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834)

作品数:27 被引量:96H指数:5
相关作者:胡海龙吴长利韩瑞发孙岩任海林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膀胱
  • 13篇肿瘤
  • 11篇膀胱肿瘤
  • 7篇膀胱癌
  • 6篇细胞
  • 6篇E2F3
  • 5篇移行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移行细胞癌
  • 4篇细胞癌
  • 4篇基因
  • 4篇癌组织
  • 4篇膀胱移行细胞
  • 4篇膀胱移行细胞...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癌
  • 3篇尿路上皮
  • 3篇尿路上皮癌
  • 3篇前列腺
  • 3篇切除

机构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4篇天津市泌尿外...
  • 4篇青海大学
  • 3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20篇胡海龙
  • 17篇吴长利
  • 12篇韩瑞发
  • 12篇孙岩
  • 8篇任海林
  • 6篇梁恩利
  • 6篇张羽
  • 5篇邢晨
  • 4篇谢林国
  • 3篇王意涵
  • 3篇刘利维
  • 3篇李晓娜
  • 3篇孙二琳
  • 3篇徐浩
  • 3篇沙楠
  • 2篇索吉明
  • 2篇陈国俊
  • 2篇王健
  • 2篇范晓东
  • 2篇陈涛

传媒

  • 7篇天津医药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CNE1、RIP2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基因区域分别存在多态性位点rs8102137和rs42490,探讨这2种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及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176例及非肿瘤体检患者(对照组)210例血样本并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方法检测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的多态性。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膀胱癌患者的分级及分期。分析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对2组间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各基因型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及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样本的基因型分布具有良好的群体代表性。CCNE1(rs8102137)突变型(C/T+C/C)在膀胱癌组中频率(40.91%)高于对照组(30.95%,OR=1.54,95%CI:1.02~2.45,P〈0.05)。RIP2(rs42490)突变型(A/G+G/G)在膀胱癌组频率(72.73%)高于对照组(62.38%,OR=1.61,95%CI:1.04~2.48,P〈0.05)。不同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患者的CCNE1(rs8102137)和RIP2(rs42490)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NE1(rs8102137)、RIP2(rs42490)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密切,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个体。
梁恩利吴长利王莹胡海龙田大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周期蛋白E
膀胱平滑肌肉瘤诊治体会(附4例报告)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4例膀胱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其中伴排尿困难1例,伴尿频、尿急、尿痛1例。膀胱镜检见肿瘤位于膀胱顶部1例,膀胱侧壁3例。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例术后 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检均证实为膀胱平滑肌肉瘤。3例为低级别,1例为高级别。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1例术后1年内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2例存活,其中1例为术后6个月,1例术后至今存活3年。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罕见,预后较差,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化疗及放疗效果均不理想,多样化的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其预后。
王意涵胡海龙张羽邢晨郄云凯吴长利
关键词:膀胱平滑肌肉瘤
E2F3基因沉默载体pRNAT-U6.1-siE2F3/Neo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针对E2F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进行膀胱癌细胞内转染,监测转染效率。【方法】通过软件设计针对E2F3基因的寡核苷酸链,化学合成一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长度为64个碱基。核苷酸链经退火,克隆到经BamHI、HindⅢ双酶切的pRNAT-U6.1/Neo载体上,构建针对E2F3基因的RNA干扰质粒。通过双酶切、PCR鉴定及基因片段序列分析验证构建效果。通过不同浓度的Lipofectamin 2000及干扰质粒混合物进行膀胱癌细胞系5637细胞转染,通过绿色荧光的表达程度摸索出细胞最佳转染浓度及转染时间。【结果】重组构建的pRNAT-U6.1-siE2F3/Neo载体经PCR分析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4个碱基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并且序列完全一致。Lipofectamin 2000能够有效的进行pRNAT-U6.1-siE2F3/Neo质粒的转染。【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及膀胱癌细胞系的高效转染,为进一步研究E2F3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胡海龙韩瑞发孙岩刘利维任海林梁恩利吴长利
关键词:RNAIE2F3
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1月、3月和10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结果 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膀胱癌患者血清中miR-17-5p和miR-20a显著高表达,且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0a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1)。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7-5p和miR-20a高表达,有望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检测指标。
李晓娜任海林马德庆孙岩
关键词:膀胱癌微小核糖核酸血清
TURBT后病理组织标本中肌层组织存在与否作为预测手术质量指标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理组织标本中有无肌层组织是否可以作为评价手术质量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39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切片,评价肿瘤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分期和分级与病理切片中是否存在肌层组织的关系,并评价是否存在肌层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339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切片中存在肌层组织的患者272例(80.24%)。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期、分级及大小与病理组织切片中有无肌层组织相关。Ta/T1期肿瘤病理组织切片中存在肌层和不存在肌层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0.00%和44.78%,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URBT后病理组织切片中是否存在肌层与肿瘤的复发相关,从而可以作为评价TURBT手术质量的指标。该指标可指导术者更彻底切除肿瘤,降低肿瘤复发率,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文龙张羽胡海龙王意涵李胜邢晨吴长利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肿瘤复发肌层组织
重组人干扰素-α-2b—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适合膀胱内灌注BCG的膀胱癌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重组hIFN-α-2b—BCG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利用亚硝酸银化学损伤、MB49细胞移植改进方法,构建C57BL/6原位膀胱肿瘤小鼠模型,进行重组BCG和野生BCG灌注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结果p53在荷瘤小鼠膀胱肿瘤表达强阳性。重组BCG和野生BCG各组灌注治疗后各重要器官组织未见肿瘤和结核结节形成。重组BCG灌注治疗组的小鼠平均膀胱重量(140.8±33.2)mg显著低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251.6±38.4,与野生型BCG治疗组的150.1±42.1、野生BCG+IFN治疗组的144.6±3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BCG治疗组的小鼠生存率高于野生型BCG治疗组。结论重组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造模成功、肿瘤浸润迅速,恶性度高。重组hIFN-α-2b—BCG对小鼠体内膀胱肿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影响肿瘤预后。
孙二琳韩瑞发范晓东
关键词:膀胱肿瘤BCGIFN-Α-2B
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E2F3基因与miR-17—5p和miR-20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E2F3基因、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相互影响,探讨E2F3基因与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DNA3.1-HA—E2F3和pAAV—siRNA—E2F3质粒在膀胱癌细胞株5637中分别过表达和敲低E2F3基因,用miR-17-5p和miR-20a的模拟物和反义寡核苷分别过表达和敲低miR-17—5p和miR-20a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7-5p、miR-20a和E2F3基因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F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E2F3基因过表达后,miR-17-5p和miR-20a的2值分别为2.26±0.30和4.044-0.51,与对照组(1.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E2F3后,miR-17—5p和miR-20a的2值分别为0.49±0.02和0.65±0.04,与对照组(1.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过表达miR.17.5p和miR-20a,E2F3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蛋白质平均灰度值为55.31±7.89,对照组为103.67±13.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敲低miR17—5P和miR-20a后,E2F3的mRNA比对照显著上调,蛋白质平均灰度值为295.68±19.25,与对照组平均灰度值为103.67±13.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2F3基因可上调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miR-17—5p和miR-20a可以下调E2F3基因的表达。E2F3基因、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形成调节环路,协调膀胱肿瘤细胞的生长。
任海林孙岩李世斌梁恩利胡海龙韩瑞发
关键词:微小RNA膀胱尿路上皮癌基因调控
膀胱移行细胞癌E2F3、miR-17-5p、miR-20a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E2F3、miR-17-5p、miR-20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2F3与miR-17-5p、miR-20a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5637、T24中miR-17-5p、miR-20a和E2F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2F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膀胱黏膜比较,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5637、T24细胞系中E2F3、miR-17-5p和miR-20a均高表达(P<0.05)。E2F3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逐步增多,miR-20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有降低趋势。5637细胞系相对T24细胞系高表达E2F3(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iR-17-5p、miR-20a和E2F3均高表达,miR-20a和miR-17-5p的表达与E2F3的增高密切相关。
任海林孙岩李世斌韩瑞发
关键词:膀胱肿瘤E2F3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回报为NMIBC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1例)和非糖尿病组(159例)。所有患者均为首发尿路上皮癌。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运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糖尿病与NMIBC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影响其RFS和PFS的预后因素。结果:200例NMIBC患者平均随访14.2(4-40)个月,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4.1%(14/41)和28.3%(45/159),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2.0个月(4-38个月)和14.7个月(5-40个月),肿瘤进展率分别为9.8%(4/41)和6.9%(11/159),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肿瘤复发率高(χ^2=4.875,P=0.027),无复发生存时间短(P〈0.001),而进展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P〈0.001,HR=2.731)、肿瘤大小(P=0.012,HR=2.344)和NMIBC更高的复发风险相关,而灌注药物(P〈0.001,HR=0.110)会显著降低NMIBC的复发风险。结论:糖尿病是NMIB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患有糖尿病的NMBIC患者术后复发率更高。
沙楠胡海龙谢林国陈涛汤洋邢晨徐浩张羽吴长利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糖尿病预后
膀胱癌肉瘤诊疗体会(附3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2年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以全程无痛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伴排尿困难2例,尿频、尿急1例,膀胱镜检示肿瘤发生于膀胱左侧壁2例,膀胱顶底部1例。3例患者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癌肉瘤,3例均为高级别。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1例术后10个月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1例术后至今存活3年。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放化疗效果均不理想,预后差。
徐浩沙楠邢晨胡海龙谢林国吴长利
关键词:膀胱肿瘤癌肉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