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A5B03)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姜怀志孙丽敏郭丹常青陈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绒山羊
  • 16篇山羊
  • 15篇辽宁绒山羊
  • 11篇毛囊
  • 8篇皮肤
  • 6篇皮肤毛囊
  • 4篇胎儿
  • 3篇胎儿期
  • 3篇基因
  • 2篇绒山羊皮肤
  • 2篇年周期变化
  • 2篇发育
  • 2篇RT-PCR
  • 2篇VEGF基因
  • 2篇成年
  • 2篇MRNA
  • 1篇凋亡
  • 1篇兴盛
  • 1篇性发育
  • 1篇血管

机构

  • 17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辽宁省畜牧科...
  • 2篇辽宁省辽宁绒...
  • 1篇吉林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东丰县动物疫...
  • 1篇辽宁绒山羊育...
  • 1篇吉林省白城市...
  • 1篇通榆县动物疫...
  • 1篇吉林省畜牧兽...
  • 1篇白城市畜牧兽...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篇姜怀志
  • 8篇孙丽敏
  • 5篇常青
  • 5篇郭丹
  • 4篇陈洋
  • 4篇谷博
  • 3篇张世伟
  • 2篇赵佳
  • 2篇王龙涛
  • 2篇姚纪元
  • 2篇李景玉
  • 2篇张桂山
  • 2篇葛晨霞
  • 2篇白曼
  • 1篇李玉梅
  • 1篇赵艳娇
  • 1篇徐海录
  • 1篇徐晶
  • 1篇杨雨江
  • 1篇赵艳丽

传媒

  • 4篇中国草食动物...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脱绒对辽宁绒山羊血清激素及酶水平的影响
2012年
将12只4岁雌性健康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埋植褪黑素(每只60mg)组、埋植褪黑素(每只60mg)+注射环磷酰胺(26mg.kg-1)组及注射环磷酰胺(26mg.kg-1)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后0、30和50d采样,检测血清激素及酶水平,以分析药物脱绒对辽宁绒山羊血清激素及酶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素可提升辽宁绒山羊血清α-淀粉酶(A-AMY)、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表皮生长因子(EGF)、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含量;环磷酰胺可提升CPK、A-AMY、Cor的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ALP)、褪黑素(MT)的含量。说明,埋植褪黑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磷酰胺脱毛引起的应激反应。
栾新红郭英振姜怀志张世伟郭丹于立辉赵鹏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褪黑素环磷酰胺激素
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绒山羊毛囊包括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以辽宁绒山羊胎儿期45~135 d,6个阶段胎儿体侧皮肤为样品,制作组织切片。经Sacpic法染色后,观测胎儿期体侧部皮肤毛囊性状的发生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胎儿期45 d时,已形成完整的表皮层;60 d时表皮层、真皮层已经发育完全,出现初级毛囊原始体;75 d时,初级毛囊完全形成;90 d时毛干开始发生;105 d时出现次级毛囊原始体、皮脂腺、汗腺;120 d时次级毛囊发育成熟,初级毛囊已有毛纤维长出体表;135 d时,皮肤的结构形成,并与成年羊的皮肤结构基本一致,次级毛囊中有绒纤维长出体表。
陈洋陈辉常青郭丹姜怀志
关键词:胎儿期毛囊辽宁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母羊全年及发情期LH分泌规律的研究
2014年
本试验旨在解析绒山羊促黄体素(LH)变化规律,为调控绒山羊繁殖性能提供激素方面的理论依据。采用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法对双羔型、单羔型辽宁绒山羊母羊全年及发情期外周血清中促黄体素(LH)水平进行检测,比较LH分泌变化规律,分析LH与山羊繁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双羔型、单羔型辽宁绒山羊血清中LH浓度都存在季节性变化,即秋季最高,且4—11月,双羔型辽宁绒山羊各个月份LH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羔型(P<0.05);辽宁绒山羊发情期内LH呈脉冲式分泌并有明显的峰值、谷值,双羔型的LH基础浓度、峰值、脉冲数、排卵前峰值均显著高于单羔型(P<0.05),双羔型的发情至排卵前间隔时间显著的高于单羔型(P<0.05)。说明辽宁绒山羊LH在全年和发情期分泌水平与其繁殖力高低存在着密切关系。
孙丽敏赵佳白曼姜怀志郭丹
关键词:LH排卵辽宁绒山羊
哺乳动物毛囊结构特征及调控机制被引量:24
2013年
哺乳动物的毛囊是产生被毛的组织,是哺乳动物生后少数具有周期性再生功能的器官之一。文章从哺乳动物毛囊的结构特征、毛囊的形成发育过程、毛乳头结构及其在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与形态变化、调控毛囊形成与发育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深入了解哺乳动物毛囊的发育机制,尤其为指导毛用动物选育及治疗脱毛性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马馨陈洋姜怀志
关键词:哺乳动物毛囊发育
中国绒山羊的毛囊结构特性与发育机制被引量:18
2012年
绒山羊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皮肤次级毛囊所产的山羊绒是毛纺工业中最优质的天然纤维原料,也是中国国际贸易份额比重最大的畜产品。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是山羊绒纤维的"发源地",因而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结构特点、遗传特性、发生发育与周期性变化及调控因素,是了解绒山羊种质特性的基础,也是绒山羊选育研究的基础。笔者在查阅国内外对绒山羊皮肤毛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中国绒山羊毛囊性状与发育调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以期为指导绒山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姜怀志
关键词:绒山羊发育
辽宁绒山羊胚胎期皮肤VEGF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2013年
为探讨VEGF基因对山羊皮肤发育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对45、60、75、90、105、120和135 d的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中VEG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EGF基因mRNA在45-135 d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随日龄增长表达量逐渐上升,在135 d时达到高峰。75、90、105、120和135 d胚胎皮肤组织表达量均显著高于45 d和60 d(P<0.05);但相邻日龄间表达量变化不同,60 d与75 d、105 d与120 d间差异极显著(P<0.01),120 d与135 d间差异显著(P<0.05),45 d与60 d间、75 d与90 d间、90 d与105 d间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VEGF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可能与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发育调控相关。
谷博孙丽敏姜怀志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胎儿期VEGF基因皮肤
BMP_2 mRNA在不同时期成年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辽宁绒山羊是全世界公认的高产绒量的绒山羊品种之一,其皮肤次级毛囊是山羊绒生长的"发源地"。在次级毛囊周期性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_2)基因对其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检测BMP_2基因mRNA在成年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不同时期(兴盛前期、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表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BMP_2基因mRNA在不同时期的辽宁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时期1表达量达到最高,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时期3有一个小的上升趋势,且相邻时期之间(时期2和时期3,时期3和时期4)表达量几乎没有差异(P> 0. 05),但时期1和时期2,时期1和时期3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P <0. 05)。其中时期1和时期4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 <0. 01),而时期2和时期4之间表达量几乎没有差异(P> 0. 05)。
王龙涛葛晨霞谷博孙丽敏陈旭姜怀志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RT-PCR
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细胞凋亡特点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TUNEL法在一个生物年的周期内每隔两月对绒山羊体侧部的皮肤毛囊进行检测,观察毛囊细胞凋亡的周期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控制毛囊生长变化的凋亡细胞是成簇分布的,毛乳头的成纤维细胞很少有凋亡现象,细胞凋亡与毛囊周期性生长具有相关性,兴盛期毛囊凋亡细胞减少,退行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多。常年长绒型与季节长绒型品系在一年内的凋亡细胞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只是常年长绒型品系在兴盛前期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季节长绒型品系。
赵艳丽姜怀志张世伟宋宪忱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毛囊细胞凋亡
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VEGF基因表达的RT-PCR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从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和季节长绒2个品系皮肤毛囊组织中提取总RNA,以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并进行相对定量表达研究。结果显示,VEGF基因mRNA在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和季节长绒2个品系的皮肤毛囊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2个品系在1年内同一月份VEGF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2月份VEGF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月份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常年长绒型新品系VEGF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除2月外,其他月份均常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姚纪元李玉梅徐海录杨金生姜怀志
关键词:毛囊RT-PCR辽宁绒山羊
成年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周期性发育不同时期FGF_5 mRNA的表达分析
2017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_5)基因在次级毛囊的周期性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FGF_5基因mRNA在成年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不同时期(兴盛前期、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FGF_5基因mRNA在不同时期的辽宁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休止期、兴盛期、退行期和兴盛前期;在休止期表达量最高,兴盛前期表达量最低;其中休止期表达量与兴盛前期和退行期间差异均显著(P<0.05),兴盛前期与其余3个时期间也差异显著(P<0.05),但休止期与兴盛期、兴盛期与退行期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FGF_5基因表达可能控制着绒山羊的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转换。
王龙涛葛晨霞谷博孙丽敏姜怀志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