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613301)

作品数:25 被引量:183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晓慧李龙土靳常青桂治轮禹日成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陶瓷
  • 9篇钛酸
  • 7篇钛酸钡
  • 7篇纳米
  • 6篇铁电
  • 4篇压电
  • 3篇电学
  • 3篇压电陶瓷
  • 3篇铁电性
  • 3篇纳米陶瓷
  • 3篇晶粒
  • 2篇导体
  • 2篇电性能
  • 2篇电学特性
  • 2篇电学性质
  • 2篇电阻材料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
  • 2篇陶瓷材料
  • 2篇钛酸钡陶瓷

机构

  • 18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高压科学...

作者

  • 16篇王晓慧
  • 14篇李龙土
  • 10篇靳常青
  • 6篇李凤英
  • 6篇桂治轮
  • 6篇禹日成
  • 5篇郝俊杰
  • 4篇肖长江
  • 3篇文海
  • 3篇陈仁政
  • 3篇邓湘云
  • 3篇鲍忠兴
  • 3篇刘振兴
  • 2篇赵建玲
  • 2篇刘景
  • 1篇张弓木
  • 1篇马超
  • 1篇洪鸣
  • 1篇王依山
  • 1篇白海林

传媒

  • 6篇功能材料
  • 5篇高压物理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Rare M...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压电陶瓷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6年
评述了碱金属铌酸盐、钨青铜结构、铋层状结构和钙钛矿结构等高温压电陶瓷体系的结构和性能,重点介绍了复合钙钛矿固溶体系Bi(Me)O3–PbTiO3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压电陶瓷Curie温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温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根据容差因子和Curie温度的关系开发新的高温压电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掺杂改性和工艺优化增加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并提高其性能。
文海王晓慧赵巍王浩李龙土桂治轮
关键词:压电陶瓷高温CURIE温度钙钛矿结构
温度和电场对纳米晶钛酸钡陶瓷铁电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100nm是介于微米晶和纳米晶之间的重要临界尺寸,研究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00nm的钛酸钡(BTO)陶瓷的微结构和铁电性能,分析了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对纳米晶钛酸钡陶瓷铁电性的影响。与超细纳米晶BTO陶瓷不同的是,100nm BTO陶瓷主要以四方相形式存在的;介电温谱显示,正交到四方相的相变具有典型的弥散特征,低温时介电损耗<0.02。此外,铁电性能测试表明,100nm BTO陶瓷具有良好的铁电滞后特征,随着电场的增加,能量损耗密度、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均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陶瓷的铁电性在逐渐减弱,高于居里温度时由铁电相转为顺电相,铁电性消失。实验结果表明,100nm BTO陶瓷的铁电性与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佳杨仁波邓湘云李德军张小龙王传方王依山杨学良王晓慧李龙土
关键词:铁电性温度电场
高压下纳米尺寸Sr_2FeMoO_6粉末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通过控制其化学反应过程,合成了高纯的多晶纳米级粉末Sr2FeMoO6样品A(50nm)和样品B(100nm)。对其在高压下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样品A和样品B的实验结果与已报道的粒度达微米级的块状Sr2FeMoO6样品C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实验测量范围内,样品A(50nm)呈现出最大的体弹模量B0,并在电阻 压力曲线中,电阻下降区域表现出相对较缓的变化率,晶界效应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此结果。电学性质测量实验表明,样品在高压下发生了电子结构相变。
张江山鄂蓓禹日成李凤英李晓东李延春马麦宁刘景刘振兴鲍忠兴冯长根靳常青
关键词:粉末纳米尺寸化学反应过程电学性质电子结构
两步法制备钛酸钡、钛酸锶和钛酸锶钡纳米管阵列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常温恒压条件下在1% HF溶液中对钛进行阳极氧化, 形成大面积管径10~100 nm、长度100~700 nm的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考察了恒压条件下氧化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然后以此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膜板, 分别在0.1 mol·L-1氢氧化钡、氢氧化锶或氢氧化锶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 形成钛酸钡、钛酸锶和钛酸锶钡纳米管状阵列, 根据使用的膜板不同其管径在10~90 nm, 长度100~700 nm范围内可调, 这种铁电纳米管结构排列整齐, 在微电子、光电子和生物陶瓷等领域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赵建玲王晓慧李龙土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管
高温高压下C_3N_6H_6分解产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高温高压方法分解缩聚三聚氰胺(C3N6H6),得到一种棕黑色粉末。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产物主要由未完全分解的原料、碳和分解过程中的过渡相组成。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过渡相在某一方向具有长周期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貌,产物为片状组织,且其中有少量气孔;X射线能散结果表明,C∶N≈3.27∶1(原子比);此外,进行了红外吸收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产物主要键合状态是C(sp2) N和C(sp2)—N。
姚立德禹日成李凤英刘振兴李吉学靳常青
BME MLCC中陶瓷-金属界面行为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针对BME MLCC中陶瓷-金属界面扩散行为,采用SEM、HRTEM、EDS等手段,对MLCC样品的显微结构,陶瓷介质层和镍电极层中的物相进行了表征,给出了各扩散元素的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BME MLCC的陶瓷-金属界面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元素扩散,其中Ni元素向陶瓷介质层的扩散较为显著,并导致了钙钛矿结构的晶格畸变。
陈雷王晓慧李龙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多层陶瓷电容器扩散
纳米级NiZnCu铁氧体粉的晶粒尺寸对瓷体性能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0.2Zn0.6Cu0.2)Fe2O4铁氧体粉体,通过不同的预烧温度控制粉体的粒径,制得不同晶粒大小的纳米粉体,采用两种烧结工艺实现NiZnCu铁氧体的低温烧结。利用XRD、SEM、TEM,频谱仪等分析了不同初始晶粒尺寸对烧结性能和铁氧体陶瓷电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烧结后晶粒尺寸对瓷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制出细晶、高磁导率、高电阻率的低温烧结NiZnCu铁氧体陶瓷材料,其初始磁导率≥1000,电阻率比固相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白海林王晓慧李龙土桂治轮
关键词:纳米NIZNCU铁氧体初始磁导率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新型陶瓷材料显微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简要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铁电陶瓷为例阐述了这种检测仪器在新型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纳米尺寸研究及铁电畴的观测领域中的用途,说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其他设备的组合以实现多种分析功能的发展趋势和陶瓷材料在扫描电镜分析时的几个常见问题。
邓湘云王晓慧李龙土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铁电体陶瓷材料显微分析
Synthesis of piezoelectric nanocrystalline PZT powder by stearic acid gel method
2005年
PZT nanocrystalline powder was prepared by a stearic acid gel method.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pre-cursor was monitor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nano-sized PZT powder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t shows that pure single-phase PZT powder could be obtained at 450°C for 1 h, and th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20 nm.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PZT crystallite size increased.
HAOJunjieWANGXiaohuiGUIZhilunLILongtu
关键词:压电材料
多铁材料高压效应被引量:6
2008年
以压力为基本出发点,讨论了几种高压高温合成的单相磁电多铁性体(铁电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压力调控的多铁材料磁电耦合演化.
朱金龙冯少敏王丽娟李凤英禹日成靳常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