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10020)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翔宇何延政何春水刘勇袁平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TNF-Α
  • 2篇IL-10
  • 1篇蛋白
  • 1篇选择素
  • 1篇选择素家族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性
  • 1篇炎症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家族
  • 1篇球蛋白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何延政
  • 3篇周翔宇
  • 2篇何春水
  • 1篇周述芝
  • 1篇刘勇
  • 1篇袁丹
  • 1篇袁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IL-6、IL-8、IL-10及TNF-α的水平及意义探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及TNF-α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疾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急性下肢DVT患者40例为DVT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IL-6、IL-8及TNF-α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0水平。并对DVT组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各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DVT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DVT组内相关性分析,IL-6与IL-8及IL-10之间无相关性,IL-8与IL-10及TNF-α之间无相关性;IL-6与TNF-α之间呈正相关(r=0.383,P<0.05),IL-10与TNF-α之间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在DVT患者外周血中,均检测到血浆细胞因子的升高,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在静脉血栓形成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周翔宇何延政何春水刘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细胞因子炎症
血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及意义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未经治疗的急性脑梗死(CI)患者作为动脉血栓疾病组(称作AT组),40例未经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40例作为静脉血栓组(VT组),与前2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NT组)。均在发病后48h内采集血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IL-6、IL-8、TNF-α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10水平。并对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NT组相比,AT组和VT组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及TNF-α在血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袁平周翔宇周述芝何延政
关键词:血栓形成
黏附分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2005年
细胞黏附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黏附分子家族中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家族等通过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白细胞等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广泛参与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溶解过程。在此基础上,抗黏附治疗血栓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黏附分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溶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周翔宇袁丹何春水何延政
关键词:黏附分子深静脉血栓形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血栓溶解选择素家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