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5Z401)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志合易维明柏雪源李永军崔喜彬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枣庄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生物质
  • 5篇下降管
  • 4篇陶瓷
  • 4篇陶瓷球
  • 4篇瓷球
  • 3篇生物油
  • 3篇固体热载体
  • 3篇PIV
  • 2篇生物质颗粒
  • 2篇热解
  • 2篇热裂解
  • 2篇裂解
  • 2篇传热
  • 2篇传热研究
  • 2篇催化
  • 1篇导管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运动特性

机构

  • 1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枣庄职业学院

作者

  • 12篇李志合
  • 11篇易维明
  • 7篇李永军
  • 7篇柏雪源
  • 6篇崔喜彬
  • 4篇崔洪友
  • 3篇马成亮
  • 3篇王丽红
  • 3篇王景华
  • 3篇禚淑萍
  • 3篇魏书芹
  • 2篇杨延强
  • 1篇周重锋
  • 1篇黄玲
  • 1篇卜小蒙
  • 1篇徐士振
  • 1篇钱绍松
  • 1篇黄士学
  • 1篇张德利
  • 1篇谷俊峰

传媒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农机化研究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CO_2萃取分离生物油被引量:6
2010年
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前后玉米秸杆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效果,并对提质后生物油的品质进行了初步评价.醛类、酮类、酚类等弱极性化合物可被scCO2选择性的萃取,而酸类和水则主要残留于萃余相中;提质后生物油中GC-MS可识别的物质种类由17种提高到80种,这表明利用超临界萃取与GC-MS分析相结合,可显著地提高生物油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提质后生物油由不透明的黑褐色变为浅黄色透明的液体,且具有较高的耐热稳定性,含水率降至原来的五分之一,热值提高了将近1倍,pH值也从2.1提高到了4.1.确定的适宜萃取工艺条件为55℃和30.0 MPa.
崔洪友王景华魏书芹马成亮禚淑萍王丽红李志合易维明
关键词:生物油超临界萃取
热载体与生物质半焦散体颗粒的分离特性研究
2011年
在以固体热载体加热实现生物质快速升温热解液化工艺中,热载体与热解半焦颗粒的分离极为重要。为了研究陶瓷球热载体与生物质半焦颗粒的分离过程,设计制作了V型下降管冷态实验装置,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对不同质量比(30:1,40:1,50:1,60:1)、圆形出口和方形出口条件下的颗粒分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装置能够保证热载体和生物质半焦颗粒喂料流畅、稳定且均匀,能够满足实验所需要的两种颗粒的不同混合质量比的要求;陶瓷球对生物质半焦颗粒的携带作用明显,受生物质半焦颗粒影响水平流动速度、轨迹的高度和射程减少50%左右;管口下底面与筛网的竖直高度应大于20mm,水平距离应大于32mm,筛网的水平投影长度应大于120mm,分离效果较好。
徐士振易维明李志合张德利
关键词:生物质下降管PIV
甘油脱水制丙烯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伴随着生物柴油的产量不断增大,大量副产的甘油导致了市场过剩。甘油脱水制取丙烯醛是提高生物柴油经济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近年来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液相、气相以及超(亚)临界条件下该反应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气相脱水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活性组分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位等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寿命等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此外,还讨论了甘油脱水过程的反应机理,指出了今后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方向。
黄士学崔洪友钱绍松谷俊峰卜小蒙
关键词:甘油脱水丙烯醛催化
固体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之间的传热研究
利用散体固体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之间的温差使生物质快速升温,从而实现生物质的快速热解液化是一种新型工艺。为研究生物质颗粒与陶瓷球热载体之间的传热规律,利用自制散体颗粒换热实验台对陶瓷球热载体与气体之间的对流传热特性以及生物...
李志合崔喜彬柏雪源易维明李永军
关键词:陶瓷球生物质传热
文献传递
生物质热裂解气喷淋冷却系统的试验研究
2012年
生物质热裂解气体产物的快速冷却是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的关键。为此,设计了一种利用生物油喷淋冷却生物质热裂解气的装置,利用空心锥喷嘴产生的雾滴与热裂解气体间的温差实现相间换热,从而快速冷却热裂解气,得到液体生物油。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喷淋流场进行了冷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心锥喷嘴非常适合生物质热裂解气体产物的喷淋冷却。当喷嘴孔径为4.0mm、液体压力为0.2MPa时的雾化效果最佳。在流化床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试验台上,利用该喷淋冷却方式对秸秆类生物质热裂解进行了热态试验,试验效果比较理想,生物油的收集率达到43%。
周重锋李志合
关键词:喷嘴喷淋PIV
下降管式生物质快速热解实验装置设计与实验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确定在固体热载体加热方式下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热解挥发特性的影响,设计了陶瓷球热载体加热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实验装置,并进行了生物质热解挥发特性实验。该实验装置能够对反应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实现生物质粉和陶瓷球热载体按比例连续均匀喂料及热解残炭样品的采集。实验物料为玉米秸秆粉,反应温度分别为450、500、550℃。停留时间通过反应物在反应管内下降距离间接测量,下降距离分别为150、550、850、1 150 mm。利用灰分示踪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率。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的热解挥发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下降距离的加长而非线性增大。
崔喜彬李志合李永军易维明柏雪源
关键词:生物质能热解挥发下降管
陶瓷球与生物质半焦混合体在斜管中的运动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探索下降管内陶瓷球与生物质半焦混合体颗粒的速度分布规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粒径为1mm的陶瓷球与生物质半焦不同质量比例(10:1、20:1、30:1、32:1、40:1、50:1和60:1)的混合颗粒在斜管中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颗粒流动分为紊乱流动(0~500mm)、过渡流动(500~590mm)和稳流(590mm以后)3个阶段;在稳流阶段,随着混合质量比例的增大,轴向时均速度也逐渐增大;不同截面不同混合质量比的轴向时均速度分布基本一致;径向时均速度随着混合质量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值都小于0.2m/s。试验所得结果为斜管中陶瓷球与生物质半焦混合体的换热规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杨延强易维明李志合柏雪源李永军崔喜彬
关键词:导管生物材料PIV陶瓷球
下降管冷态热解液化实验台设计与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探索下降管式热解液化装置中生物质半焦和陶瓷球两种颗粒混合下落的运动规律,设计了下降管冷态模拟装置。通过冷态模拟,测试了陶瓷球和生物质半焦喂料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该装置能够实现两种颗粒的均匀、精确、连续喂料,能够满足实验所需要的两种颗粒的不同混合质量比的要求;PIV实验测试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实验需要;陶瓷球和生物质半焦的混合,消除了PIV用圆管测试时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在管道轴线两侧所形成的许多亮白条纹,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杨延强易维明李志合柏雪源李永军崔喜彬
关键词:热解液化下降管实验台陶瓷球
固体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之间的传热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与陶瓷球固体热载体之间的传热规律,利用自制散体颗粒换热实验台对陶瓷球热载体与气体之间的对流传热特性以及生物质与陶瓷球颗粒之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解析法和RMC关联式法分析出单陶瓷球颗粒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291.3 W/(m2.℃)和200.3 W/(m2.℃),确定的陶瓷球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群传热的准则方程分别为Nuc=176+0.079Rec和Nub=22.97+0.225 1Reb,为固体热载体加热生物质热解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志合崔喜彬柏雪源易维明李永军
关键词:陶瓷球生物质传热
酸碱电位滴定法测定生物油中总酸含量被引量:10
2010年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生物油总酸含量的滴定方法。试验考察了生物油中醛、酮、酚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糠醛、乙酰丙酮、2-甲氧基苯酚等物质不会对滴定分析产生干扰作用。加标试验表明,乙酸的回收率为98.32%~101.9%,与GC-MS法相比,滴定法分析生物油的总酸含量更准确。该法用于生物油总酸含量测定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03%,可简便、灵敏地用于生物油总酸度的测定。
崔洪友王景华魏书芹马成亮禚淑萍王丽红李志合易维明
关键词:生物油酸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