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269014)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5
相关作者:金利通程欲晓鲜跃仲张成林李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修饰
  • 5篇电极
  • 5篇修饰电极
  • 4篇纳米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蛋白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检测
  • 2篇电化学检测器
  • 2篇嘌呤
  • 2篇硫化
  • 2篇硫化镉
  • 2篇化学修饰
  • 2篇化学修饰电极
  • 2篇红蛋白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机构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金利通
  • 4篇鲜跃仲
  • 4篇程欲晓
  • 3篇刘梅川
  • 3篇李平
  • 3篇张成林
  • 2篇李晓华
  • 2篇王晓丽
  • 2篇周宇艳
  • 2篇张莉
  • 2篇曲云鹤
  • 2篇施国跃
  • 2篇万巧
  • 2篇张芬芬
  • 1篇杨广达
  • 1篇闵红
  • 1篇孙郑冬
  • 1篇徐海红
  • 1篇方慧珏
  • 1篇孙至浴

传媒

  • 5篇化学传感器
  • 2篇化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u@SiO_2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Cyt c的直接电化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Au@SiO2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细胞色素c(Cytc)的电催化行为.Cytc在该修饰电极上表现出一对氧化还原峰,且在1.0×10-7~2.0×10-5mol/L浓度范围内.Cytc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8mol/L(S/N=3).还应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Au@SiO2复合纳米材料的生物兼容性,结果表明,Au@SiO2材料为Cytc提供了一个“近水”的微环境,使其在该修饰电极表面不易变性,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周宇艳鲜跃仲刘芳胡艺周丽绘金利通
关键词:CYT复合纳米材料
PVP/CdS量子点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肌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该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表面修饰的硫化镉(Cds)半导体量子点,用透射电镜(TEM)、X 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表面制得量子点修饰电极,并研究了肌红蛋白(Myoglobin,Mb)在该量子点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VP/CdS 量子点修饰电极对肌红蛋白具有催化还原作用,且还原峰电流与被测蛋白质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流动注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量子点修饰电极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好的重现性,检出限为2.0×10^(-9)mol/L,该电极可作为检测肌红蛋白的新型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
张莉刘梅川程欲晓李平张成林金利通
关键词:硫化镉玻碳电极
聚乙烯吡咯烷酮/硫化镉量子点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血红蛋白的测定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表面修饰的硫化镉(CdS)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并将其修饰玻碳电极,用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在该修饰电极上有良好的电流响应,流动注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在1.0×10-8~2.0×10-5mol/L浓度范围内,血红蛋白的浓度与其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6,检出限为5.0×10-9mol/L.将该方法用于全血中血红蛋白的测定,也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李平刘梅川张成林程欲晓张莉金利通
关键词:血红蛋白修饰电极硫化镉半导体纳米晶体线性相关系数
一种TNT爆炸物气体传感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该文在ITO电极表面组装TiO2和CdS量子点,构建用于三硝基甲苯(TNT)气体现场快速检测的ITO/TiO2/CdS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对TNT气体吸附前后电位变化的研究,探讨爆炸物气体分子与量子点纳米材料的结合形式以及TNT气体分子在CdS和TiO2表面所发生的反应过程和传感机理。该传感器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在恒电流6mA条件下,TNT气体浓度在15~1500μg/L范围内与传感器响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7μg/L(S/N=3)。该工作初步研究了TNT爆炸物传感器的制备、优化条件和响应机理。该类传感器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健康等方面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蒋金刚施国跃刘烨曲云鹤程欲晓孙至浴金利通
计时电量法求NiCl_2(bpy)_3在DMF中的扩散系数和速率常数被引量:10
2005年
讨论了NiCl2(bpy)3(bpy:2,2-联吡啶)在DMF中的电化学行为.控制电位使电极过程处于扩散控制下,采用计时电量法求得了29℃时NiCl2(bpy)3在DMF中的扩散系数为5.99×10-6cm2·s-1,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选择合适的电极电位,使电极过程处于扩散和电化学混合控制下,采用计时电量法求得了不同电极电位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f,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标准速率常数k0,求得了表观活化能为14.4kJ·mol-1.
赵鹏方慧珏薛腾亓西敏陆嘉星
关键词:镍配合物速率常数活化能
纳米铁氰化钴修饰电极及其对鼠脑纹状体中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测定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研究了纳米铁氰化钴(CoHCF)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和该修饰电极对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的电催化行为。并以该修饰电极为电化学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分别检测了L-Cys和GSH。结果表明在2.0×10^(-7)~2.0×10^(-4)mol/L浓度范围内,L-Cys和GSH的浓度分别与其氧化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8;检出限分别为1.0×10^(-7)mol/L和1.2×10^(-7)mol/L。将该方法用于鼠脑纹状体微渗析液中L-Cys和GSH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电分析化学在临床医学、生理学等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李平刘梅川张成林程欲晓杨广达金利通
关键词:化学修饰电极半胱氨酸谷胱甘肽
四氢生物蝶呤对大鼠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四氢生物蝶呤(BH4)是生物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辅酶.文中以Pt-Pd纳米修饰电极作为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和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研究了外源性的四氢生物蝶呤对大鼠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源性的BH4能提高大鼠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并进行了药物动力学分析,探讨了BH4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与时间的变化,为一些神经疾病的病理学、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张文朱伟徐海红万芳利顾静韩金根金利通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纹状体电化学检测器高香草酸
二茂铁掺杂SiO_2纳米粒子修饰的次黄嘌呤生物传感器在脑渗析液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该文以二茂铁为核,二氧化硅为壳,利用反相微乳液技术,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制备了掺杂有二茂铁的二氧化硅(FcDS)纳米颗粒。将FcDS纳米颗粒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混合,再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以二茂铁为媒介体的次黄嘌呤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克服了传统介体型传感器中介体易流失的缺点,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实验证明,该传感器对次黄嘌呤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6)~8.0×10^(-4)mol/L,检出限为5.0×10^(-7)mol/L。与微渗析技术联用,成功地用于大鼠脑中次黄嘌呤的检测,为生理以及临床医学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万巧张芬芬王晓丽孙郑冬鲜跃仲金利通
关键词:二茂铁二氧化硅黄嘌呤氧化酶生物传感器
微渗析-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应用于药物与蛋白结合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作为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6 巯基嘌呤浓度在4.0×10-7~1.0×10-4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mol/L(S/N=3)。此外,将该方法与微渗析取样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6 巯基嘌呤(6 M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研究,测得6 MP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3.97×103(mol/L)-1和1.51。
林丽周宇艳鲜跃仲施国跃金利通
关键词:药物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器6-巯基嘌呤
Au掺杂Fe_3O_4纳米粒子酶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研究被引量:35
2007年
合成了金掺杂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Au-Fe3O4),以壳聚糖为交联剂,制备了电流型乙酰胆碱酯酶(AChE)生物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有机磷农药(OPs)的检测.实验表明,Au-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子传递,修饰了Au-Fe3O4纳米粒子的酶传感器,响应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固定在传感器上的乙酰胆碱酯酶有良好的酶动力学响应,其表观米氏常数(KMapp)为10.3mmol/L.利用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以硫代乙酰胆碱(ATCh)为底物,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进行了检测,检测限达到4.0×10-13mol/L.
闵红曲云鹤李晓华谢宗红卫银银金利通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敌敌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