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ZDIXM020)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邹伟胡锋胡莉林庶民丁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农村
  • 1篇地方政府作用
  • 1篇地契
  • 1篇地权
  • 1篇地权稳定性
  • 1篇整治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作用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契约
  • 1篇土地综合整治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农村居民点整...
  • 1篇农村土地综合...
  • 1篇农地
  • 1篇农地流转
  • 1篇农户
  • 1篇农户问卷调查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邹伟
  • 3篇胡锋
  • 2篇胡莉
  • 1篇马威
  • 1篇孙洁
  • 1篇吴群
  • 1篇林庶民
  • 1篇丁琳琳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史
  • 1篇改革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差别化制度框架与村镇难题凝结:破解秸秆焚烧被引量:4
2013年
以靖江市正北村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秸秆禁烧活动中各主体的投入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在市镇村大量投入的情况下,焚烧仍然是农户处理秸秆的主要选择的原因;而同时,现阶段农民种粮补贴政策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应构建一个制度策略框架,主要包括改变市镇村投入方式,并融合种粮补贴,以秸秆销售或综合处理量为计算依据,实行秸秆环保补贴,并进行差别化政策安排,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邹伟胡锋
关键词:秸秆焚烧
财产权制度、资源禀赋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基于江苏省1744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禀赋层面加强对农民非农就业培训、提供非农就业渠道等,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积极构建土地市场化平台。
丁琳琳吴群
关键词:财产权制度地权稳定性资源禀赋
农村居民点整理对农业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农业遗产,农业遗产的保护对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各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这势必对农业遗产保护带来冲击。本文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业遗产保护的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农业遗址、传统农业景观、农业生产及农业民俗四个方面,重点探究农村居民点整理对农业遗产保护的影响路径及表现,最后基于农业遗产保护,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制度安排建议,以期通过制度的设计达到两者之间的耦合。
邹伟胡莉胡锋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
我国土地契约发展历史考察——基于地方政府作用的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从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视角,利用历史回顾法和比较分析法,考察我国土地契约发展的历史,以期为当前农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提供思路和建议。研究发现土地契约制度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定型和成熟三个时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地权属的确定、交易程序的规范、契税制度和交易后权利保障等方面。土地契约制度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局限于当时土地制度的弊端,但对于当前土地交易尤其是农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结论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应当从契约订立、中介组织建立和民间契约吸纳等方面的加强农地流转管理。
邹伟马威孙洁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地流转契约地方政府作用历史考察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7
2013年
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作用,从理论上探究其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从历史角度对其进行定位,并进行理论升华。在对农村土地整治内涵剖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政治3个方面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进而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了理性思考,最后从规划管理、决策机制、产权制度、收益分配、主导主体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该文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邹伟胡莉林庶民胡锋
关键词:土地利用驱动力土地综合整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