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9425)

作品数:10 被引量:357H指数:7
相关作者:霍中洋魏海燕戴其根张洪程许轲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栽培
  • 4篇直播
  • 4篇直播稻
  • 4篇播期
  • 3篇栽培技术
  • 3篇生育
  • 3篇水稻
  • 3篇粳稻
  • 2篇氮素
  • 2篇氮素吸收
  • 2篇性状
  • 2篇中粳
  • 2篇水稻新品种
  • 2篇农艺
  • 2篇迟熟中粳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选育
  • 1篇选育及栽培技...

机构

  • 6篇扬州大学
  • 3篇盐城市盐都区...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姜堰市...

作者

  • 5篇许轲
  • 5篇张洪程
  • 5篇戴其根
  • 5篇魏海燕
  • 5篇霍中洋
  • 4篇夏炎
  • 4篇倪晓诚
  • 3篇邵风康
  • 3篇姚义
  • 3篇张亚
  • 3篇陈元洲
  • 3篇徐殿云
  • 3篇刘井台
  • 3篇张大友
  • 3篇董军芳
  • 3篇李元林
  • 2篇许建权
  • 1篇王显
  • 1篇黄转运
  • 1篇陈志德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8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群体特征被引量:70
2012年
在研究不同机插水稻群体产量及其结构、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速率等差异的基础上,初步阐明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的群体特征:1)以足量的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50000万/hm2以上),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千粒质量(结实率85%以上,千粒质量27g左右)。2)在合理的茎蘖动态(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左右够苗,高峰苗适宜,一般为预期穗数的1.3倍)与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孕穗期LAI达7.8~8.0,抽穗后LAI下降平缓,成熟期仍能保持3.0左右。)基础上提高成穗率(75%以上)与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比例(抽穗期有效叶面积率达95%,高效叶面积率达75%以上),以保证实现不同生育阶段目标生产力。3)以合理增加拔节-抽穗期物质生产与积累(群体生长速率22.5g/(m-2.d),干物质积累量9000kg/hm2以上,占总干物质量的45%左右)为重点,有效增强抽穗-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与积累(群体生长速率13.5g/(m-2.d)左右,干物质积累量8000kg/hm2以上,占总干物质量的40%左右),以提高最终生物学产量(20400kg/hm2以上)。机插杂交粳稻生产过程中遵循以上规律可获得超高产。
张洪程赵品恒孙菊英吴桂成徐军端木银熙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农艺杂交粳稻超高产
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区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品种及其适宜播期的科学区划布局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苏南太湖稻区常熟(N 31.4°)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为材料,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N 32.3°)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材料,苏北淮北稻区东海(N 34.5°)以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总体表现为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6 d左右。同一品种类型,随纬度的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逐渐延迟,生育期依次变长。同一试验点,随播期的推迟一般晚粳品种较中粳品种生育期天数缩短略多。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变化范围为2—24 d,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对稳定,变化范围仅为-2—1 d。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差异主要源于抽穗前积温与光照时数的不同,其中尤以拔节前的差异最为明显,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试验点,各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积温与光照时数均表现为晚粳品种大于中粳品种;同一类型品种,随试验点纬度升高,积温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光照时数除杂交品种以外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温光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阶段和生育期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而线性增加,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或日照时数的增加不同处理间表现不尽一致。【结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的利用有较大的影响。据此,�
姚义霍中洋张洪程夏炎倪晓诚戴其根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生态区播期直播稻生育期
不同播期直播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19
2012年
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对直播稻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与结实率的下降,穗数与千粒重变化不大;拔节期植株含氮率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抽穗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吸氮量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拔节前氮素吸收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占植株总吸收量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阶段吸收量及其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拔节期阶段的氮素吸收速率呈上升趋势,而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氮素吸收量、吸收速率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除拔节至抽穗期的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外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在试验条件下,相对于迟播而言,直播稻早播的产量、各个时期的吸氮累积量、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拔节后的氮素吸收速率及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可见,直播稻早播有利于氮素的高效吸收和利用并取得高产。
霍中洋姚义张洪程夏炎倪晓诚戴其根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直播稻播期氮素利用效率
播期对麦茬直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3
2011年
【目的】探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种熟期类型的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均显著下降,且变化程度不一;产量的下降主要在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降低,穗数和千粒重变化不大。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品种类型间有所异同:随着播期的推迟,产生相同效应的是外观品质和蒸煮与食味品质,但变化趋势不一,外观品质均呈变优的趋势,蒸煮与食味品质则呈变劣的趋势;产生不同效应的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优而营养品质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劣而营养品质变优。【结论】直播稻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且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但降低了外观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熟期类型而异。
姚义霍中洋张洪程夏炎倪晓诚戴其根许轲魏海燕肖跃成王显
关键词:直播稻播期品质性状
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12年
扬育粳2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7号为母本、徐稻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用系谱法经多代和异地连续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55 d,株高约98 cm,密穗型,大穗,每穗实粒数110~120粒,结实率约90%,千粒重28 g;植株生长清秀,熟色好;品质较优,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冷而不硬;抗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感穗颈瘟;适宜在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稻麦两熟种植。
张大友王玉龙徐殿云董军芳邵风康张亚许建权刘井台陈元洲董学锁李元林
关键词:迟熟中粳稻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扬育粳2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7号为母本,徐稻3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配组,异地多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属迟熟中粳类型。具有株型理想,受光率高,抗逆性强,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等特点。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种植。文章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邵风康张大友徐殿云董军芳张亚许建权刘井台陈元洲李元林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被引量:57
2012年
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拔节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为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成熟期总吸氮量较机插和直播分别高11.68%和39.03%,机插较直播高24.49%;氮素吸收速率,拔节前为直播〉机插〉手栽,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和机插拔节至抽穗期的吸收速率最大,直播中熟中粳拔节至抽穗期最大,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拔节前最大;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为手栽〉机插〉直播,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素吸收利用率,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44.49%、39.00%和31.41%,且手栽和机插为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直播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同一生育类型常规粳稻大于杂交粳稻;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1.959(1.900~2.009)、1.842(1.681~1.914)和1.638(1.540~1.721)kg,常规粳稻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直播,杂交粳稻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显著,直播稻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手栽和机插在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科学选择种植方式并配套适宜的品种类型对实现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霍中洋李杰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魏海燕龚金龙
关键词:水稻生育类型
播期对直播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3
2012年
【目的】探讨播期对直播稻干物质生产特征和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直播稻干物质的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1)无论是从单茎还是群体来看,拔节、孕穗、抽穗、蜡熟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均随播期的推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愈加明显。(2)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期至拔节期和拔节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则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3)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重和单茎鞘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单茎茎重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单茎穗重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单茎叶重和单茎鞘重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蜡熟期差异很小,成熟期呈略微增加的趋势,单茎茎重和单茎穗重在各时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4)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生育中后期的叶、茎、鞘、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其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叶比例和鞘比例在孕穗期呈略微的下降趋势,抽穗期变化不大,蜡熟期和成熟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上升趋势,茎比例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略微的下降趋势,蜡熟期呈略微的增加趋势,成熟期呈一定的下降趋势,穗比例在孕穗期呈略微的增加趋势,抽穗期变化不大,到蜡熟期和成熟期则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5)随着播期的推迟,叶、茎和鞘的输出量、输出率和输出物质转化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6)随着播期的推迟,叶面积指�
霍中洋姚义张洪程夏炎倪晓诚戴其根许轲魏海燕
关键词:播期直播稻
迟熟中粳水稻盐粳10号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2012年
迟熟中粳水稻盐粳10号适宜栽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盐粳10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高密度种植虽可取得较高产量但有倒伏的风险,要确保该品种能够获得高产、稳产,适宜的栽插密度为30.0万穴/hm2,在一定密度的基础上严控高峰苗,有效穗控制在300万穗/hm2左右为宜。
邵风康张大友徐殿云董军芳张亚刘井台陈元洲李元林
关键词:栽植密度生育进程农艺性状
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11年
南粳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江苏省农业生产中对品种的需求,主要围绕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对病虫害的抗性和适应性进行品种改良,育成的适合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为了尽快发挥该品种的生产潜力,就江苏不同生产种植方式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生产技术要求,供生产者参考使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范方军黄转运
关键词:晚粳稻优质新品种栽培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