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7057)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苏世标杨敏黎丽春耿继武邹剑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高本底辐射
  • 5篇本底
  • 2篇机体
  • 2篇DNA损伤
  • 1篇蛋白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歧化酶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7...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水平
  • 1篇基因
  • 1篇高本底辐射地...
  • 1篇SOD
  • 1篇T-AOC
  • 1篇AOC
  • 1篇DNA损伤修...

机构

  • 5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邹剑明
  • 5篇耿继武
  • 5篇黎丽春
  • 5篇杨敏
  • 5篇苏世标
  • 4篇徐海娟
  • 4篇陈建雄
  • 3篇冯本秀
  • 2篇温翠菊
  • 2篇李旭东
  • 1篇邹飞

传媒

  • 3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阳江高本底辐射对居民机体MGMT基因和T-AOC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居民MGMT基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照人群选择恩平市横陂镇(CA)出生并长大男性居民。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中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用化学比色法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HBRA和CA人群外周血有核细胞中MGMT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85±0.319、0.414±0.365,血清中T-AOC含量分别为(28.81±6.36)μ/ml、(11.41±3.78)μ/ml。与CA组相比,HBRA组人群该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本底辐射对居民MGMT基因和抗氧化有影响。
黎丽春邹剑明苏世标陈建雄耿继武徐海娟杨敏温翠菊冯本秀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MGMT
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长期持续性照射对居民周围血热休克蛋白(HSP)70mRNA、痰样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国广东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广东恩平市横陂镇(CA)出生并长大的年龄相仿的男性居民作为对照人群。分别抽取周围血5ml、连续3d痰样,并测定周围血HSP70mRNA、痰样HSP70蛋白的水平。结果在HBRA和CA居民周围血HSP70mRNA水平分别为血清中(0.551±0.358)和(0.584±0.400),痰样HSP70为(1.439±0.851)和(1.925±0.719)。与CA组比较,HBRA组人群周围血HSP70mRNA、痰样HSP70水平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高本底辐射长期作用于人体,其周围血、痰样HSP70表达有一定降低,尚不能判断长期低剂量辐射与HSP70表达高低的关系。
温翠菊邹剑明苏世标耿继武黎丽春杨敏邹飞
关键词:HSP70DNA损伤
高本底辐射居民机体抗氧化水平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长期连续照射人群的抗氧化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我国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恩平市横坡镇(CA)出生并长大的年龄相仿的男性居民作为对照人群。分别抽取他们周围血5 ml,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非特异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在HBRA和CA人群血清中,CAT活力分别为(2.48±2.19)×103、(2.20±1.65)×103U/L,SOD活力分别为(65.93±38.50)×103、(50.23±26.19)×103U/L,GSH-Px活力分别为(28.81±6.36)×103、(23.17±4.33)×103U/L,T-AOC含量分别为(28.81±6.36)×103、(11.41±3.78)×103U/L。与CA组相比,HBRA组人群SOD活力、GSH-Px活力、T-AOC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活力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简称高本底辐射)能提高人群抗氧化能力。
苏世标邹剑明陈建雄耿继武徐海娟黎丽春杨敏李旭东冯本秀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抗氧化
高本底辐射居民DNA损伤修复能力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长期连续照射人群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方法选择我国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恩平市横坡镇(CA)出生并长大的年龄相仿的男性居民作为对照人群。分别抽取他们周围血5 ml,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周围血中有核细胞的Ku70基因、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蛋白1(ERCC1)、错配修复hMSH2基因、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HBRA和CA组人群的周围血有核细胞中,Ku70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38±0.351)、(0.389±0.271),ERCC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228±0.112)、(0.193±0.115),hMSH2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65±0.222)、(0.279±0.214),MGMT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585±0.319)、(0.414±0.365)。与对照组相比,高本底辐射居民Ku70、ERCC1、hMSH2水平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MT基因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MT基因可能参与了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所致DNA损伤修复。
苏世标邹剑明耿继武黎丽春陈建雄杨敏李旭东徐海娟冯本秀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DNA损伤修复
高本底辐射对居民机体外周血SOD和MDA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长期连续照射人群的抗氧化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我国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出生并长大的53名50~59岁男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恩平市横坡镇(CA)年龄相仿的男性居民作为对照人群。分别抽取他们外周血5ml,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HBRA和CA人群血清中,SOD活力为(65.9±38.5)μ/ml、(50.2±26.2)μ/ml,MDA含量为(4.5±2.0)nmol/ml、(6.5±2.6)nmol/ml。与CA组相比,HBRA组人群SOD活力较高、MDA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简称高本底辐射)可能对机体的抗氧化指标SOD和MDA有影响。
耿继武邹剑明苏世标陈建雄徐海娟黎丽春杨敏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