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JY055)

作品数:9 被引量:20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琴彭浩然石敏雷晓燕赵耀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实证
  • 2篇休止
  • 2篇延迟退休
  • 2篇实证研究
  • 2篇退休
  • 2篇农地
  • 2篇农地流转
  • 1篇代际收入流动
  • 1篇定居意愿
  • 1篇动因
  • 1篇动因分析
  • 1篇意愿
  • 1篇意愿研究
  • 1篇愿意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社会保障
  • 1篇实践逻辑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收入差距

机构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魁北克大学

作者

  • 7篇李琴
  • 2篇石敏
  • 2篇彭浩然
  • 1篇李大胜
  • 1篇何勤英
  • 1篇朱农
  • 1篇赵耀辉
  • 1篇李任玉
  • 1篇李承政
  • 1篇雷晓燕
  • 1篇李天成
  • 1篇孟繁邨

传媒

  • 2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基于2011年CHARLS数据,利用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45岁-60岁劳动者个人特征、配偶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对他们延迟退休意愿和无休止劳动意愿的影响。本文发现,女性、具有高级职称和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更愿意延迟退休,在企业工作、具有农业户口和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倾向于无休止劳动。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妻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趋势。女性的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并不受丈夫的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无休止劳动的预期均下降。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琴彭浩然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LOGIT模型
健康对中国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被引量:60
2014年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李琴雷晓燕赵耀辉
关键词:健康社会保障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农民工流动与工资差异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本文利用2010年广东省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农民工就业地点选择、工资决定以及农民工工资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更多外出务工经验和广东省外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产业转出地就业;产业转出地和产业承接地农民工工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转出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产业承接地。Oaxaca分解结果还表明,两地农民工工资差异的98%可由特征差异来解释,受教育程度回报率的差异扩大了两地农民工工资差异,工种回报率的差异则缩小了两地农民工工资差异。
李琴朱农
关键词:产业转移农民工工资差异OAXACA分解
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6
2014年
本文利用广东省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对农地流转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和非农收入比例增加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另外,地权稳定预期有利于农地流转,农户土地资源禀赋和当地政策导向影响农地流转。
石敏李琴
关键词: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
家庭农地禀赋与农地流转决策--基于非线性关系的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基于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平滑转换模型,探讨了家庭农地禀赋对于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禀赋与土地流转决策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当家庭农地禀赋较低时,随着农地的增加,农户转出农地的概率增加;当家庭农地禀赋较高时,随着农地的增加,农户转出农地的概率下降。进一步按照农地禀赋的高低进行分省份的分组回归,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仍然显示,农地禀赋较低的农户随着农地的增加更多地转出农地,农地禀赋较高的农户随着农地的增加更少地转出农地。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琴李大胜李承政
关键词:农地流转非线性
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3
2015年
延迟退休问题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利用2011年全国28个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并区分了包含无休止劳动意愿和排除无休止劳动意愿样本的延迟退休意愿。实证结果表明,当考察排除了无休止劳动意愿样本的延迟退休意愿时,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不愿意延迟退休;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延迟退休意愿;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健康状况对人们的延迟退休意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公众的延迟退休意愿,为如何开展退休年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琴彭浩然
关键词:延迟退休
代际收入流动性与子辈和父辈间收入地位差异——基于收入差异的视角被引量:6
2017年
代际收入流动指子辈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父辈的收入决定,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关系到公众及政府对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1997—2011年中国代际收入的流动性现状以及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1997—2011年间代际收入依赖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此外,基于次序Logit模型,分群体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子女,低收入群体的子女除了较低的人力资本外,还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回报率。为了缓解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除了继续扩大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外,还需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补贴,同时保障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
何勤英李琴李任玉
关键词:代际收入流动收入差距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实践逻辑——基于广东省三个村的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流动,集体经济组织边界模糊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基层社区的实践出发,调研广东汕头市信宁村、赤隆村和揭阳市梅兜村三个村,深入调查村民资格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从调查结果来看,"户口是否在农村、是否是农业户口和是否长期居住在农村"成为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主要标准。成员权认定嵌入社会关系中,除国家法律和政策逻辑外,还受到村民乡土逻辑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转向如何调节和处理村民、成员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而不能自上而下统一干预和规定成员权的认定标准。
石敏
流动农民工的风险认知与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CLDS 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8年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回归,分析了流动农民工风险认知对其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及流动农民工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并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风险认知的提升会降低流动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中,经济融合和文化融合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农民工的风险认知,社会融合和政治融合显著负向影响流动农民工的风险认知。据此,提出降低流动农民工客观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加强对流动农民工风险认知的积极引导等对策,以期为相关机构研究流动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天成李明川孟繁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