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K09-02)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林瑞陈彩平焦丽胡伟更多>>
相关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移植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细胞
  • 1篇接种方法
  • 1篇可移植
  • 1篇可移植性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 1篇白血病细胞
  • 1篇成瘤
  • 1篇成瘤性

机构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作者

  • 1篇胡伟
  • 1篇焦丽
  • 1篇陈彩平
  • 1篇李林瑞

传媒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接种构建的可移植性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不同接种方法构建的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基本符合L12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接种方法。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分别给DBA/2小鼠以静脉(A组)、皮下(B组)及腹腔注射(c组)3种途径接种,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定期计数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取濒死小鼠的肝、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A、B、C3组成瘤天数分别为:14、7和14d;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25.3±3.10)、(25.6±1.92)、(18.1±1.87)d。接种后2周外周恤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18.32±2.01)、(22.20±3.88)、(27.96±7.13)×10^9/L,接种后3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22.01±11.96)×10^9/L(A组)和(70.23±3.04)×10^9/L(B组);外周血涂片中均可见白血病细胞;各组濒死小鼠肝、脾有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肺和肾内有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肺脏有明显出血。结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于DBA/2小鼠均可成瘤。皮下注射成瘤时间短,存活时间长,可见明显的瘤结节;腹腔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短,与L1210细胞传代的接种方式一致;静脉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也长,与白血病血行播散的方式一致。
焦丽陈彩平李林瑞胡伟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成瘤性动物模型接种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