毒孕鼠,对照组按大豆油5ml/kg,2组孕鼠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5d。出生后3d取出实验组尿道下裂雄性仔鼠阴茎和对照组正常雄性仔鼠阴茎,提取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运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膜联蛋白A3在仔鼠阴茎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共筛选出3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7个通过质谱分析和SwissProt蛋白数据库检索得到鉴定,包括丙酮酸激酶M2、α烯醇化酶、膜联蛋白A3等。膜联蛋白A3相对表达量在尿道下裂组为1.851±0.014(n=10),正常对照组为2.603±0.012(n=10),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膜联蛋白A3主要定位于仔鼠尿道上皮细胞。结论: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了DBP孕期暴露致尿道下裂雄性仔鼠与正常仔鼠阴茎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系。膜联蛋白A3的表达变化可能在尿道下裂尿道沟融合障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俊锴张炜沈百欣魏云飞张力峰王勇冯宁翰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蛋白质组学
Lamin B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胚胎晚期暴露导致SD胎鼠尿道下裂发生的动物模型,验证Lamin B1在尿道下裂与正常胎鼠阴茎中的差异表达,以进一步探讨尿道下裂的发生机制。方法:妊娠14~18天SD雌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800mg/(kg·d)和大豆油2ml/d灌胃,孕期第19天剖宫产后记录雄性胎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的距离(AGD)、出生体重(BW)及尿道下裂发生数,取雄性胎鼠阴茎,运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Lamin B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AGD/BW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0%;Lamin B1在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923±0.013(n=10),实验组为0.593±0.014(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in B1主要定位于尿道上皮细胞,对照组染色强度明显强于实验组。结论:DBP灌胃期间改变了尿道组织中Lamin B1的表达,影响了细胞迁移和尿生殖褶的融合,这可能是尿道下裂发生的原因之一。
魏云飞常俊锴冯宁翰张炜
关键词:LAMINB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阴茎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尿道下裂发生的影响
2010年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尿道下裂大多病因不明,近年研究发现,尿道下裂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关。它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殖健康的影响值得重视,阐明其毒理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尿道下裂的发生率,已成为迫切需要。
常俊锴张炜
关键词:尿道下裂环境污染物
X染色体开放读码框架6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雄性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x染色体开放读码框架6(CXorf6)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于妊娠14—18d(GD24~18)实验和对照组各10只孕鼠分别给予DBP800mg/(kg·d)和豆油2ml/d灌胃,GDl9剖宫产统计尿道下裂发生率,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两组子鼠睾丸中CXorf6的表达。结果尿道下裂仅实验组发生,发生率为40.7%;CXorf6在尿道下裂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323±0.014(n=10),对照组为0.706±0.016(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orf6主要定位于睾丸间质和支持细胞,尿道下裂组CXorf6着色细胞数量减少,染色强度弱于对照组。结论DBP通过干预CXorf6的表达以影响睾丸的发育及雄激素的产生而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魏俊峰周耀军王勇张力峰张炜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睾丸
Notch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诱导子代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检测Notch1在尿道下裂胎鼠与正常胎鼠生殖结节(GT)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妊娠(GD)14~18 d,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 800 mg/(kg.d)和大豆油2 ml/(kg.d)灌胃,孕第19天剖宫产后记录雄性胎鼠出生体重(BW)、肛门和生殖器之间的距离(AGD)及尿道下裂发生率。取DBP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和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提取生殖结节,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Notch1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子代雄性胎鼠体重为(4.40±0.30)g,对照组为(6.11±0.40)g,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AGD为(2.17±0.18)mm,对照组为(3.28±0.16)mm,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2.9%。Notch1在尿道下裂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671±0.021,正常对照组为1.327±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主要定位于生殖结节上皮细胞,尿道下裂组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染毒期间DBP对雄性子鼠有明显毒性作用,改变了生殖结节中Notch1的表达,可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周耀军魏俊峰张力峰王勇张炜
关键词:NOTCH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
Akt信号通路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雄性胎鼠发生尿道下裂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孕晚期暴露诱导子代Spraque-Dawley大鼠发生尿道下裂,探讨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关键蛋白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gene binding,NF-κB)在胎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研究该通路在DBP致大鼠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在妊娠时间(gestation day,GD)14~18 d,每天通过灌胃分别给予DBP 800 mg/kg和大豆油,在GD19时提取染毒组发生尿道下裂胎鼠与对照组胎鼠的生殖结节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Akt和NF-κB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分析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中p-Akt、Akt和NF-κB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3.057±0.026、2.624±0.073和3.524±0.035(n=10,P<0.05),且尿道下裂组中p-Akt蛋白相对量在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Akt定位于生殖结节上皮细胞,尿道下裂组p-Akt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DBP干预大鼠生殖结节中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NF-κB的正常表达,进而影响了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尿生殖褶的融合,这可能是尿道下裂发生的机制之一。
李寿春张力峰左立周忠兴张炜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AKT信号通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孕鼠尿道下裂模型后仔鼠睾丸细胞过氧化物酶6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前期实验发现在邻苯=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诱导的仔鼠睾丸发育中蛋白过氧化物酶6表达显著增高。目的:进一步验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胚胎期暴露对胎鼠睾丸蛋白过氧化物酶6表达的影响。方法:妊娠14~18d按800mg,(kg·d)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染毒孕鼠,妊娠21d取出胚胎大鼠睾丸,提取蛋白,通过WeslembI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细胞过氧化物酶6的表达,以正常雄性仔鼠睾丸为对照。结果与结论:WeslembIot帅g检测显示,实验组过氧化物酶6的相对表达量为0.205±0.020,对照组为0.110±O.020,实验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过氧化物酶6主要定位于胎鼠睾丸Leydig细胞中。说明过氧化物酶6可能通过发挥抗氧化作用及刺激Leydig细胞增殖功能抵抗邻苯二甲酸=!丁酯的毒性作用,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沈百欣卫中庆居小兵左维何佳史华超张炜王心如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Wnt/β-catenin与NF-κB信号通路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雄性大鼠发生尿道下裂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晚期暴露诱导子代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验证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在胎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该通路在DBP致大鼠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DBP组和对照组,在妊娠(GD)14~18天,每天分别通过灌胃给予DBP和大豆油800mg/kg,于GD19天处死后取胎鼠,鉴别出DBP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及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提取生殖结节组织,Westernblot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3β(GSK-3β)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DBP染毒后子代雄性胎鼠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肛门生殖器距离(AGD)明显缩短,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6.7%,同时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中β-catenin相对表达量的比值为0.505±0.014(P<0.05),GSK-3β与NF-κB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1.903±0.018和3.661±0.021(P均<0.05)。结论:DBP可能通过干预生殖结节中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的正常表达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张力峰王勇常俊锴魏俊峰魏云飞秦超冯宁翰张炜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NF-ΚB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仔鼠阴茎组织乳酸脱氢酶B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期暴露对仔鼠阴茎组织乳酸脱氢酶B(L-lactate dehydrogenase B,LDH-B)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LDH-B在DBP导致的尿道下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在大鼠怀孕第14~18天(GD14~18)2组分别给予灌胃,实验组给予DBP每天800mg/kg染毒孕鼠,对照组给予大豆油每天5ml,妊娠19天(GD19)分别取出仔鼠阴茎组织提取总蛋白,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LDH-B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阴茎组织中均有LDH-B的表达,实验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078±0.02(n=10),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137±0.03(n=10),实验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LDH-B主要定位于大鼠阴茎组织细胞的胞浆中。结论:孕期大鼠暴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后仔鼠阴茎组织中LDH-B表达明显减少,可能与DBP造成机体缺氧有关。
何海兵苏建堂魏云飞张炜秦超常俊锴宋宁宏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阴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