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03026)

作品数:13 被引量:185H指数:9
相关作者:陈江龙金志丰陈雯孙伟曲福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农地
  • 2篇非农
  • 2篇非农化
  • 1篇登记
  • 1篇沿江
  • 1篇沿江地区
  • 1篇宅基
  • 1篇宅基地
  • 1篇宅基地置换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集聚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约束
  • 1篇时空演变特征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土地勘...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陈江龙
  • 4篇陈雯
  • 4篇金志丰
  • 4篇孙伟
  • 2篇曲福田
  • 2篇郭垚
  • 2篇袁丰
  • 2篇赵海霞
  • 1篇曹有挥
  • 1篇严长清
  • 1篇肖君
  • 1篇黄天送
  • 1篇王波
  • 1篇吴威
  • 1篇马晓冬
  • 1篇姚士谋
  • 1篇车前进
  • 1篇丁建中
  • 1篇惠彦
  • 1篇薛俊菲

传媒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门沿江地区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区域不合理开发将会引发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建立开发与保护兼容的空间秩序,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海门沿江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确定符合区域要求的格网评价单元,利用约束型和引导型指标叠合判断的方法,将案例区划分为鼓励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和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鼓励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港区这类自然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约束较低的地区;适度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重点中心镇以及一般镇的镇区;适度保护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敏感性较高、发展基础和条件一般的地区;优先保护区域则主要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并依据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开发建设强度和时序的建议,可为合理布局沿江城镇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金志丰赵海霞陈雯
关键词:沿江地区
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个市(区)的空间开发潜力指数以及泰州市极限建设用地容量;(2)建设用地预测建立在供给——需求关系之上,根据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计算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城镇用地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建设用地城乡统筹方案。研究结论:空间开发潜力评价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也是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重要依据;建设用地空间上的拓展与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丁建中金志丰陈逸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土地空间配置——以宿迁市区为例被引量:32
2008年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金志丰陈雯孙伟陈江龙
关键词:土地利用
常熟市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耕地面积缩减强度指数、空间叠加等方法分析了常熟市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常熟耕地资源逐渐减少,且因城区和工业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非农转化指向十分强烈,居民点空间的指向呈逐渐减弱的态势。从空间演变规律看,常熟耕地非农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越快,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减少越快;2)在城市、港口区的镇耕地减少更快;3)港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使其周边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4)道路交通的扩张是耕地非农转化的一个稳定因素;5)不同时期,耕地非农占用的空间指向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被居民点用地占用逐渐变迁为2000年以后的被工业用地、城镇用地、港口用地占用为主。城市发展、港区建设、交通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工业化推进和经济发展是耕地资源缩减的主导影响因子。
金志丰陈雯孙伟惠彦
关键词:耕地资源
区域土地利用的效率与公平及其政府职能被引量:5
2007年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国家实行最严厉的土地管理制度,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成为稀缺资源,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国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分区的概念,这也对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和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高效率配置模式,以及对限制发展地区补偿的途径,并从财政转移、政绩考核、空间引导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陆效平孙伟
关键词:土地利用公平政府职能
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以来,国家长期致力于农地产权改革。但由于在制度实施中过度依赖农村集体等原因,导致农地产权关系界定不清,集体过度干预,农地自发流转不足,农地配置效率长期未得到有效改善。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利,降低农地交易成本,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被引入中国农村,以期创造有利于农地高效、持续利用的制度环境。但现有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应按照规范的土地登记制度要求,从登记机关、运作方式、经费资助等方面深化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实现农村土地制度较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农地配置效率。
姜海陈江龙曲福田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农地登记
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31
2006年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农地非农化只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研究了农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并实证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989至2000年农地非农化使我国的粮食总产出下降了1.42%。本研究还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如果2000至2030年农地非农化面积在1997至2002年年均农地非农化面积的基础上扩大10%-50%,农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产出损失最高为粮食需求星的6%左右。因此,应该适当释放农地,以促进经济发展。
陈江龙曲福田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情景分析
太湖地区环境敏感地空间分布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区域空间发展向坡地、沿湖地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伸展,加剧了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压力和生态胁迫,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苏州市自然地域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出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空间范围与布局,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生态保护需求、水源保障、污染影响、农田生态保护、灾害防范等作为环境敏感评价的基本因子,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潜在灾害敏感地五类,在明确其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对环境敏感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缓敏感响应、保护生态及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策.
王波陈雯赵海霞
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以无锡市区为例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借鉴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级自然生态约束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滨湖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孙伟严长清陈江龙段学军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分形理论的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迭代原理的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维数(相关维数、半径维数、膨胀维数)和标度曲线,定量分析了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结构,标度曲线可以定量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用地的标度行为,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测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徐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性较差;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显著的外迁趋势,市中心区的商服功能则进一步加强,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形成明显的"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布局的圈层结构,并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服中心;与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相比,工业用地边界形态复杂,稳定性较差。
车前进曹有挥马晓冬姚士谋郭垚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分形分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