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0]65)

作品数:107 被引量:2,234H指数:30
相关作者:樊治平姜艳萍彭建华丁康肖四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理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8篇电子电信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社会学
  • 9篇农业科学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医药卫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判断矩阵
  • 10篇信号
  • 9篇矩阵
  • 8篇信号处理
  • 8篇细胞
  • 8篇内毒
  • 8篇内毒素
  • 8篇混沌
  • 7篇阳离子
  • 7篇离子
  • 6篇企业
  • 6篇群决策
  • 6篇模糊判断矩阵
  • 6篇AHP
  • 5篇频谱
  • 5篇交通控制
  • 5篇城市交通
  • 4篇多属性决策
  • 4篇一致性
  • 4篇排序

机构

  • 30篇东北大学
  • 1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8篇云南农业大学
  • 7篇湖南大学
  • 7篇汕头大学
  • 7篇重庆大学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深圳大学
  • 6篇五邑大学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30篇樊治平
  • 11篇姜艳萍
  • 11篇彭建华
  • 8篇高洪
  • 7篇高斌
  • 7篇丁康
  • 7篇严玉霖
  • 6篇肖四汉
  • 6篇刘智勇
  • 6篇张可能
  • 6篇王欣荣
  • 6篇陈永贵
  • 5篇金炜东
  • 4篇刘红卫
  • 4篇谢明
  • 4篇张茁
  • 4篇陈康华
  • 4篇张葛祥
  • 4篇李水友
  • 3篇李正良

传媒

  • 11篇东北大学学报...
  • 6篇物理学报
  • 5篇振动工程学报
  • 4篇控制理论与应...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系统工程学报
  • 3篇系统工程理论...
  • 3篇控制与决策
  • 3篇管理工程学报
  • 2篇工业工程与管...
  • 2篇系统工程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电子学报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电路与系统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 15篇2004
  • 23篇2003
  • 25篇2002
  • 19篇2001
  • 4篇2000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体溶液介电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修正的Schurr模型描述胶体溶液中的离子输运过程,计算分析了胶体溶液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低频和高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胶体溶液的介电常数在低频率下的超高增益现象,只有在颗粒相(含表面层)电导率远小于基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吻合较好.
倪福生顾国庆陈康民
关键词:介电常数电导率
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被引量:17
2003年
利用电子线路实验实现了一个具有混沌和超混沌特性的二维离散系统以及延迟变量反馈和它的增强型的方法用于混沌和超混沌的控制 .实验结果 ,包括控制前实验电路出现的各种复杂行为和控制后从实验中观测到的许多被稳定住的周期状态 ,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也证实了增强型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混沌和超混沌的有效性 .
陈菊芳程丽刘颖彭建华
关键词:离散混沌系统电路实验混沌超混沌电子电路
基于GIS电子江(海)图与信息系统的内河模拟引航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方法 ,在讨论电子海图与电子江图异同的基础上 ,对电子江图数据库结构进行了设计 ,并阐述了电子江图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功能。文章分析了内河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和解算方法 ,提出了内河模拟引航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
陈伟牟军敏赵鹏齐传新刘明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江图
一种校正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被引量:37
2002年
给出一种校正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首先 ,给出关于模糊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然后通过构造和分析能够反映完全一致性矩阵和原判断矩阵之间关系的偏差矩阵 ,给出校正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计算步骤 ,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姜艳萍樊治平
关键词:模糊判断矩阵
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甲状腺素T_3诱导转化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条件及甲状腺素 T3 诱导其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借鉴软骨细胞培养法进行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利用 T3 使其在体外发生转化 ,采用组织学、电镜、MTT比色法、免疫组化等多种手段动态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兔骺软骨细胞生长良好 ,合成了大量的软骨基质 ,同时也证实了 T3 可以诱导骺软骨细胞体外转化。结论 :兔骺软骨细胞可以体外培养 。
徐执扬刘建国徐莘香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软骨细胞
一氧化氮介导内毒素所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阳离子A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内毒素(ET)所致家兔ET休克模型,分别在相应处理后3、4、8、12h检测血浆中NO含量的动态变化;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BL凋亡的特征性DNA降解,并观察阳离子A(CA)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中各时间段的血浆中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NO含量的增加,PBL凋亡指数明显上升(P〈0.01),其基因组DNA在处理后3、4、8h均发生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阶梯状”断裂,12h出现“弥散状”条带;CA保护组中NO水平和PBL凋亡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并且在电泳结果中无明显的“梯状”条带。提示ET可使血液中NO含量升高。NO参与了ET休克的发病机制,介导PBL凋亡,在晚期介导PBL坏死;而CA可有效地中和血液循环中的ET,明显降低机体内NO的含量,抑制PBL凋亡和坏死,对ET休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严玉霖高洪陈玲高斌赵汝
关键词:一氧化氮内毒素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凋亡内毒素休克
互补判断矩阵中导入新元素的强保序条件被引量:13
2003年
针对一类互补判断矩阵 ,给出了方案排序的强保序概念 ,并且分别给出了在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和在采用χ2 排序方法时 ,互补判断矩阵导入新元素后的强保序条件 .
樊治平姜艳萍
关键词:互补判断矩阵
城市交通信号的ANN自校正预测控制被引量:12
2003年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交通信号的自校正预测控制方法.充分考虑相邻交叉路口之间交通流的强耦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队长的交通模型;其中,受控路口下一周期到达的车辆数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预测;通过该ANN还可获得确定最佳周期长度所需要的交通参量,因此还可预测下一周期的长度;上述预测值均用实测信息进行反馈校正,在此基础上即可给出带约束的预测控制算法,从而确定下一周期的控制策略.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刘智勇李水友
关键词:城市交通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城市交通信号ANN自校正预测控制人工神经网络
用单CC实现电流模式滤波器被引量:2
2000年
提出了用单 CC 实现电流模式双二阶滤波器 ,通过将不同的网络 N与单 CC 连接 ,即能在电流传送器的输出端实现二阶低通、高通、带通、陷波和全通滤波函数 .讨论了滤波器的灵敏度 ,完成了实际电路 MOS管级的计算机仿真 .该电路不仅结构简单 ,无源灵敏度低 ,而且直接从 z端输出 ,因而具有带负载能力强的特点 .
陈洪云江金光何怡刚谭阳红谢宏
关键词:电流模式滤波器电流传送器电路理论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结合现行规范以及文献[2]所提出的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法,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地区结构按主框架提高一度或者半度进行两榀巨型框架结构设计。采用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Drain-2d+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与评价,以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
段红霞李正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弹塑性时程分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