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46)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陈世益李云霞陈疾忤张鹏卫宏图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岛
  • 6篇骨骼肌
  • 5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样
  • 5篇胰岛素样生长...
  • 5篇骨骼
  • 4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丹参
  • 3篇钝挫伤
  • 3篇肌损伤
  • 3篇骨骼肌钝挫伤
  • 3篇骨骼肌损伤
  • 3篇成肌细胞
  • 3篇挫伤
  • 2篇丹参注射液
  • 2篇注射液
  • 2篇黄芪丹参
  • 2篇黄芪丹参注射...
  • 2篇肌电
  • 2篇参注射液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9篇陈世益
  • 7篇陈疾忤
  • 7篇李云霞
  • 6篇张鹏
  • 3篇卫宏图
  • 2篇李宏云
  • 1篇周国瑛
  • 1篇龚祖埙
  • 1篇华英汇
  • 1篇董宇
  • 1篇曹深诚
  • 1篇马昕

传媒

  • 6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体育科研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注射携人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对小鼠损伤骨骼肌内源性mIG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损伤小鼠体内后,内源性mIGF-1mRNA及mIGF-1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C3H小鼠(20~30g,7~11周)共76只随机分为3组:A组(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组)、B组(空白成肌细胞移植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4只。另4只鼠作正常对照。A、B、C各组小鼠于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打击伤后第3天分别于致伤部位注入1×10^6个转基因成肌细胞、等量的空白成肌细胞或100μl生理盐水;打击伤后第2、5、10、15、20、30天,于各组中随机抽取4只小鼠处死,取右侧腓肠肌中段进行检测,以real time 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IGF-1的表达。结果:(1)各组小鼠体内均有mIGF-1mRNA的表达、mIGF-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A组小鼠mIGF-1mRNA的表达和mIGF-1因子的分泌明显高于B、C组。结论:携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入钝挫伤的小鼠体内后,可促进mIGF-1 mRNA的表达和mIGF-1因子的分泌。
李宏云陈世益陈疾忤卫宏图张鹏李云霞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肌细胞骨骼肌
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腘绳肌损伤后等速肌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促进损伤骨骼肌肌力恢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急性腘绳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中药治疗组(n=12,注射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盐酸布比卡因共10ml);B、皮质激素治疗组(n=11,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生理盐水及盐酸布比卡因共10ml);C、自然愈合对照组(n=8,不予注射治疗)。三组均以相同传统治疗(避免运动,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牵拉训练、等长肌力训练及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29天、43天、57天对以上三组进行等速肌力恢复情况的评估。结果:①中药治疗组、皮质激素治疗组的肌力增长情况明显优于自然愈合对照组(P<0.01);②肌力增长和愈合速度,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急性损伤,可有效提高损伤骨骼肌肌力恢复的程度和速度。
曹深诚陈世益陈疾忤华英汇李云霞董宇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丹参等速肌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被引量:20
2003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IGF I和II)通过两种主要的细胞表面受体 (I型和II型 )和许多结合蛋白 (IGFBP)发挥生物学作用。骨骼肌不仅是IGF作用的靶细胞 ,而且也是IGF的制造者。骨骼肌损伤后再生过程中 ,IGF I或IGF II的表达水平升高。在成肌细胞增生过程中 ,IGF I的表达一直升高直至复制高峰阶段达到最高水平 ,而后下降。在整个增生过程中 ,IGF II一直呈低水平表达 ,在分化阶段升高到巅峰状态。如果外源给予IGF I,可能可以延缓肌萎缩进展 ,延缓衰老。
李云霞陈世益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骼肌细胞分化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甄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hIGF - 1)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hIGF - 1并通过转染成肌细胞来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 :应用DNA重组方法将编码hIGF - 1cDNA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 ,构建pcDNA3.1(- ) /hIGF - 1真核表达质粒 ;应用阳性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hIGF - 1瞬时转染C2C12成肌细胞中 ;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hIGF - 1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hIGF - 1的生物活性。结果 :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hIGF - 1转染成肌细胞后 ,hIGF - 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转染后的成肌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hIGF - 1,其转染成肌细胞后可获得较高水平hIGF - 1蛋白的表达 ,所表达出hIGF - 1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张鹏陈世益陈疾忤卫宏图
关键词:成肌细胞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DNA重组
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后在体存活及产物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入雄性C3H小鼠体内后的存活、转归以及移植后hIGF-1基因的表达.方法:84只雄性C3H小鼠随机(20~30g,7~11w)分为A组(正常小鼠转基因细胞移植组)、B组(正常小鼠空白成肌细胞移植组)、C组(受伤小鼠转基因细胞移植组)和D组(受伤小鼠空白成肌细胞移植组),每组20只,另4只作正常对照.A、B两组分别于右侧腓肠肌中段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或空白成肌细胞;C、D两组以重力打击造成小鼠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伤后第3天分别于致伤局部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或空白成肌细胞.注射细胞后第2、5、10、20、30天,各组随机抽取4只小鼠处死,取右侧腓肠肌中段检测,Br-dU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外源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4组另行hIGF-1免疫组化染色及实时PCR检测外源转基因细胞在体内表达hIGF-1情况.结果:各组小鼠均有BrdU免疫组化阳性染色,A、C两组均有hIGF-1 mRNA表达及hIGF-1分泌,B、D两组未检测到hIGF-1 mRNA表达及hIGF-1分泌.结论:携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入正常及钝挫伤小鼠体内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并能稳定地分泌hIGF-1因子.
李宏云陈世益陈疾忤卫宏图张鹏李云霞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肌细胞骨骼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骨骼肌钝挫伤后肌电检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陈疾忤陈世益李云霞张鹏
关键词:钝挫伤肌电检测骨骼肌损伤离体标本
骨骼肌钝挫伤后愈合质量的肌电评价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 ,不同干预方法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中肌电信号的影响 ,研究肌电图在骨骼肌损伤愈合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10 8只雄性SD大鼠 ,利用自制的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随机分成 3组 ,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组、中药组和自然愈合组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IGF - 1、黄芪丹参注射液、不作处理。于伤后第 2、5、7、10、14、2 1、2 8、35、5 6天观察并比较双侧腓肠肌的肌电图变化 ,记录纤颤电位和正尖波等自发活动 ,分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并测量其潜伏期和波幅 ,观察伤后CMAP的变化。结果 :(1)各组大鼠均于伤后第 2~ 5天出现纤颤电位和正尖波 ,约至第 7~ 10天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减少。以IGF - 1组最早消失 ,中药组次之。 (2 )各组大鼠的伤侧肌电图CMAP中的潜伏期逐渐缩短 ,波幅逐渐增高。以IGF - 1组最快 ,中药组次之 ,自然愈合组最慢。 (3)伤后第 8周 ,IGF - 1组和中药组大鼠损伤侧CMAP波幅接近正常 ,自然愈合组则显著低于其它两组。结论 :(1)肌电图检测证实 ,IGF - 1和黄芪丹参注射液均具有促进骨骼肌损伤愈合的作用 ,但以IGF - 1的作用更明显。 (2 )损伤肌肉局部肌电信号的变化 。
陈疾忤陈世益李云霞张鹏
关键词: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肌电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黄芪丹参注射液
IGF-1和黄芪丹参治疗骨骼肌钝挫伤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黄芪丹参的治疗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制作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即IGF-1组(注射外源性IGF-1),中药组(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和自然愈合组。于伤后7、14、21、28、42、56d测双侧腓肠肌的最大颤搐强度、断裂强度和拉伸长度。结果(1)自然愈合组损伤骨骼肌力学指标在伤后8周仍明显低于正常;(2)IGF-1组和中药组改善的速度和程度均明显高于自然愈合组,以IGF-1组尤为显著;(3)IGF-1治疗组修复的损伤骨骼肌,其最大颤搐张力和断裂强度均明显高于健侧。结论(1)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自然愈合组修复质量不佳;(2)IGF-1和黄芪丹参具有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其中以IGF-1的作用更为显著;(3)IGF-1可能有促进骨骼肌肥大的作用。
陈疾忤陈世益李云霞张鹏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骼肌钝挫伤生物力学黄芪丹参注射液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6
2002年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nsulin-likeGrowthFactor-2 ,IGF -2 )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IGF -2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 -2 (实验组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 ,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愈合质量也较好。实验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1、2、3、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1、2、3、4、6、9、1 4天均升高 ;对照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2、3、4、6、9、1 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3、4、6、9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可以使内源性的IGFmRNA表达提早 ;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 ,促进肌管形成 ,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 。
陈世益李云霞马昕陈劲松周国瑛龚祖埙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