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C200617)

作品数:10 被引量:17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晓冰金剑王光华刘兵张秋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大豆
  • 2篇性状
  • 2篇土壤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微生物
  • 2篇粒重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2篇根际
  • 2篇黑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倒伏
  • 1篇地下部
  • 1篇东北黑土
  • 1篇东北黑土区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有机碳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10篇刘晓冰
  • 8篇金剑
  • 6篇王光华
  • 3篇张秋英
  • 3篇王程
  • 3篇刘兵
  • 3篇米亮
  • 2篇刘居东
  • 2篇陈雪丽
  • 1篇李艳华
  • 1篇杜金岭
  • 1篇李彦生
  • 1篇徐艳霞
  • 1篇李文滨
  • 1篇苗淑杰
  • 1篇张磊
  • 1篇刘俊杰

传媒

  • 6篇大豆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olog-ECO解析不同大豆基因型R1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8
2007年
利用Biolog-Eco技术对2个不同大豆基因型R1期的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量在整个培养过程都显著高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显著地高于非根际;不同基因型大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高产大豆北丰11根际微生物总体表现较高的活性,而且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类型有别于海9731,其利用羧酸类和多聚物相对较多,如α-丁酮酸、4-羟基苯甲酸、衣康酸、肝糖、吐温40和吐温80;而海9731利用氨基酸类及胺/氨类碳源较多,如腐胺和L-精氨酸。
金剑王光华陈雪丽刘晓冰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黑土
调节大豆粒重的生理生态因素被引量:4
2007年
粒重是大豆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它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以增加细胞数目、细胞延伸膨大以增大体积及光合产物积累、内含物不断充实的过程,其高低由干物质积累速率(ISGR)和干物质积累时期(EFP)的长短决定,也受遗传潜力和环境条件互作的影响。本文从子叶的干物质积累和细胞数与籽粒的大小的关系,光照及其叶片光合影响籽粒形成以及植物激素调控籽粒生长发育综述了三者调节大豆粒重的研究结果,旨在为建立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延伸膨大的研究平台,为探讨新型种植方式提高大豆产量及高产大豆育种和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刘晓冰金剑王光华S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粒重光照激素
大豆粒重的粒位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2个密度的大豆群体在开花初期进行光富集处理,研究了大豆不同粒位籽粒的粒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豆籽粒的单粒重呈现明显的粒位效应。在多粒荚内,基粒的粒重最小。2、3和4粒荚的第2粒位籽粒的粒重比基粒分别高10.6%、14.8%和17.3%。光富集和高密度增加基粒粒重的幅度高于其它粒位的籽粒,增幅为17.7%~27.9%,但并未改变其原有的粒位粒重特征。大豆的不同粒位粒重在主茎上呈明显的“纺锤形”分布,下部节位上的籽粒单粒重略小,而中部节位上的籽粒单粒重较大。多粒荚内不同粒位的粒重空间分布曲线的变异程度小,1粒荚内的籽粒大小受光照和密度影响最大。高密度条件下,上部节位的不同粒位籽粒对光照更加敏感。不同粒位的籽粒大小与灌浆顺序并无直接关系,受荚内同化产物均衡分配机制的调节,粒位数的增加减小了单个籽粒的增重程度。
李彦生刘兵张秋英刘晓冰Stephen J Herber
关键词:籽粒发育粒位效应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等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是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的大气紫外辐射(UV-B)的增加将会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命活动。文章概述了增强UV-B辐射作为环境胁迫因子对大豆等植物形态、植物生物量、繁殖、光合色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视的有关问题。
刘兵王程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
关键词:UV-B辐射胁迫因子植物响应
50年黑龙江省大豆遗传改良的产量及品质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荚数、荚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徐艳霞米亮王程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脂肪
1950-2006年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被引量:23
2008年
为指导未来大豆高产育种的目标性状,对黑龙江省1950-2006年间推广的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单株荚数、粒数也均显著增加,平均每年提高0.54%和0.98%,但百粒重未表现显著变化;经过50多年的品种改良,大豆株高下降14.0%,干物重和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5.8%和35.1%,抗倒伏性状及子粒病虫害也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这些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呈显著相关关系.然而,V3(第3个三出复叶期)~R2期(盛花期)生长速率和LAl(叶面积指数)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并未表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而且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大.在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过程中,干物质重、收获指数的提高以及抗倒伏性的改善对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米亮杜金岭
关键词:大豆干物质倒伏产量性状
大豆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有关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研究已有170 a的历史。而豆科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仅仅是最近30 a的事情。从影响大豆结瘤固氮的生理因子角度,评述了豆科作物的结瘤自动调控机制,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生长素、硝态氮、黄酮类等生理调控物质对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生长素调节根瘤菌侵染位点和根瘤形成后的生长;可通过控制结瘤的角度来减少土壤硝态氮对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抑制;黄酮类物质在根瘤发育和结瘤基因诱导中起重要作用;乙烯抑制结瘤信号的前期过程,调整根瘤形成的空间分布。详细、系统地从作物-微生物之间关系出发,研究引起豆科作物根瘤形成和固氮系统的整体信号传导、蛋白和代谢过程,是未来大豆共生固氮分子生理研究应该注重的方向。
苗淑杰刘晓冰
关键词:结瘤生理活性物质信号传导
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分配及转化被引量:24
2008年
光合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去向及代谢机理易被忽视,此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农田土壤质量变化及全球碳循环规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述了作物生育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动态分配、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及微生物在光合碳转化中的作用,总结了碳示踪技术;提出应加强在典型土壤类型上的光合碳研究,明确其对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贡献;重点开展大豆、玉米等作物光合碳在地下部动态分配研究;探讨根系分泌含碳化合物与微生物利用的关系;强调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等综合因素对碳分配的影响。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张磊米亮刘俊杰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作物生育期光合碳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根际
东北黑土区高产大豆R_5期根系分布特征被引量:39
2007年
利用钻土法及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大豆R5期根系在植株周围、株间及垄间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大豆根冠比较高,而且单位根长、根表面积的地上部干物质较高。根干重不仅在根系较集中的植株周围及株间0~30cm的土层,而且在较深的土层(〉30cm)中都有较多的分布;根长在植株周围的0~45cm土层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直径小于1.0mm的细根形成了根系的主要部分,根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细根比例的大小,而是细根数量的多少。除株间0~15cm土层外,高产大豆各土层的根/土体积比较高。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李艳华陈雪丽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根系特性根冠比土壤空间
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7
2008年
以3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构成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大豆株高逐渐升高,而主茎节数、基部茎粗及单株茎干重则相对减少。密度对大豆单株产量、荚数和粒数有显著的影响,与中密度相比,低密度分别增加海339、黑农35和垦农18单株产量80.3%、55.4%和12.6%,而高密度则降低海339、黑农35和垦农18单株产量57.4%、24.7%和53.6%。密度对节间每荚粒数和单粒重也有一定影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3个品种大豆的节间荚数、粒数和粒重的空间分布由上至下呈"微弧型"分布,即中部多,上下部少;而节间每荚粒数和单粒重近似呈现"┃"直线型分布,随着密度的下降,3个品种大豆主茎全部节位的荚数、粒数和粒重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但这种增加在各品种间的上、中和下部节位上存在一些差异。垦农18大豆节间的每荚粒数和单粒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黑农35稳定性次之,而海339稳定性最弱。因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产量与因密度增加而个体受抑导致的减产的数学表达式为:Yn+1=Yn+YD-YG。此表达式存在平衡点,此平衡点可作为评价大豆高产群体适宜密度的指标。
王程刘兵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李文滨Stephen J.Herbert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