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04-2-067)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崔玉波余丹朱宝英董婵赵立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9篇人工湿地
  • 5篇污水
  • 4篇水处理
  • 4篇污水处理
  • 3篇潜流
  • 3篇潜流人工湿地
  • 2篇营养物
  • 2篇营养物去除
  • 2篇垂直潜流
  • 2篇垂直潜流人工...
  • 1篇氮磷
  • 1篇低能耗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污水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生物膜
  • 1篇剩余污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水力负荷
  • 1篇脱氮

机构

  • 7篇吉林建筑工程...
  • 4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辽宁工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6篇崔玉波
  • 4篇余丹
  • 3篇朱宝英
  • 2篇高艳娇
  • 2篇张丽苹
  • 2篇宋铁红
  • 2篇赵立辉
  • 2篇董婵
  • 1篇杨悦新
  • 1篇彭举威
  • 1篇郭智倩
  • 1篇韦新东
  • 1篇薛军
  • 1篇朱岩
  • 1篇李桂星
  • 1篇张勇
  • 1篇王翠兰
  • 1篇李俊
  • 1篇阚红明

传媒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泥的脱水与稳定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国内首次提出将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水厂剩余污泥的脱水与稳定,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人工湿地的性能,确定最佳工艺。经处理后TN去除率为57.85%;TP去除率为44.03%;COD去除率为78.09%;污泥的体积降低了92.6%。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对剩余污泥进行脱水,从而达到污泥稳定的目的。
薛军李俊
关键词:人工湿地剩余污泥脱水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特性被引量:9
2006年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资源化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特征污染物即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研究,阐述了污染物去除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湿地负荷8.1 ̄27 g[COD]/(m2.d)范围内,COD去除率为71% ̄87%。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不利于大气复氧,并因而造成NH3-N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小于10%。TP去除率受温度和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小,去除率为52% ̄77%,但土壤pH值和溶解氧含量却制约着磷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并介绍了各运行参数对COD、NH3-N和TP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
董婵崔玉波余丹赵立辉朱宝英
关键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大气复氧
低温下人工湿地去除营养物的机理与效能被引量:15
2008年
对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低温下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保温,在7℃到-30℃气温环境下湿地系统安全运行了80d.运行结果表明:低温对COD去除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TP的去除效率;水温<5℃,对硝化、反硝化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适量的TN负荷仍会产生较高的TN去除率.一级湿地,HLR9.6cm/d,COD和TP去除率分别为50%~70%和平均60%,而NH4-N和TN去除率较低或呈现负去除.二级湿地,HLR分别为7cm/d和3.93cm/d,COD去除率平均60%和85%,TP去除率保持100%,NH4-N去除率为77%~100%和71%~100%,TN去除率为38%~50%和64%~80%.温度降低,虽然TN去除率升高,但净去除量有所下降,从0.727gTN/(m2.d)减小到0.588gTN/(m2·d).
崔玉波郭智倩姜廷亮
关键词:寒冷地区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污水处理
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脱氢酶活性的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人工湿地是利用介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统来处理污水。湿地植物如芦苇,具有根系放氧的性能,可在局部区域形成微氧环境,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人工湿地中生物膜的微生物活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效。针对寒冷地区季节性运行的人工湿地,研究了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微生物INT脱氢酶活性(DHA)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中0.15 m深度较0.22 m深度的微生物DHA高,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根系活动和受大气复氧的影响。DHA受温度变化影响明显。系统启动初期,微生物DHA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系统运行后期,DHA随气温降低相应下降。同时,DHA受营养物水平影响,高营养对应着高活性。
崔玉波张丽苹余丹
关键词:人工湿地INT生物膜
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去除营养物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人工湿地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及易滋生蚊蝇的问题,提出了两级逆向垂直潜流这一新的运行模式。合成污水经酸化预处理后依次流经两级湿地,当一级湿地的水力负荷为4.8~9.5cm/d、有机负荷为10~27gCOD/(m^2·d)时,其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约为70%;两级湿地对COD的总去除率〉90%。NH4^+ -N主要是由二级湿地去除的,当氨氮负荷为1.32-2.32g/(m^2·d)时,一级湿地对NH4^+ -N的去除率甚至出现了负值,为-5.6%~9.7%;而在0.93~1.6g/(m^2·d)的负荷下,二级湿地获得了较高的NH4^+ -N去除率,为94%~100%。二级湿地内发生了明显的硝化/反硝化反应,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为0.93~1.53gNH4^+ -N/(m^2·d)和0.47~0.79g NO3^- -N/(m^2·d)。两级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38.2%-57%;在一、二级湿地的总磷负荷分别为(0.07~0.16)、(0.07~0.11)g/(m^2·d)的条件下,对TP的总去除率达到了97%以上。
崔玉波余丹朱宝英
关键词:人工湿地营养物去除硝化反硝化
人工湿地填料吸附氮磷性能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人工湿地中,基质是将污水转变成清水,以及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有机污染物转为无机无毒物质的枢纽,其组成直接关系到水力负荷大小、水流流速和占地面积等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基质的组成加以深入地研究.笔者对不同填料(火山渣和砂子)的吸附行为作了对比实验,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都能拟合实验所得吸附数据:填料对含磷溶液的吸附过程中,火山渣最大吸附容量达到0.04,砂子为0.034;填料对含氮溶液的吸附过程中,火山渣最大吸附容量达到0.387,砂子仅为0.004.结果表明,火山渣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孔隙结构,与表面光滑的砂子相比,火山渣具有更强的吸附效果.
崔玉波董婵赵立辉朱宝英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水力负荷表面活性
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污水启动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为了探讨了四室ABR反应器启动规律,以低浓度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酸化菌INT比脱氢酶活性、酸化率、OLR和H RT来实现反应器内部微生物相分离。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3h,有机负荷2.4kgCOD/(m 3.d)条件下,酸化菌INT比脱氢酶活性与酸化率有关,且随流向逐渐降低,同一格室内中部比INT脱氢酶活性高于底部;一室、二室的酸化率占总酸化率的70%,确定一、二室为产酸反应器,三、四室为产甲烷反应器,实现了微生物相分离;反应器的启动时间为18d,稳定运行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35% ̄40%。
宋铁红高艳娇张勇
关键词:ABR反应器
不同负荷下潜流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改变水力负荷和排水高度,系统考查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以及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出水TP、COD浓度受排水高度影响不大,NH_4-N去除率略受排水高度影响,且随着水力负荷增加而减小。而反硝化作用受排水高度影响,随排水高度增加,反硝化作用增强。
余丹崔玉波彭举威张丽苹阚红明韦新东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被引量:4
2005年
为研究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采用ABR(厌氧折流板)酸化反应器-两级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对COD、BOD5、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8%、29%、和64%,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适用于南方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分散处理。
王翠兰宋铁红高艳娇
关键词:人工湿地低能耗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在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污水以及面源污染治理中,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是指导设计和保障处理效果的基础和关键。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前者包括水力学概念模型、人工湿地中N和P转化概念模型,后者包括污染物去除经验模型(包括有机物、总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模型),以期指导人工湿地在实际中的应用。
朱岩李桂星杨悦新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