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W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欧阳友权龚举善陈小妹吴英文蒋金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阳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5篇媒介
  • 4篇数字媒介
  • 3篇审美
  • 3篇数字化
  • 3篇网络文学
  • 2篇人文
  • 2篇数字化语境
  • 2篇文艺
  • 2篇传媒
  • 1篇短信
  • 1篇多媒体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新
  • 1篇艺术生产
  • 1篇艺术文本
  • 1篇语文
  • 1篇语文学
  • 1篇人文性
  • 1篇人文性思考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
  • 2篇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2篇欧阳友权
  • 3篇龚举善
  • 2篇陈小妹
  • 1篇吴英文
  • 1篇蒋金玲

传媒

  • 3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时代汉语书写的解放空间被引量:1
2010年
数字时代已经毫无疑义地将现代汉语写作带入了崭新的技术语境。这一带动虽然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就其主流层面来看,作家主体的创造个性得以舒展,艺术本体的诗性智慧重新得到重视,汉语写作的应有灵韵再度显现,网络文体的角色启蒙已见成效。据此判断,数字媒介实质上也就是现代书写的一个宽广平台或技术背影,一旦经受住数字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间磨合期的考验,文艺谱系必将迎来交叉融合中的文体新生。
龚举善陈小妹
关键词:数字技术艺术生产汉语写作
媒介发展与文学阅读的演变被引量:10
2009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文学阅读与这个时期媒介变迁之间有着相依相生的关联。如纸介印刷的传统文学是一种精英阅读,随后的影视文学欣赏者从"读文"转向"读图",1990年代以后出现的网络文学则从"读书"过渡到"读屏",再后来的手机文学又从"在线冲浪"移至"拇指阅读"。不同媒介文本多重阅读方式的并存,不仅彰显出文学形态的时代变迁,更需要有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技术媒介对文学阅读的影响,折射出的是社会变革期的文化冲突,最终影响到文学审美之于"文学性"的祛魅。
欧阳友权蒋金玲
关键词:媒介变迁文学阅读
数字化传媒技术的审美视界
欧阳友权
文献传递
文艺边界拓展与文论原点位移被引量:1
2007年
数字媒介及其网络文化带来了艺术审美边界的拓展,形成了当代文艺的不断“扩容”,调整了人类文明元典预设的艺术逻各斯的依存形态,带来文论学理原点的位移,并实施着文艺谱系置换后新的文论原点的重建。这主要表现为:艺术是什么——虚拟世界的自由表征;艺术写什么——数字化生存的平民叙事;艺术怎么写——―以机换笔的感觉撒播;艺术干什么——自娱以娱人的文化消费。
欧阳友权
关键词:文艺学
手机短信的文学身份与文体审美被引量:2
2011年
手机短信的文学机缘来自"第五媒体"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支持,数字传媒的市场推力规制了手机文学的三重身份。短信写作需要发挥文学才情,展示生活智慧,着力炼字凝意,追求平视审美,以自由灵动的修辞技巧实现个性表达,以人文审美性文体创意达成短信文本的优化和美化。与此同时,私密会心的互动沟通,余味曲包的语体感悟以及静观默察、轻松愉悦的欣赏心境,是手机短信审美的常见范式。
欧阳友权
关键词:手机短信文学身份审美方式
数字传媒时代汉语文学的建设维度被引量:3
2008年
媒介革命已经成为催动新世纪中国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但这一语境中的汉语文学能否真正延伸成为一个文学发展的历史节点,推进转型中的文学健康前行,还需要确立起它自身发展的建设维度,如调整对文学的理解方式、注重艺术质素的价值赋予、重视"换笔"后的艺术创新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用新的技术传媒重铸文学历史,在媒体的新变中创造文学的新景。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对数字媒介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转型问题作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期望能对网络传媒时代的汉语文学研究有所启迪。
欧阳友权
关键词:网络传媒时代汉语文学文学传播文学转型艺术创新
数字化文艺学的人文承载被引量:2
2009年
廓清数字化文艺学的意义承载,需要解读技术与人文的悖论,把握数字化艺术的人文隐含。数字艺术的人文品格需要选择技术人性化的路径,用技术媒介的人文逻各斯理念承载数字艺术本体的价值理性,以探寻数字化文艺学的人文逻辑支点,构建数字化时代的精神现象学和艺术本体论。这样,数字技术传媒时代的文艺理论建设才能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找到意义承载的价值论接口。
欧阳友权
关键词:数字媒介
网络文学:从“草根庶出”到主流认可被引量:12
2010年
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使互联网成长为"宏媒体"和"元媒体"。时至今日,中国上网人数已逼近4亿,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超过百万,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数码终端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已接近5 000万。这样的传媒语境已经使网络文学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有鉴于此,切入网络文学现场,把握其发展脉络和动态走向,不仅是文学认知的需要,也是时代文化建设的课题。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网络文学研究的前沿学者,从"主流认可度"、"签约写手"、"付费阅读"、"文学产业化"和"类型化写作"等角度,探析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动向,揭示这些新变化的成因或后果,这对于人们认识网络文学,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欧阳友权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产业化
网络时代的文学形式被引量:7
2011年
文学形式的转型乃至整个文学理论观念的变异是网络时代的文学现实与理论逻辑相对接的结果。数字化媒介不断衍生的新文类和新形式,带来了文学存在方式的改变和文学本体论的建构。要在传统形式论的理论基座上赓续新形式的"学理链条",应该回到当代文学现场,辨析新媒体语境中文学表意方式和构体形态的图像化范式,揭橥从"字思维"到"词思维"再到"图思维"变化的缘由,以获得对"形式"的价值判断和学理建构。
欧阳友权
关键词:网络时代文学形式
网络文学的“比特赋型”被引量:3
2011年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源于"比特赋型"的技术功能。从原子到比特的媒介转换催生了文学本体的媒介置换,创生了全新的文学家园。比特复制、比特变形和比特速递让文学生产、作品存形和时空域传播实现了迥异于传统的历史性转型,媒介革命创造的文学景观改变了文学的美学呈现。
欧阳友权
关键词:网络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