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2QY053)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正跃陈斌桂富荣和淑琪李良静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莱氏野村菌云南菌株的宿存时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室内测定了莱氏野村菌云南菌株NE050913和NE050909在土壤中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宿存时间特征。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接种于土壤后随时间的延续,活孢率逐渐降低,在土壤中宿存3个月以上活孢率迅速降低,接种119 d时孢子全部失活。每g土壤中两菌株CFU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x成线性相关关系,其中菌株NE050913的时间-CFU对数的关系式为lgy=7.7029-0.1932x,(R=0.89),半衰期为41.4 d;菌株NE050909的时间-CFU对数的关系式为lgy=6.853 1-0.147 5x(R=0.854),半衰期为49.5 d,即菌株NE050909分生孢子失活快于菌株NE050913。在4℃和22℃条件下存贮菌株NE050913的分生孢子,随着存贮时间的延续,孢子活性渐降低,22℃条件下孢子活性的下降明显快于在4℃条件下存贮的孢子,22℃存贮的孢子的萌发率在86 d时已经失去萌发能力,而4℃存贮的孢子仍有16.3%的萌发率。由此表明,在22℃条件下不利于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的存贮,4℃条件下可作为临时存贮。
- 陈鸣霞陈斌李正跃孙飞跃
- 关键词:莱氏野村菌萌发率宿存
- 云南省昆明地区菜蚜新蚜虫疠霉发生流行的规律被引量:3
- 2008年
- 2003~2004年对云南省昆明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田菜蚜种群中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发生流行的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新蚜虫疠霉是昆明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田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3种菜蚜的病原真菌,在昆明地区蔬菜生态系统菜蚜种群中周年发生,对菜蚜种群自然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从1~12月,新蚜虫疠霉均自然感染3种菜蚜,感染死亡高峰期出现在春末秋初,其中6、7、8月份自然感染率达最高,分别为43.36%、52.56%和59.94%(2003年)和45.86%、54.78%和61.76%(2004年)。新蚜虫疠霉感染死亡蚜虫除无翅蚜外,有翅蚜也表现出较高的感染死亡率,其中以无翅蚜感染死亡率高于有翅蚜,无翅蚜和有翅蚜分别为82.04%和17.53%(2003年)与83.54%和16.46%(2004年)。新蚜虫疠霉对不同种类菜蚜自然感染的相对多度顺序为桃蚜〉甘蓝蚜〉萝卜蚜。
- 陈斌李正跃桂富荣和淑琪孙跃先严乃胜李良静
- 关键词:桃蚜甘蓝蚜萝卜蚜新蚜虫疠霉发生流行规律
- 球孢白僵菌孢子悬乳剂及其混配剂在甘蓝叶面的残留分析
- 2008年
- 采用生化检测法(酶快速检测)和生物检测法(敏感家蝇检测)检测分析了球孢白僵菌孢子悬乳剂、孢子悬乳剂与1%(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1)、孢子悬乳剂与3%(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在田间甘蓝叶片上的残留。抑制率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处理后的抑制率低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化学农药的抑制率。敏感家蝇法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混配剂I(EM1)饲喂后家蝇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3%(W/V)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混配剂II(EM2)饲喂后家蝇的累积死亡率则略高于其纯菌剂。因此,在菌药混用中,低剂量药剂的加入对残留的影响不明显,而高剂量的化学农药的加入则会引起残留的出现。由此表明,球孢白僵菌孢子乳悬剂及其与低剂量的吡虫啉混配剂在蔬菜上无残留现象存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
- 陈斌桂富荣李正跃和淑琪李群英谭钟鸣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甘蓝农药残留家蝇
- 新蚜虫疠霉对不同地区两种体色生物型桃蚜的毒力测定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菌株对云南省呈贡、大理、通海、元谋4地黄绿色和红色体色生物型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在分生孢子0.25-68.28个/mm^2接种剂量下对红色和黄绿色2种生物型桃蚜的毒力无明显差异,对云南省呈贡、大理、元谋和通海4地菜区红色生物型蚜虫的剂量效应常数分别为0.91,1.36,1.21和1.15;对黄绿体色生物型蚜虫的剂量效应常数分别为1.09,1.50,1.30和1.26.接种后第1-7天,呈贡、大理、通海、元谋4地红色桃蚜接种新蚜虫疠霉菌后,LT50分别为4.9-4.0d(10.72-65.48孢子/mm^2),4.8-3.2d(10.72-62.42孢子/mm^2),4.6-3.6d(16.82-65.48孢子/mm^2),5.2-3.7d(11.21-63.45孢子/mm^2).对4地黄绿色体色桃蚜接种新蚜虫疠霉菌后,LT50分别为4.4-3.8d(26.37-67.6孢子/mm^2),5.1-3.3d(8.91-60.26孢子/mm^2),5.1-3.5d(8.7-58.09孢子/mm^2),4.2-2.9d(9.91-56.81孢子/mm^2).综合以上毒力测定结果,在相同接种剂量下,新蚜虫疠霉菌株对黄绿色和红色2种体色生物型桃蚜的致死中时LT50间无显著差异.
- 陈斌李正跃徐发华桂富荣和淑琪白华楠
- 关键词:桃蚜新蚜虫疠霉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