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39)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国安袁利亚钟志宏鄢俊戎吉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5篇免疫耐受
  • 5篇耐受
  • 3篇造血
  • 3篇受性
  • 3篇小鼠
  • 3篇耐受性
  • 3篇耐受性树突状...
  • 3篇干细胞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树突状细胞诱...
  • 2篇特异性免疫
  • 2篇特异性免疫耐...
  • 2篇体外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诱导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6篇江西省医学科...
  • 5篇赣南医学院
  • 5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8篇陈国安
  • 6篇钟志宏
  • 6篇袁利亚
  • 5篇鄢俊
  • 2篇戎吉平
  • 1篇刘振优
  • 1篇纪德香
  • 1篇黄先豹
  • 1篇俞火
  • 1篇张品俊
  • 1篇何飞
  • 1篇施华球
  • 1篇何飞
  • 1篇高琳琳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免疫耐受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腹腔输注体外培养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在小鼠体内建立tDCs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方法。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为供体,雌性昆明小鼠为受体。取供体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GM-CSF、IL-4、VIP、DXM和LPS等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中按不同的组合分为两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常规DC组(GM-CSF+IL-4)和tDC组(GM-CSF+VIP+DXM)。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骨髓细胞组(输骨髓细胞)、常规DC组(输常规培养DC)和tDC组(输tDC)。腹腔输注细胞3d后移植供体脾片,移植后20d取移植脾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移植后1个月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脾单个核细胞CD80、CD86、CD40、CD11c和CD4+CD25+的表达。结果小鼠体内tDCs输注实验:tDC组的移植脾片大体形态呈灰红色,与移植部位周围组织建立血液供应;病理学观察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变性坏死,与正常脾组织结构相似。而空白对照组、骨髓细胞组、常规DC组移植脾片大体呈灰白色、浅灰红色和灰褐色,与周围组织未建立血液供应;病理学观察组织结构受破坏,有的呈大片坏死。tDC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双表达细胞为(18.15±0.66)%,比正常小鼠的(6.5±0.55)%高近3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0、CD11c、CD80和CD86的表达比正常小鼠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移植脾片小鼠模型,经腹腔注射tDCs能诱导受体对移植器官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小鼠体内输注tDCs,其脾脏CD4+CD25+Treg细胞增高,CD11c、CD40、CD80和CD86表达降低。腹腔注射tDCs安全性较好,并能形成稳定的嵌合,且维持1个月以上。
钟志宏鄢俊黄先豹陈国安袁利亚刘振优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小鼠调节性T细胞
不同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2010年
钟志宏鄢俊张品俊陈国安
关键词:细胞因子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造血干细胞嵌合体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被引量:2
2003年
造血干细胞混合嵌合体是指两个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共存的一种状态。在同种异体或异种移植的动物模型中,造血干细胞混合嵌合体已成功地诱导出针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耐受。现已证实造血干细胞具有否决活性,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否决细胞在诱导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陈国安袁利亚何飞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混合嵌合体免疫耐受诱导
乳腺癌干细胞RNA-DCs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
2013年
目的制备负载乳腺癌干细胞RNA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研究其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2种乳腺癌干细胞疫苗[(A组,CD44+CD24-+MCF-7-CTLs)、(B组,MCF-7-CTLs)]和DC-CTLs(C组)的体外细胞杀伤能力。取24只小鼠均分为四组:A1组皮下接种活化的A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B1组接种活化的B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C1组皮下注射活化的DCs-CTLs+MCF-7乳腺癌细胞;D1组单用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对照。分析裸鼠接种后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对CD44+CD24-+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A组>B组>C组(P<0.05)。体外对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B组>A组>C组(P<0.05)。在体成瘤实验显示,B1组和A1组的成瘤时间分别为第7周和第6周,明显长于D1组(第1周)和C1组(第2周)(P<0.05)。结论 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RNA-DCs疫苗诱导的CTLs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成瘤。
钟志宏鄢俊施华球
关键词:乳腺癌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钟志宏鄢俊陈国安袁利亚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耐受树突状细胞细胞诱导耐受性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体外定向诱导
骨髓移植诱导大白兔特异性免疫耐受模型的建立
2006年
目的通过供体与受体的骨髓移植来诱导受体对供体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方法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随机配对,将30对大白兔再随机分为5组,即无处理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骨髓移植(BMT)组、实验组(照射+BMT)和无关皮肤供体对照组,每组6对。受者给予7Gy的全身照射(TB I),24小时后耳缘静脉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5天后再次回输相同供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两次总的细胞数量为l^1.5×108/kg,在第二次回输细胞的同时,移植皮肤。观察皮肤移植存活时间、对第三方皮肤的排斥反应及对供体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嵌合体的形成。结果单纯照射和骨髓移植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没有形成供受者混合嵌合;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45.83±3.97 d)比无处理对照组(10.83±0.75)、单纯照射组(12.5±1.0488)、单纯骨髓移植组(11.33±0.8165)、无关皮肤供体对照组(12.17±1.169)明显延长(P<0.01)。结论对大白兔模型,采用全身照射加大剂量骨髓移植的方法,可形成较长时间的混合嵌合,并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何飞陈国安袁利亚
关键词:骨髓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大白兔全身照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造血调节研究进展
2007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属于肝素一结合多肽家族,具有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等多种功能。FGFs受体表达于各类造血干/祖细胞和基质细胞。FGFs既可维持造血微环境稳定,也能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维持它们的原始表型。此外,FGFs还能协同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增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克隆的形成,有助于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钟志宏袁利亚陈国安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增殖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组。tDCs组分别于制模后0d、3d、5d从小鼠尾静脉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1×106/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濒死时(或造模28d时)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tDCs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7±0.2)×109/L,(4.27±0.64)×109/L,(5.89±0.34)×109/L。tDCs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tD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纪德香袁利亚陈国安戎吉平高琳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耐受性树突状细胞造血功能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调节中扮演着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双重角色,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基本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设计,于2006-09/2008-0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8周龄的Balb/c纯系雄性小鼠,体质量20~25g,用于分离和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方法:将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5组在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因子)、树突状细胞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血管活性肠肽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地塞米松)、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80、CD86、CD40、CD11c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特异性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测定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结果:①利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脂多糖等因子体外培养能生成具有典型树枝状突起的树突状细胞。②树突状细胞组、血管活性肠肽组、地塞米松组、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CD11c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组、地塞米松组、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CD40、CD80和CD86表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2水平均低于树突状细胞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组以质量浓度为40μg/L、地塞米松组以10μg/L减低明显,其中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在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为40μg/L、地塞
钟志宏陈国安袁利亚鄢俊戎吉平俞火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小鼠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