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10065)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嵘乔小云乔媛梁维邦朱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药浓度
  • 1篇增强免疫
  • 1篇肉瘤
  • 1篇小鼠
  • 1篇免疫
  • 1篇甲氨蝶呤
  • 1篇甲氨蝶呤治疗
  • 1篇骨肉瘤
  • 1篇大剂量
  • 1篇大剂量甲氨蝶...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篇王嵘
  • 1篇陈文立
  • 1篇金伟
  • 1篇朱学军
  • 1篇梁维邦
  • 1篇乔媛
  • 1篇乔小云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血药浓度特点及对甲酰四氢叶酸钙(CF)使用的指导意义,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骨肉瘤手术前后患者67例,依据甲氨蝶呤用药剂量分为甲氨蝶呤8 g/m2组(34例)和甲氨蝶呤10 g/m2组(33例).采用酶增强免疫分析(EMIT)法监测化疗后0、24、48、72 h甲氨蝶呤血药浓度(Cx,x=0、24、48、72),分析Cx与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剂量的关系,观察2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C24≥5.0 μmol/L和/或C48≥0.5 μmol/L和/或C72≥0.2μmol/L的患者增加使用CF解救的次数和剂量.结果 C0和C24甲氨蝶呤8g/m2组与甲氨蝶呤10 g/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01±127.03) μmol/L比(839.48±113.09) μmol/L、(4.61±1.46) μmol/L比(5.79±3.01) μmol/L,P<0.05],C48和C7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剂量组中,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各时点C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4和/或C48和/或C72高于安全值的患者,甲氨蝶呤8 g/m2组有11例(32.4%),甲氨蝶呤10 g/m2组有16例(48.5%);甲氨蝶呤10 g/m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与甲氨蝶呤8 g/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氨蝶呤8 g/m2组相比,甲氨蝶呤10 g/m2组CF的用量和解救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66)mg比(104±31)mg、(7.2± 1.9)次比(6.5±1.5)次,P<0.05].结论 在通常6~ 12 g/m2的用量中,适当增加大剂量甲氨蝶呤的用量可以明显提高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峰值,但也会延迟甲氨蝶呤的清除,依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CF的用量和用法,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
乔小云乔媛王嵘
关键词:骨肉瘤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
原发中枢神经淋巴瘤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小鼠淋巴瘤的原位脑肿瘤模型。方法:鼠源性B淋巴瘤细胞株A20,调整浓度到1×108 mL-1。在立体定向仪下将A20淋巴瘤细胞0.5μL植入BALB/c小鼠大脑中,每日观察,隔2d称体质量。3周后处死,制作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及病理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及病理显示成功种植淋巴瘤,种植后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存活时间恒定有规律。该方法建立的脑淋巴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淋巴瘤,且颅内生长稳定,成功率为8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实验周期短,重复性较好。结论:植入小鼠同源的B系淋巴瘤细胞株A20,可在小鼠大脑中形成原位肿瘤,其形态及恶性程度符合脑淋巴瘤模型的要求,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淋巴瘤相似,可作为临床淋巴瘤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黄晓涛陈文立王嵘梁维邦金伟朱学军
关键词:小鼠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