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03025)

作品数:12 被引量:161H指数:7
相关作者:邓祥征战金艳姜群鸥唐华秀刘兴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黄淮
  • 7篇黄淮海
  • 7篇黄淮海平原
  • 3篇耕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资源开发与利...
  • 2篇耕地生产
  • 2篇耕地生产潜力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动态监测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休耕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英文
  • 1篇预警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2篇邓祥征
  • 11篇战金艳
  • 6篇姜群鸥
  • 4篇唐华秀
  • 3篇刘兴权
  • 2篇迟百余
  • 2篇林英志
  • 2篇马劲松
  • 2篇苏红波
  • 1篇何书金
  • 1篇翟海军
  • 1篇葛全胜
  • 1篇黄维
  • 1篇赵涛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Chines...
  • 1篇Agricu...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淮海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利用1991年和2000年黄淮海平原气象台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农业生态地带(AEZ)模型估算黄淮海平原各农业生态区的耕地生产潜力。通过分析气温、降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关系,评价气候变化对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黄淮海平原耕地生产潜力与降水量、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对各农业生态区的回归分析表明,如果气温或降水量提高10%,耕地生产潜力将分别提高3.2%与0.3%。该研究对制订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耕地与提高耕地生产潜力方面的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姜群鸥邓祥征战金艳刘兴权唐华秀
关键词:气候变化耕地生产潜力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07年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system in Huang-Huai-Hai Plain between 1988 and 2000 we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Spatial dominance econometric model was estabilished on 1 km cell to quantificationally analyze the driving-force for the dynamic change mechanism of land system,such as natural,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The futur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system in Huang-Huai-Hai Plain on each 1 km cell during 2000 to 2020 were stimulated by combin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system on each 1 km cell with different situations.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system structure changed mainly from the cultivated areas to building areas and industrial areas,and forest areas increased during this period.Although the revolutions of land system structure were different during 2000 to 2020 with the different referrence standard,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imary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system structure were that the increase of building land areas with the decline cultivated land areas and the increase of woodlands.
邓祥征战金艳苏红波姜群鸥迟百余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平原耕地转移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应用GLO-PEM模型和1988年NOAA/AVHRR遥感数据,估算了黄淮海平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根据NPP和植被凋落物产生量计算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碳密度。通过对1988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图的叠置分析,统计了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量,并估算了耕地转移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耕地转移对植被碳储量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1988~2000年间,耕地转移导致全区植被碳储量下降了0.24%,其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是植被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为正确把握耕地转移对区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并据此制订碳汇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姜群鸥邓祥征战金艳刘兴权
关键词:NPPNOAA/AVHRR黄淮海平原
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与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评价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模拟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影响。山东省冬小麦种植的案例研究表明,在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和休耕3种政策措施两两组合构成的3种情景下,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绩效及农户作物种植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经济学假设,研究政府在采用不同碳汇管理政策措施的背景下,农民选择不同碳汇管理措施的机会成本及收益变化,模拟农民调整作物种植行为的决策过程。研究表明,利用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农业生产数据和农产品价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可以构建农田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模拟不同碳汇管理政策下农民决策行为,推算出采用各种碳汇管理措施下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从而为评价区域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影响提供依据。
邓祥征葛全胜林英志
关键词:休耕秸秆还田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1 引言本文在综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土地系统结构变化模型(DLS 模型),以黄淮海平原为典型区,探索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驱动机理,模拟黄淮海平原不同情景下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可能趋势。...
邓祥征战金艳苏红波姜群鸥
关键词:资源开发与利用黄淮海平原
文献传递
甘肃省庆阳市景观演替情景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以覆盖甘肃省庆阳市的陆地卫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以及1980—2000年统计资料与实地调研资料为数据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庆阳市景观演替模拟模型,通过分析景观变化与驱动因子的关系,模拟庆阳市景观演替的时空模式,开展参考模式、生态模式与经济模式下的情景分析,为制定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战金艳邓祥征赵涛
关键词:情景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5
2008年
基于地质灾害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随机性和非稳定性特点,本文综合利用数学算法和G IS技术,设计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分析了诱发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几方面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样本对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各个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权重指数及各监测站点的易发级别。在此基础上,基于G IS技术、采用泰森多边形法等将站点的易发级别转换成面的易发级别,运用日降雨量、降雨强度等指标计算出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通过区域化易发等级图与降雨图的叠加分析,采用地质气象偶合方法,实现了地质灾害预测。在某省案例区的研究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预警结果80%符合实际情况)。
刘兴权姜群鸥战金艳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警主成分分析法
Estimation of Land Produc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in North China Plain被引量:6
2011年
Food safety and its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are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currently,and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food safety in China.Taking the North China Plain as the study area,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using satellite images,estimates land productivity from 1985 to 2005 using the model of Estimation System for Land Productivity(ESLP),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on the land production.Compared with the grain yield data from statistical yearbook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SLP model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stimating land productivity.Land productivity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howed a slight decreasing trend from 1985 to 2005,spatially,increased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gradu-ally,and the net changes varied in different areas.Cultivated land area recorded a marginal decrease of 8.0 × 105 ha,mainly converted to other land uses.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had more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land produc-tion than land productivity did.Land production decreased by about 6.48 × 106 t caused by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between 1985 and 2005,accounting for 91.9% of the total land production reduction.Although the land productivity increased in Anhui and Jiangsu provinces,it can not offset the overall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Therefore,there are significant meanings to control the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and improve the land pro-ductivity for ensuring the land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IANG Qun'ouDENG XiangzhengZHAN JinyanHE Shujin
关键词:土地生产率耕地面积华北平原土地生产力
耕地用途转移对黄淮海平原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1 引言灌溉需水量指作物在无病虫害影响、土壤养分及其它生长环境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基本用水量。实际计算时,通常将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物需水量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问蒸发...
战金艳邓祥征苏红波唐华秀
关键词:资源开发与利用灌溉需水量黄淮海平原
文献传递
黄淮海平原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耦合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对1991年和2000年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黄淮海平原气象指标1km×1km空间网格数据,然后借助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通过计算参考蒸散量、作物需水量,估算了1991年和2000年黄淮海平原耕地作物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计算了耕地生产潜力,通过对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空间耦合分析,发现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之间呈线性正向相关,表明黄淮海平原灌溉需水满足程度是耕地生产潜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唐华秀邓祥征战金艳马劲松姜群鸥
关键词:耕地生产潜力黄淮海平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