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440)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毕宏生吴建峰毕爱玲沙芳叶翔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近视
  • 4篇视网膜
  • 4篇受体
  • 4篇网膜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弱视
  • 3篇视力
  • 2篇胆碱
  • 2篇电针
  • 2篇乙酰胆碱
  • 2篇应激
  • 2篇针刺
  • 2篇视皮层
  • 2篇受体表达
  • 2篇皮层
  • 2篇屈光
  • 2篇角膜
  • 2篇Γ-氨基丁酸
  • 2篇氨基丁酸

机构

  • 17篇山东中医药大...
  • 13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15篇毕宏生
  • 11篇吴建峰
  • 8篇毕爱玲
  • 7篇沙芳
  • 6篇叶翔
  • 3篇徐超立
  • 3篇丁美华
  • 3篇王玲
  • 2篇马先祯
  • 2篇宋继科
  • 2篇张小燕
  • 2篇赵雯
  • 2篇温莹
  • 2篇李国平
  • 2篇黄杰
  • 1篇田庆梅
  • 1篇解孝锋
  • 1篇张月英
  • 1篇郭大东
  • 1篇杜宇翔

传媒

  • 8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研究中束缚操作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视力和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实验中束缚操作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体质量的影响,探讨束缚操作是否会使大鼠产生应激反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束缚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束缚组用自制的束缚装置对大鼠进行固定,每天30min,连续30d。每天监测大鼠体质量;采用双通道水迷宫方法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行为学视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束缚组的学习记忆能力、视力及体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的束缚装置不会使大鼠产生应激反应,该装置可大幅度降低束缚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陈美清马先祯毕爱玲孙园园张秀艳陈嵘毕宏生
关键词:应激体质量学习记忆能力视力
电针对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闪光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 24只3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透镜诱导组(12只)与透镜诱导+电针组(12只)。两组豚鼠右眼戴-10 D透镜,左眼不戴镜作为自身对照。透镜诱导+电针组在戴镜的同时,电针刺激豚鼠两侧合谷穴与太阳穴。4周后测量2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ERG波形的变化。结果 4周后,与自身对照眼比较,透镜诱导眼近视屈光度增加(P<0.01),眼轴延长(P<0.01);同时其暗适应振荡电位的OS2波振幅及总振幅下降(均为P<0.01),暗适应最大混合反应、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的b波振幅下降(均为P<0.01)。电针干预后,透镜诱导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没有变化(P>0.05);但与透镜诱导组右眼相比,透镜诱导+电针组透镜诱导眼暗适应振荡电位的OS2波振幅及总振幅,暗适应最大混合反应、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的b波振幅均增高(均为P<0.05),达到与其自身对照眼相似的水平(均为P>0.05)。结论电针刺激合谷穴与太阳穴影响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ERG,可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
沙芳丁美华叶翔吴建峰毕爱玲张瑾毕宏生
关键词:电针视网膜电图
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M1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与近视假穴组,后3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透镜片,建立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动物模型,近视电针组戴镜同时给予针刺豚鼠的合谷穴和太阳穴,近视假穴组针刺臀部无穴位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4周测量各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同时取视网膜组织,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M1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造模4周后,近视模型组右眼屈光度为(-3.40±0.55)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右眼的(1.20±0.24)D和自身对照眼左眼的屈光度(1.25±0.32)D(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右眼眼轴长度为(8.74±0.38)mm,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的右眼眼轴长度(8.23±0.21)mm,也大于自身对照眼左眼的眼轴长度(8.16±0.43)mm(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和近视假穴组右眼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近视假穴组视网膜中M1受体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17±4.02、74.50±4.64、64.83±6.05和74.67±3.93,M1受体蛋白含量分别为(984.67±44.69)ng·L-1、(1172.00±41.91)ng·L-1、(1027.00±41.08)ng·L-1和(1153.50±56.40)ng·L-1,统计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与近视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近视模型组和近视假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增高,针刺合谷穴和太阳穴可以减少其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近视患者远视力的机制之一。
王玲沙芳吴建峰叶翔毕爱玲毕宏生
关键词:视网膜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后双眼视觉输入平衡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弱视眼的视锐度恢复到相应正常水平后,双眼视觉输入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方法选择成功治疗半年以上,视锐度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的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为弱视治疗组(n=15)。正常对照组选择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儿童(n=15)。受试者配戴立体眼镜,通过阈上双眼相位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双眼相互作用的检测。所有试验信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最终进行模型分析得到双眼的有效对比度比,将其作为评价双眼视觉输入平衡的主要指标。结果弱视治疗组治疗后弱眼和强眼的视锐度分别为(-0.02±0.06)log MAR和(-0.05±0.05)log MAR,弱视治疗后双眼的视锐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后,虽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眼的视锐度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但是其双眼视觉输入依然不平衡。弱视治疗组弱眼的有效对比度比为0.27±0.09,正常对照组的有效对比度比为(0.95±0.0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治疗组弱眼的平均有效对比度比降低了7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视锐度恢复正常后的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输入的信号强度依然是不平衡的,双眼视觉功能依然存在缺陷。这种双眼输入信号强度的不平衡可能是儿童弱视易复发的一个潜在因素。
黄杰叶翔李国平吕冬蕾赵晴温莹
关键词:弱视
知觉学习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随着视觉神经科学与心理物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不断交叉融合发展,知觉学习逐渐被认识到具有提高多重视觉功能的能力。由此,知觉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潜在的治疗弱视的方式被提出,同时出现了多种基于知觉学习理论的弱视的治疗方法。本文将在简要阐述知觉学习及其机制的基础上,介绍基于知觉学习的新的弱视治疗理念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进展。
黄杰叶翔温莹
关键词:弱视知觉学习视频游戏
电针刺激对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中多巴胺、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中多巴胺(dopamine,DA)、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受体(D1受体和GABA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鼠龄13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弱视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弱视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大鼠右眼进行单眼形觉剥夺弱视造模。电针治疗组大鼠在生后30~60 d选取左侧太阳、合谷,右侧太阳、攒竹进行电针刺激干预,百会和右侧合谷仅给予针刺,不通电。每天同一时间段电针刺激干预30 min,频率2 Hz,脉冲长度0.1 s,每周至少干预6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初级视皮层中DA、GABA含量以及D1受体、GABAA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弱视模型组大鼠初级视皮层中DA、GABA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电针治疗组DA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B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大鼠初级视皮层中DA、GABA的含量均高于弱视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大鼠初级视皮层中D1受体、GABAA受体mRNA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电针治疗组GABAA mRNA的表达高于弱视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1受体mRNA的表达与弱视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会促进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中DA、GABA及其GABAA受体mRNA的表达。
张秀艳毕爱玲吴姗姗徐福如毕宏生
关键词:多巴胺Γ-氨基丁酸电针刺激初级视皮层弱视
肾阳虚体质对负透镜诱导豚鼠眼球生物参数及后极部巩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肾阳虚体质对负透镜诱导豚鼠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后极部巩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周龄雄性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透镜诱导组和肾阳虚+透镜诱导组,每组各8只。肾阳虚+透镜诱导组每日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剂量10 mg·kg-1,正常对照组和透镜诱导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周。第3周起,透镜诱导组、肾阳虚+透镜诱导组右眼均戴-10.00 D透镜,左眼作为自身对照眼,正常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透镜诱导2周后各组进行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后极部巩膜厚度的测量。结果透镜诱导组自身对照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和后极部巩膜厚度分别为(1.52±0.45)D、(8.52±0.04)mm、(291.25±18.08)μm,与之相比透镜诱导组造模眼近视屈光度增加为(-2.16±0.09)D,眼轴延长为(8.61±0.03)mm,后极部巩膜厚度降低为(233.75±23.26)μm(均为P<0.01);肾阳虚+透镜诱导组自身对照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和后极部巩膜厚度分别为(1.56±0.18)D、(8.53±0.09)mm、(296.25±22.64)μm,与之相比肾阳虚+透镜诱导组造模眼近视屈光度增加为(-2.73±0.55)D,眼轴延长为(8.70±0.10)mm,后极部巩膜厚度降低为(180.00±16.04)μm(均为P<0.01);与透镜诱导组造模眼相比,肾阳虚+透镜诱导组造模眼近视屈光度增加更多,眼轴延长更显著,后极部巩膜厚度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在负透镜诱导下,肾阳虚豚鼠较正常豚鼠眼轴延长和近视度增加更加显著,肾阳虚体质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联系。
丁美华沙芳吴建峰叶翔毕宏生
关键词:近视肾阳虚屈光度眼轴长度
负透镜诱导豚鼠视网膜中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 研究表明,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ABA及GABA受体拮抗剂对近视发生的抑制作用已被证实,但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负透镜诱导性近视(LIM)豚鼠视网膜中GABA及其受体亚型表达的变化,探讨GABA及GABA受体拮抗剂抑制近视发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3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取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眼,模型组右眼佩戴-10 D透镜4周以诱导近视模型作为实验眼,左眼不戴镜作为对照眼.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4周用A型超声法和带状光检影法测量各组豚鼠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于造模后4周断颈法处死豚鼠并分离视网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法检测豚鼠视网膜中GABA含量的变化,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豚鼠视网膜中GABA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造模后4周,模型组实验眼、正常对照眼和模型组对照眼屈光度分别为(-3.39±0.70)、(1.03±0.68)和(0.77±0.64)D,模型组实验眼近视屈光度较正常对照眼和模型组对照眼均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82、-17.113,均P<0.05);模型组实验眼、正常对照眼和模型组对照眼眼轴长度分别为(8.62±0.08)、(8.31±0.05)和(8.32±0.05) mm,模型组实验眼眼轴较正常对照眼和模型组对照眼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81、15.838,均P<0.05);豚鼠正常对照眼、模型组实验眼、模型组对照眼视网膜中GABA含量分别为(14.83±1.20)、(18.63±1.58)和(15.74±0.96) μmol/g,模型组实验眼视网膜中GA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眼和模型组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45、6.876,均P<0.05);模型组实验眼视网膜中GABAA受体、受体GABAC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
沙芳赵雯徐超立王玲张小燕吴建峰毕爱玲郭大东毕宏生
关键词: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受体视网膜
多巴胺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多巴胺(dopamine,DA)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视网膜神经递质。在实验性近视模型眼视网膜中DA水平下降;向玻璃体内注射DA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实验性近视的发展,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兴奋D2受体介导的。使用D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多巴胺的减少与形觉剥夺性近视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多巴胺能系统对近视的影响还与毒蕈碱和一氧化氮有密切的关系。局部视网膜形觉剥夺诱导相应位置视网膜DA改变以及视网膜多巴胺能无长突细胞的广泛分布,均提示DA能同时调控后极部和外周的眼球生长。本文就DA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徐超立吴建峰毕宏生
关键词:实验性近视多巴胺
抑火清肝退翳汤加减治疗肝经风热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抑火清肝退翳汤加减治疗肝经风热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0例肝经风热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抑火清肝退翳汤加减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炎症因子及丙二醛(MDA)、抗氧化活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CD4+和CD8+水平,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2.161,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痛羞明、畏光流泪、视物下降、胞睑红肿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2.540,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疼痛、眼睑红肿、结膜充血、角膜点状星翳、角膜生翳和角膜生翳深度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TAC及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抑火清肝退翳汤加减治疗肝经风热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指标和免疫功能有关。
孙志毅宋继科毕宏生
关键词: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