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0803RJZA094)

作品数:34 被引量:310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普幸曹立国马亚兰张克新雍国正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气候
  • 8篇绿洲
  • 5篇日照时数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小波分析
  • 4篇生长季
  • 4篇小波
  • 3篇杨林
  • 3篇天然胡杨林
  • 3篇突变
  • 3篇土壤
  • 3篇农业
  • 3篇气温
  • 3篇驱动力
  • 3篇民勤绿洲
  • 3篇河西走廊
  • 3篇干旱
  • 3篇MANN-K...
  • 3篇MORLET...
  • 2篇生态

机构

  • 34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34篇刘普幸
  • 7篇马亚兰
  • 7篇曹立国
  • 6篇张克新
  • 5篇霍华丽
  • 5篇雍国正
  • 5篇王允
  • 5篇王洪岩
  • 5篇张锐
  • 4篇卓玛兰草
  • 4篇姚玉龙
  • 4篇高原
  • 3篇王枫叶
  • 3篇赵敏丽
  • 3篇陈丽丽
  • 2篇朱晓娟
  • 2篇程英
  • 2篇张平
  • 2篇安建科
  • 2篇张彦龙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土壤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拉特前旗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及预测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乌拉特前旗1957—2006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耕地变化特征及现状,发现该区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已经用尽,人地矛盾形势严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乌拉特前旗1957—2006年耕地动态变化的社会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耕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耕地变化的2个主要驱动因子。用GM(1,1)模型对未来25a的耕地和人口进行了预测,结果得出,该区1957—2006年期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孙国军刘普幸孙涛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
近54a来敦煌绿洲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敦煌绿洲1952~2005a逐月日照时数实测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敦煌绿洲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4a来敦煌绿洲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7h/10a,增加的幅度不明显;在四季中,春、夏、秋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并以春季增加最为显著,变化倾向率为5.5h/10a,对年日照时数的贡献率最大,冬季略呈减少趋势。通过Mann-Kendall检验得出,敦煌绿洲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的增加是突变现象,突变点发生在1987a;各季的日照时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突变的多发期,这与年日照时数的突变时期基本一致。因此,各季日照时数发生突变是导致年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原因。
张克新刘普幸张锐张平霍华丽
关键词:日照时数MANN-KENDALL检验
基于湿润指数的1960—2011年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特征被引量:44
2014年
基于西南地区108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潜在蒸散量以及地表湿润指数,并结合气候倾向率、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近52 a来,西南地区湿润指数在波动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005/10 a,趋于干旱,其中变湿增幅以1990年代最大,距平值为0.106,变干增幅却以21世纪最显著,为-0.052,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湿润指数大幅下降,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为1.41;年湿润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递减,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西部为低值中心,高值中心在四川盆地西部;变干地区多于变湿地区,且各年代变干幅度大于变湿幅度。突变和Morlet小波功率谱分析表明,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在1990、2003年发生突变,且存在10.638 a的周期。
王允刘普幸曹立国高原雍国正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润指数
1975-2014年河套绿洲城市化遥感监测与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近40a来河套绿洲城市化进行遥感监测与区域差异分析,以期为河套绿洲各城市的规划管理、城市间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1975,1989,1995,2000,2006和2014年6景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结合7个城市扩展评价指标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开展研究。[结果](1)河套绿洲3座城市的扩展趋势不同,扩展速度、强度及城市扩展弹性系数不同。(2)三座城市扩展的空间形态不同。(3)三座城市的城市重心转移方向和距离各不相同。(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第三产业是影响银川市城市扩展的主要社会因素,第一产业是影响临河区的主导产业,而第二产业是影响石嘴山市的支柱性产业。[结论]近40a来,河套绿洲3座城市中,银川市年均扩展速度最快,强度最大,且城市扩展弹性系数更趋于人地关系的合理值;银川市和临河区的城市扩展形态趋向紧凑稳定型发展,复杂程度减小;而石嘴山市趋于离散发展,形态逐渐复杂化;同时,银川市城市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转移距离最大,石嘴山市、临河区分别向西南、东北方向转移;且影响3座城市扩展的主因子不同。
董苗刘普幸张彦龙雍国正
关键词:时空分异驱动力
基于AI指数的新疆干湿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论文基于新疆53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大气环流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Arc GIS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M-K)检验、Morlet小波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其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AI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53 a来,新疆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潜在蒸散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8.81 mm/10 a和-28.73 mm/10 a,AI指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05/10 a,多年平均值为0.5,表明新疆气候有变湿趋势。从年内分布看,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8月,分别为24.58和137.12 mm;AI指数最大值滞后于降水量(7月)和潜在蒸散量(8月),出现在9月,为0.9,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0.46。新疆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为南疆大于北疆,东部大于西部;降水量北疆大于南疆;AI指数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相反,总体表现为南疆大于北疆,盆地大于山区,M-K趋势介于0^-0.02/a之间,且北疆AI指数减小趋势较南疆更显著,与北疆比南疆更湿润的事实相符。新疆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分别在1987和1981年发生突变,AI指数在1981和1984年存在两个明显的突变点。Morlet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表明,降水量存在6.49、5.71和4.35 a(p≤0.05)的周期,蒸散量存在21.37 a(p≤0.2)的周期,AI指数存在6.62、3.45 a(p≤0.1)的周期,表明AI指数可能受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AI指数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且南疆比北疆对降水更敏感。此外,AI指数与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WYMI)、ENSO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46(p≤0.05)和-0.34(p≤0.05)。
张彦龙刘普幸
关键词: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
河套灌区五原绿洲50a气候年变化特征与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1956-2005年河套灌区五原绿洲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研究区气温呈显著增暖趋势,而降水量波动中略有下降。对50 a来气温和降水的Morlet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气候具有多尺度振荡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存在4.88 a、7.14 a、11.1 a和21 a左右的周期变化,而年平均降水具有显著的4.89 a和21 a左右的周期变化。气温和降水具有同步的时间序列,但其优势周期尺度不同。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分别存在11.1 a和4.89 a显著周期(P<0.01)。通过GM(1,1)模型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气温仍然呈持续升高趋势,且增幅较大。
刘普幸安建科周俊菊程英
关键词:MORLET小波GM(1,1)模型
宁夏平原绿洲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其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宁夏平原绿洲中宁、银川、陶乐三个站点1960~2005a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宁夏平原绿洲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和四季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6a来,宁夏平原绿洲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升温幅度最小。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中宁>银川>陶乐,但冬季降水有微弱增加,其它季节减少,秋季减少幅度最大。通过Mann-Kendall突变分析表明:气温突变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984a发生升温突变。年平均降水突变则比较复杂,年降水量在1965、1979、1981a发生减少突变,而2001a突变增多。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平原绿洲的气候呈变干趋势。
霍华丽刘普幸马亚兰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气候突变
锡林郭勒盟草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58-2008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利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模型,结合ArcGIS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该地区51年来草地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分别建立气温、降水量与气候生产潜力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研究区草地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1年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气候总体趋于暖干化。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的季节生产潜力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水分条件是草地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降水量与草地生产潜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8,达到了0.01的置信度水平。用气温、降水、气候生产潜力在SPSS下建立的回归模型为:Y=169.606+7.053t+1.142r(R=0.978,P<0.01),表明年平均温度每升高/降低1℃,草地的年生产力就会增加/减少7.05 g/m2,年降水量每增加/减少1 mm,草地的年生产力就会增加/减少1.14 g/m2。
曹立国刘普幸张克新王洪岩
关键词:气候变化锡林郭勒
民勤绿洲天然胡杨林生长季土壤水盐动态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民勤绿洲天然胡杨林生长季的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双茨科乡和苏武乡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夹河乡土壤含水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研究区0~20 cm土壤含水量较低,为8.5~34.0 g.kg-1,平均值为18.2 g.kg-1。土壤含水量属中等变异性,且呈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各季节土壤含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土壤全盐量属中等变异性,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夹河、苏武和双茨科乡0~20 cm土壤全盐量平均值分别为15.4、28.0和11.1 g.kg-1。各季节土壤全盐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和秋季。胡杨胸径与土壤水盐含量间呈负相关。
曹立国刘普幸王洪岩卓玛兰草
关键词:民勤绿洲土壤水盐
1960-2015年中国绿洲胡杨生长季对全球变暖的时空响应及原因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中国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分布区48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检验、Arc 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Morlet小波功率谱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的起止日及生长期长短对气候变暖的时空响应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近56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具有起始日提前、终止日推迟、生长期延长的变化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34 d/10a、1.33 d/10a、2.66 d/10a(α≥0.001);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起始日越迟,终止日越早,生长期越短的变化规律。胡杨生长季起止日及生长期分别在2001年、1989年和1996年发生突变,且分别存在3.56~7.14 a不等的短周期,与厄尔尼诺2~7 a的周期一致,起始日3.56 a和4.28 a的周期与大气环流2~4 a的周期吻合。原因分析表明亚洲极涡面积指数、青藏高原指数、西风指数和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影响胡杨生长季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纬度对胡杨生长季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海拔高度,且起始日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比终止日更加显著;胡杨生长季起止日和生长期分别与对应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显著的高相关性,且3月均温每升高1℃,起始日提前2.21 d,10月均温每升高1℃,终止日推迟2.76 d,3-10月均温每升高1℃,生长期延长7.78 d,表明胡杨生长季的变化对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十分敏感。
张文霞刘普幸冯青荣汪天广王天强
关键词:全球变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