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54)

作品数:15 被引量:135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杨瑞杨丽涛杨荣仲桂意云黄思良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甘蔗
  • 12篇固氮
  • 7篇甘蔗品种
  • 5篇固氮菌
  • 4篇生物固氮
  • 4篇固氮酶
  • 3篇
  • 2篇氮代谢
  • 2篇氮肥
  • 2篇氮胁迫
  • 2篇低氮胁迫
  • 2篇生理特性
  • 2篇内生固氮菌
  • 2篇胁迫
  • 2篇酶活
  • 2篇酶活性
  • 2篇茎尖
  • 2篇茎尖培养
  • 2篇活性
  • 2篇固氮酶活性

机构

  • 11篇广西农业科学...
  • 9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17篇李杨瑞
  • 6篇杨丽涛
  • 5篇桂意云
  • 5篇杨荣仲
  • 3篇王伦旺
  • 3篇梁俊
  • 3篇刘昔辉
  • 2篇谭裕模
  • 2篇韦莉萍
  • 2篇邢永秀
  • 2篇方锋学
  • 2篇黄思良
  • 2篇黄家雍
  • 2篇区惠平
  • 1篇李翔
  • 1篇贤武
  • 1篇满若军
  • 1篇黄建城
  • 1篇雷新涛
  • 1篇何为中

传媒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2010中国...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糖料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低氮胁迫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对103份甘蔗种质氮胁迫新植与宿根的性状变化、植期与性状低氮胁迫效应是否一致及低氮胁迫指数,决定评价入选性状。利用性状的重要性程度、低氮胁迫指数与性状表现,建立了甘蔗低氮胁迫选择指数计算方法。种质低氮胁迫选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03份种质中,位于前20位的种质在新植与宿根间较为一致。
杨荣仲谭裕模王伦旺刘丽敏谭芳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低氮胁迫
不同甘蔗品种在无氮肥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被引量:12
2005年
巴西甘蔗固氮品种B1、B3、B5、B8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种植于光温大棚的塑料桶中,不施氮肥,研究无氮肥条件对参试品种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巴西甘蔗品种具有较良好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高净光合速率,高ATP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无氮肥条件给桂糖11号与新台糖16号的光合作用带来不良的影响。B8在无氮肥条件下表现最强的光合能力,而桂糖11号易受无氮肥条件的影响,光合生理特性表现较差。
梁俊李杨瑞梁朝旭
关键词:甘蔗品种资源光合生理特性叶片叶绿素
钼对甘蔗氮代谢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本试验选用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 1和B 8为供试材料,在温室条件下桶栽砂培甘蔗施以含不同钼水平的营养液(0m g/L、0.01m g/L、0.02m g/L、0.04m g/L),在不同时期测定甘蔗叶片中硝酸还原酶、G S酶活性及硝态氮、氨态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含氮条件下,三个钼处理都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0.01m g/L钼处理在拔节期后提高了B 1叶片的G S酶活性,而在幼苗期提高了B 8叶片的G S酶活性,降低了氨态氮含量,促进了氮代谢。在大棚无氮条件下,三个钼处理在拔节期后都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的NR酶活性,降低硝态氮含量;提高了B 1的G S酶活性,降低氨态氮含量;在分蘖期也提高了B 8叶片的G S酶活性而降低了其氨态氮含量。因而在大棚里,无论是含氮或无氮条件下,在不同时期不同钼处理对甘蔗氮代谢和氨同化过程的作用也不同,但是相对以较低水平钼处理较能提高两个甘蔗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而降低硝态氮含量;提高了B 1与B 8的G S酶活性,降低氨态氮含量,促进了甘蔗的氮代谢和氨同化。
韦莉萍李杨瑞满若军桂意云杨丽涛
关键词:甘蔗氮代谢
不同甘蔗品种茎尖组培苗的固氮能力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取从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对比以及温室无氮盆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品种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品种的固氮能力和在无氮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强于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无氮培养的巴西品种氮含量较高,固氮活性较强,缺氮症状出现时间较迟;无氮盆栽的巴西品种株高、分蘖、叶片的固氮活性等均优于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
王伦旺李杨瑞何为中贤武梁俊谭裕模
关键词:甘蔗茎尖培养生物固氮
钼对甘蔗体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以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和B8为材料,在温室桶栽砂培条件下,对甘蔗施以含不同钼水平的营养液,以了解钼对甘蔗体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含氮条件下,较低浓度的钼处理能提高甘蔗根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高浓度钼处理则能提高B1茎、叶片和B8茎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在无氮条件下,钼处理提高了B1叶片和茎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而B1根及B8根、茎、叶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有所降低。此外,甘蔗根、茎、叶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之间关系较为密切,根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与叶片和茎中的都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巴西甘蔗在本地也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在不缺氮条件下,钼处理较利于调节甘蔗体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促进其固氮;而在缺氮条件下,钼处理不利于调节甘蔗体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抑制其固氮作用。
韦莉萍李杨瑞杨丽涛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固氮酶活性
甘蔗品种桂引5号种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桂引5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8年12月从巴西引进,经过5年严格系统试验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广西3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公顷产蔗量:新植为114.43t,宿根为105.40t,新植宿根平均为109.92t,比对照桂糖11号分别增产21.4%、36.7%、28.3%。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76%、15.35%、15.06%,比桂糖11号的分别提高0.43、0.84、0.63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依次为16.89t、16.18t、16.55t,比桂糖11号的分别增产25.0%、44.6%、33.9%。3年15个点次氮肥控制试验、固氮细菌分离试验及固氮酶活性试验结果均证明该品种具有生物固氮性能。在生产上使用该品种,可比常规品种施氮节省氮肥50%以上。
王伦旺谭裕模李杨瑞庞天贤武
关键词:甘蔗区试固氮
无氮肥条件下不同甘蔗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巴西甘蔗固氮品种B1、B3、B5、B8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种植于光温大棚的塑料桶中,不施氮肥,研究无氮肥条件对参试品种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巴西甘蔗品种具有较良好的光合特性,表现为高净光合速率...
梁俊李杨瑞梁朝旭谭裕模
关键词:甘蔗
文献传递
甘蔗内生固氮菌L3的分离与鉴定
巴西学者D(o)bereiner在1958年首次在甘蔗根际分离到固氮细菌,提出禾本科植物也具有固氮能力的设想;在1975年分离到固氮螺菌(Azospirillum)并提出了联合固氮概念。研究表明固氮甘蔗品种可以从生物固氮...
刘昔辉杨荣仲杨丽涛方锋学张革民区惠平桂意云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内生固氮菌固氮特性糖料作物
甘蔗品种桂引6号的种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广西是中国糖料生产最具比较优势的区域,是中国的产糖中心。从1992/1993年起连续17个榨季,广西糖蔗种植面积、产量及产糖量居全国第一位,为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蔗糖业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广西蔗区农民脱贫致富,解...
王伦旺黄家雍杨荣仲李杨瑞方锋学李翔唐仕云黎焕光谭芳黄海荣
关键词:甘蔗品种生物固氮栽培技术蔗糖业
斑割复合体与甘蔗杂交后代(F1)抗黑穗病鉴定
甘蔗黑穗病是广西蔗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它会造成感病品种蔗茎产量和产糖量的严重损失,当前广西主栽品种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或台优)种植面积已占80%以上,其中新糖22号全区平均种植面积超过60%,部分蔗区甚至超过8...
张荣华张革民宋焕忠刘昔辉高轶静闭少玲游建华杨荣仲方锋学梁强雷敬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