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部“西北土壤水分、沙尘暴监测预测研究”项目
- 作品数:32 被引量:442H指数:15
- 相关作者:赵思雄孙建华赵琳娜张时煌程雪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2年春季北京沙尘天气成因及源地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 2 0 0 2年春季北京沙尘天气成因及源地进行分析 ,得出 :我国北方地区连续数年的持续少雨以及 2 0 0 1年冬天以来的异常温暖是 2 0 0 2年北京沙尘天气频发的主要气候原因 ;2 0 0 2年春季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分别来源于蒙古国境内和内蒙古阴山地区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 ,前者所造成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
- 方翔郑新江陆均天孙家民屠志方李梦先王国胜周卫东
- 关键词:沙尘天气
- 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 利用卫星、再分析(NECP)、地面观测等多种资料,针对2006年3和4月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就天气过程形势、云系演变以及沙尘传播和沉降进行分析。前者对北京上空的沙尘天气一扫而过,后者对北京的影响则是遍地黄沙。对比...
- 李小龙方宗义
- 关键词:沙尘天气卫星监测
- 2002年我国沙尘暴的若干特征分析被引量:55
- 2003年
- 利用 2 0 0 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 2 0 0 2年 3、4月沙尘暴发生频率以及相应的月和候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亚大槽发展和加深是造成该年沙尘暴偏北路径多的主要成因 ,并且是影响华北、东北甚至华中的一种主要环流形势。东北低涡维持期间生成的副冷锋次天气尺度系统 ,可以产生强局地沙尘暴。使用GMS 5的卫星观测资料的亮温数据 ,对沙尘暴在冷涡天气下的沙尘输送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沙尘暴在向下游输送沙尘时的空间分布 ,特别指出了在东北冷涡强烈发展的形势下 ,沙尘可以向东北方向输送 ,影响东北、远东 。
- 方宗义王炜
- 关键词:沙尘暴
-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起沙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6
- 2002年
- 在对气象背景场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对一次沙尘(暴)天气的起沙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具体做法是先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土大学(UNSW)邵亚平博士发展的具有清晰物理概念的起沙数值模式(非参数化方案),与PSU/NCAR的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进行耦合。使用该模式系统,根据陆面状况和大气条件。定量模拟出沙尘(暴)起沙的过程。对2000年4月6~7日发生在华北和北京的一次沙尘暴过程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沙尘天气的起沙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 赵琳娜孙建华赵思雄
- 关键词:沙尘暴数值模拟
- 大气边界层阵风扬尘机理被引量:22
- 2007年
- 东亚春季冷锋后的强风及其伴随的系统下沉气流和叠加其上的阵风,都对当地起沙十分有利。但此系统的下沉气流却压制着沙尘,使之不能上扬到大气边界层内。经过仔细计算和分析发现,正是阵风的三维相干结构,使得积聚在风沙边界层的沙尘可以持续地克服系统的下沉气流,而不断上扬到大气边界层的中上层。再藉中上层和其上系统的上升气流,将沙尘带到对流层,扩散到更大范围和传送到远方。这是东亚春季强风起沙扬尘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机理。
- 曾庆存胡非程雪玲
- 关键词:边界层急流阵风相干结构起沙扬尘
- 阵风的分形与混沌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首先分析了北京2002年3月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阵风结构,对其进行了分形特征的分析,比较不同高度层上分数维的变化,不同时间尺度阵风概率分布的标度关系,以及无阵风时间尺度概率分布的标度与分数维存在的联系。更进一步,分析了2002年全年的阵风分形特性、3月的分形特征以及其他天气现象(如降雨)的分形特征比较后,发现:1)小尺度阵风结构的分数维要高于大尺度阵风分数维,这是因为小尺度阵风包含了更多短时局部的天气信息;2)不同高度、不同时间尺度阵风的分数维存在较大差异,而不是象湍流脉动时间序列的分数维那样随时间基本不变;3)因受天气形势的影响大,中尺度阵风的分数维虽基本相同,但由于大尺度阵风较少,其概率分布不存在标度关系,这同样也在其他天气现象(如降雨)中存在;4)无阵风时间尺度概率分布的标度与分数维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反映在其标度指数上,另一方面反映在其标度区间上。
- 程雪玲全利红胡非王丙兰
- 关键词:阵风分形标度律大气边界层沙尘天气
- 2006年春季最强沙尘暴过程的数值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对2006年春季最强的一次沙尘暴过程(4月9~11日)的影响系统和天气概况进行了分析之后,利用包含较先进的陆面过程方案,具有清晰物理概念的沙尘数值预报系统对该次强沙尘暴过程的地面沙尘浓度、起沙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进行模拟和分析。该系统能较好复制出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沙尘发生、结束的时间以及(在较大范围的)强度变化,也能较好再现沙尘天气的日变化特征。该次大范围强沙尘天气模拟的起沙源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甘肃西北、蒙古南部、内蒙古阿拉善和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毗邻地区。在不同地区起沙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粒子粒径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粒径为2~22μm。研究表明,具有风蚀物理学基础的该沙尘数值预报系统,不但物理图像清楚,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 赵琳娜孙建华王超赵思雄
- 关键词:沙尘暴数值模拟
- 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利用卫星、再分析(NECP)、地面观测等多种资料,针对2006年3和4月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就天气过程形势、云系演变以及沙尘传播和沉降进行分析。前者对北京上空的沙尘天气一扫而过,后者对北京的影响则是遍地黄沙。对比分析表明:1)强沙尘天气过程是蒙古气旋所引起的,沙尘天气起源于中蒙边境、内蒙古西部,在河套地区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浑善达克沙地得到加强,并随着高空西北风将沙尘输送到华北、渤海、黄海北部一带。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沙尘天气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能有效地监测到沙尘的覆盖范围和沉降区;2)导致4月16~17日华北东部严重沙尘沉降现象的原因是地面冷锋静止于华北中部地区,距地面1km以上的浮尘层稳定覆盖华北东部和渤海等广大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边界层中尺度涡旋对低空冷锋的阻挡作用;冷锋云系在东移发展过程中,受到日本海上空涡旋云系的顶推阻碍,其结构发生变型瓦解。
- 李小龙方宗义
- 关键词:沙尘天气卫星监测
- 2006年春季一次引起华北地区强沉降的沙尘暴过程的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2006年春季是我国北方地区2000年以来强沙尘暴过程最多的一年,浮尘和扬沙天气更是频繁发生。尽管,4月16-17日过程不是2006年春季最强的沙尘暴过程,但其在华北地区引起了严重的沉降,尤其对京津地区影响较大。这是一次由蒙古气旋引发的强沙尘暴过程。利用沙尘天气预测系统(IAPS2.0)对该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沙尘天气的起沙和输送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基本模拟出了这次强沙尘暴的发生和移动;沙尘受对流层中低层偏西风的作用输送到华北地区,并从山东半岛越过渤海湾向东输送;主要的沙尘源地是蒙古国南部和我国西北的内蒙古、新疆西部、甘肃、陕西北部,而起尘最大的地区在蒙古国和内蒙古的沙漠、戈壁地区;沉降最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源区及其附近,可达到50g·m^-1,其他地区的总沉降量在10g·m^-2左右。
- 孙建华赵琳娜赵思雄
- 关键词:沙尘天气起沙沙尘输送
- 一个适用于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测系统及其应用试验被引量:24
- 2003年
- 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 )邵亚平发展的具有清晰风蚀物理学概念的起沙数值模式、输送模式与PSU/NCAR的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进行耦合 ,以高精度中国区域的GIS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沙尘暴起沙和输送过程的预测系统。该预测系统可以预测地面起沙率和大气中沙尘浓度。在此基础上 ,采用该系统对 2 0 0 2年 3~ 4月 3次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 (暴 )天气的起沙和输送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沙尘浓度与地面天气现象及卫星云图的沙尘天气范围比较一致 ,预测系统对沙尘天气的起沙和输送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北方上述大范围沙尘天气的沙尘源地为蒙古国的南戈壁省、东戈壁省 ,内蒙古中西部 ,河北省北部 ,山西省东北部 ,甘肃和青海北部等地区。起沙中贡献最大的粒子粒径为 2~ 1 1μm和 1 1~ 2 2 μm ,能够长时间、长距离输送的沙尘也是上述大小的粒子 ,沙尘粒子的垂直输送高度一般在 5 0
- 孙建华赵琳娜赵思雄
- 关键词:沙尘暴天气沙尘输送气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