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G030040)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少华蒋伟杰潘晓晓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生产率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银行
  • 1篇中国能源
  • 1篇商业银行
  • 1篇上市商业银行
  • 1篇失衡
  • 1篇实际汇率
  • 1篇市商
  • 1篇双赤字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生产
  • 1篇能源生产率
  • 1篇全球经济
  • 1篇全球经济失衡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李嘉图等价
  • 1篇经常项目失衡
  • 1篇经济管理

机构

  • 6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张少华
  • 3篇蒋伟杰
  • 1篇潘晓晓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赤字假说:文献综述与评论
2014年
在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双赤字"是指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赤字的伴生现象。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基于美国出现的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赤字联动现象,提出"双赤字假说"。文章系统分析了"双赤字假说"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然后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对相关重要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双赤字关系引发的四种理论假设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研究以及思考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张少华
关键词:李嘉图等价经济管理
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视角被引量:2
2015年
该文全面分析了加工贸易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及其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总量上,还是进口和出口渠道上,加工贸易都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会显著地抑制技术变化,对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以及规模混合效率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占全国加工贸易比重60%以上的江苏广东两省,加工贸易通过抑制其技术变化显著地抑制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意味着,从事加工贸易表面上虽然可以解决就业促进增长,但是可能无法实现经济的赶超,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甚至是有损效率提升。加工贸易没有显著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加工贸易的本质特征以及加工贸易实施的业务方式有关。因此,如何调整贸易方式,如何最大化分享全球化的利益,将是中国经济未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张少华蒋伟杰
关键词:加工贸易TFP
基于ISP指数的中国能源生产率再测度与分解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29个省份的能源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能源生产率年均提高2.89%,转折点发生在2002年。在此之前,能源技术变化是能源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量,之后,能源技术效率变化推动了中国能源生产率的稳步上升。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技术变化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呈现“高能效-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低能效一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部省份的能源生产率均得到提升,最佳实践省份越来越多,但是省份之间的追赶效应只有0.36%。
张少华蒋伟杰
关键词:能源生产率技术效率变化
基于生产率视角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长期而言,生产率几乎意味着一切。那么,近三十多年的全球经济失衡与世界各国生产率变化有关吗?为此,本文立足生产率视角,基于一个由18个OECD国家1970~2010年度面板数据组成的数据样本,利用P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率对经常项目造成正向影响的一个重要传导机制是,生产率的变化导致实际;12率贬值进而改善经常项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生产率冲击是解释一个国家经常项目变动的关键变量。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冲击效应的大小、持久性与国家的开放度以及该国经常项目失衡方向有关,相对而言,开放经济体中的冲击效应更大,逆差国家的冲击效应更大。本文研究对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产生根源、发生机理以及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
张少华
关键词:生产率实际汇率经常项目失衡CHOLESKY分解PVAR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收敛研究
2013年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变化趋势事关一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运用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基础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7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年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略有上升,但升幅较小,而且效率在年份之间波动较大;从产权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快,从规模看,中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效率表现优于大规模商业银行,更重要的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无论在技术还是效率层面都优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蒋伟杰张少华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
中国经常项目变动的财政解释:基于半参数变系数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近20多年来,中国经常账户的变动可能与政府的财政政策有关。采用函数化系数半参数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以及财政余额对中国经常项目的时变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的"生产型财政"特征是导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重要因素。(2)中国的财政账户与经常账户存在非线性关系,有的时段支持"双赤字假说",有的时段支持"双重分叉假说"。(3)实际汇率在2005年之后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作用逐步走强。中国经常账户的良性运转,今后应该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目标之一。而中国实现经常账户的良性运转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共财政和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平稳运行。
张少华潘晓晓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