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0CZW0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慕华李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佛教
  • 1篇道教
  • 1篇敦煌佛教
  • 1篇义军
  • 1篇玉台新咏
  • 1篇愿文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内涵
  • 1篇世俗
  • 1篇世俗化
  • 1篇俗化
  • 1篇文化
  • 1篇文体
  • 1篇文体批评
  • 1篇美学
  • 1篇截句
  • 1篇绝句
  • 1篇考论
  • 1篇归义军
  • 1篇归义军时期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张慕华
  • 1篇李晓红

传媒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敦煌研究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绝句文体批评考论被引量:4
2011年
唐前有"绝(句)"之题,用以指称五言四句体诗,而未指称七言四句体诗。早期五言四句体尚有断句、联(连)绝、短句等多种称谓,南朝梁代文人用"绝(句)"字入诗题并将其确立为一种诗体专名,这与汉译佛经"四句之绝(偈)"的体式为时人所认同和"绝"字能形容意蕴之精简妙绝等因素有关。绝句作为诗体名,传达出其四句成篇、讲求文辞意境精简妙绝之文体特色。唐代以来,那些从长诗中截裁出来歌唱的四句之辞,也被称为绝句。宋元以后流行"绝句"即"截句"的文体论,是歌诗传播中截句成绝现象在文学批评上的推衍。绝句体确立的时代正当诗歌声律审美风靡文坛,绝句诗总体也呈现出近体的风貌,因此后来又有绝句"截律"之说,这是绝句独特的传播文化与文体风貌的共同反映。
李晓红
关键词:绝句玉台新咏截句
论敦煌佛教亡文审美内涵的多元化
2011年
敦煌遗书里保留了大量的用于忌辰设斋时念诵的佛教亡文。敦煌亡文将佛教义理与世俗民众心理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以济度为功能导向的审美体系。这一体系是以佛教空观之美为基础、以净土理想之美为指向、以供养之美为手段、以伦理之美为辅助的佛教应用美学观念之集合。敦煌佛教亡文审美内涵的多元化,充分表明了佛教美学世俗化发展的趋势和进程。
张慕华
关键词:佛教美学
论佛教咒愿文及其流变被引量:3
2011年
咒愿文是佛教徒为施主诵祷祝祈时宣念的文辞。在传世佛教律典和敦煌文献中,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咒愿文。佛教咒愿文有其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早期的佛教咒愿文具有浓厚的宗教教化功能,唐末五代的敦煌咒愿文和斋会咒愿,则显示出极其鲜明的世俗功利色彩。佛教咒愿文的演变是佛教传播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揭示出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世俗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历史事实。
张慕华
关键词:佛教世俗化
论归义军时期敦煌道教斋文的演变被引量:2
2011年
敦煌遗书有一批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受佛教斋文和当地民俗的影响,这些斋文的文体形态和内容与当时中原地区的传统道教斋醮文书迥异。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充分展现了以生命关怀、伦理道德和祈禳信仰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揭示了道教文化在敦煌社会生活传播领域的另类生存状态。究其根本,归义军时期道教斋文的演变是宗教文化之间以及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依附共生的结果。
张慕华
关键词:归义军道教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