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EA090211)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文李晓丹陈英涛陈巧玲张宇斌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政治
  • 7篇政治认同
  • 6篇大学生
  • 4篇大学生政治认...
  • 4篇学生政治
  • 2篇高校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新时期大学生
  • 1篇政党
  • 1篇政党认同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年级
  • 1篇年级差异
  • 1篇契合
  • 1篇教育
  • 1篇家庭

机构

  • 7篇厦门理工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李文
  • 3篇陈巧玲
  • 3篇陈英涛
  • 3篇李晓丹
  • 2篇张宇斌
  • 1篇李加冕

传媒

  • 1篇东南学术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新时期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全程受益的特殊群体,其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未来发展。本课题组重点调查了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效能、执政党的认同现状,以及他们政治参与和关注社会的程度。提出了完善大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其政治认同的相应对策。
陈英涛陈巧玲李文李晓丹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中理性的局限及非理性的作用——以大学生政治认同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政治认同中存在"公地悲剧"的理性困境,政治认同中理性的局限还表现为个体理性的有限性及政治认同不具有理性规律性。在大学生政治认同领域,理性的困境与局限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皆相当明显。将对情绪、情感,传统习惯,本能、欲求、需求等非理性因素的认识、把握运用于政治认同的养成,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陈英涛李晓丹李文陈巧玲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非理性
家庭状况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所在地、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等家庭状况方面的微观变量对福建省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大学生对政治制度了解程度较高;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执政党均表示较大的认同感,而对执政党了解、入党意愿的选择比例,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提高而降低,越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对执政党认同度、政治参与度越低。为此,要加强经济建设,创造优秀政绩,分类指导政治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水平。
李文张宇斌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状况政治认同
从政治认同到实践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对政治认同的理论与现实的关注,根据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完成了政治认知的教育任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较为理性,且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却受内因和外因的合力影响而未能达成政治认同的预期目标。可通过遵循认同规律、巩固教育阵地、增设实践环节、凝聚多方力量等路径来推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自我内化,并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契合政治体系的政治要求和达成自己的政治愿望。
李文
关键词:政治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政治认同到信仰追求: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新探——以大学生政党认同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作为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政党认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显得极其重要。根据福建九所高校大学生的政党认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较高的认知且有较理性的认同,但仍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间。而影响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因素各异,可通过优化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威信、加强教育队伍等路径来推动大学生政党认同的自我内化,并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追求自己的政治信仰。
李文张宇斌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政党认同党建工作
微观变量对福建省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年级、性别、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微观变量对福建省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现象;女大学生政治关注度、政治参与愿望较以往更高,政治平等、政治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文科、医科专业政治认同度相比其他专业略高;越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对执政党认同度、政治参与度表现得越低。为此,要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主流意识,重视整合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朋辈群体等介体,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各类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水平。
陈巧玲陈英涛李晓丹李文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
年级差异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路径探析——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以年级为微观变量,从政治制度认同、执政党认同、社会关注与参与度三方面开展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并且不同的年级呈现不同的差异性。为此要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校园主流文化,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拓宽分类指导范畴,加强社会媒介的引导和管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互动格局,以提升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
李文李加冕
关键词:年级差异大学生政治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