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JG0503)

作品数:15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袁一星舒诗湖高金良赵明何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水管
  • 10篇管网
  • 9篇供水
  • 6篇供水管
  • 6篇供水管网
  • 6篇城市
  • 5篇用水量
  • 5篇水量
  • 4篇给水
  • 4篇给水管
  • 4篇给水管网
  • 3篇用水量预测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水量预测
  • 3篇供水规划
  • 2篇日用水量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配置
  • 2篇灰色神经网络

机构

  • 16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天津市自来水...
  • 1篇埃克塞特大学
  • 1篇建设综合勘察...

作者

  • 9篇袁一星
  • 7篇高金良
  • 7篇舒诗湖
  • 5篇赵明
  • 4篇何文杰
  • 3篇金溪
  • 3篇赵洪宾
  • 2篇张新瑜
  • 2篇张杰
  • 1篇曾小兵
  • 1篇王亮亮
  • 1篇伍悦滨
  • 1篇李秀杰
  • 1篇代进
  • 1篇侯秀琴
  • 1篇蒋白懿
  • 1篇钟丹
  • 1篇齐晶瑶
  • 1篇刘德钊
  • 1篇吴晨光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城镇供水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色模型在城市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9年
为进行科学合理的供水系统规划,给出一种基于记录时间较短、历史数据较少的用水量序列的GM(1,1)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把原始用水量序列累加处理生成新序列后,用指数关系式拟合,通过构造参数矩阵,确定辩识参数,建立灰色模型的微分方程;求解灰色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生成累减矩阵,进行累减运算即得用水量序列的预测值.MAPE精度分析结果表明GM(1,1)用水量预测方法精度较高.该预测方法应用于D市的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为D市供水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舒诗湖向高何文杰吴晨光赵明袁一星
关键词:供水管网用水量预测供水规划
给水管网水泵的优化运行
2008年
为了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前提下缩短计算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给水管网微观模型简化的研究.通过线性化管网微观模型方程,应用Gauss-Jordan法简化线性模型,研究了基于简化模型的大规模给水管网水泵优化运行决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结合天津市实际管网的计算,结果表明:其计算速度大幅度提高,计算精度基本与简化前的微观模型相同,与基于微观模型的管网优化运行决策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舒诗湖周建华何文杰赵明袁一星
关键词:给水管网水泵优化运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供水管网漏失检测技术现状与进展被引量:37
2008年
针对供水管网漏失检测主要依靠仪器、缺乏系统方法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管网漏失检测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基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的漏失检测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认为必须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大规模供水管网漏失检测这个难题。
舒诗湖何文杰赵明高金良袁一星赵洪宾
关键词:供水管网模型校核
应用实用动态组合模型预测城市日用水量被引量:3
2007年
将时间序列中的日用水量历史数据引入以温度等作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建立了日用水量非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用4阶自回归模型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日用水量预测实用动态组合模型。以华北某市日用水量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赵明袁一星
关键词:日用水量
给水管网中氯衰减速率系数可变模型的研究
2008年
综述了国内外氯衰减模型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研究模型参数随加氯量和二次加氯变化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氯衰减模型——速率系数可变模型(Variable Rate Coefficient,VRC)。该模型可适应较大的加氯量变化范围和二次加氯的情况。
袁一星钟丹侯秀琴赵洪宾Jonkergouw P M RKhu S TSavic D
关键词:给水管网
利用GO法进行供水管网可靠度计算被引量:4
2007年
供水管网可靠度计算常用的方法为最小割集法,但该方法中节点最小供水路径难以确定,并且不利于通过编程实现节点可靠度的自动求解.相比之下,GO法是一种更好的选择.GO法是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具有原理清晰、易于建立求解模型,易于编程等优点.在利用GO法进行供水管网可靠度计算的过程中,对于公共信号的处理是GO法计算的关键部分.利用先进行符号计算再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公共信号进行修正,得到正确的节点可靠度值,进而求得系统可靠度.通过将供水管网中各网络元素抽象为GO法操作符,建立供水管网节点可靠性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语言进行求解算法程序编制,实现了供水管网可靠度的计算机求解.并通过算例管网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金溪张杰高金良王芳
关键词:GO法供水管网系统可靠度
中长期用水量预测在城市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从H市给水管网系统改扩建工程的实际出发,运用灰色神经网络方法对城市中长期用水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GNNM(1,1)用水量预测模型,达到了在数据较少情况下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编程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舒诗湖刘德钊袁一星
关键词:水资源供水规划用水量预测灰色神经网络
供水管网专用GIS组件式开发
2007年
GIS 技术应用于给水领域的实例越来越多,但由于大多数项目选用通用 GIS 平台,使得系统中有较多冗余功能,而同时给水领域所需的专业功能却又无法满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 GIS 产品无法面向具体行业开发专用产品,而二次开发又受制于开发工具的限制及开发者的专业知识,很难将 GIS 与给水行业应用紧密地结合。COMGIS 技术的诞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将两个行业的技术通过组件式开发模式结合在一个产品当中。本文中利用 COM 技术与 GIS 组件 MapObjects 的结合,进行了面向供水管网专用 GIS 的开发尝试。
金溪曾小兵高金良王芳
关键词: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COM
我国给水管网系统建模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9
2008年
分析了我国供水管网系统建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目前的给水管网模型缺乏长效性,提出了建立"自适应"管网模型的新概念,即模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适应管网拓扑结构的变化。重点阐述了我国城市给水管网分区块供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舒诗湖赵洪宾
关键词:给水管网
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流变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活性污泥属于非牛顿流体,以流变学作为工具,通过实验研究它的流变特性,建立它的流动方程.对于不同种类的活性污泥进行了流变测定,并采用所得实验数据拟合了相应的流动方程,确定了方程中的参数.研究表明:活性污泥的流变特性符合伪塑性模型;发生膨胀的活性污泥,由于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形成的复杂网状结构对剪切率有阻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生化法中的氧气、污染物传递过程计算和生化反应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张新瑜袁一星伍悦滨
关键词:流变特性非牛顿流体活性污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