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65)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静刘静冯书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伦理
  • 6篇伦理学
  • 5篇道德
  • 4篇德性
  • 4篇康德伦理学
  • 2篇德性伦理
  • 2篇性伦理
  • 2篇尊严
  • 1篇倒序
  • 1篇道德冷漠
  • 1篇道德形而上
  • 1篇道德形而上学
  • 1篇道德哲学
  • 1篇道德政治
  • 1篇道德自律
  • 1篇德性伦理学
  • 1篇德性论
  • 1篇形而上学
  • 1篇性伦理学
  • 1篇意志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刘静
  • 1篇冯书生
  • 1篇刘静

传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唐都学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康德伦理学的“道德政治”路径研究
2016年
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内在关系问题,成为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困难。康德的法权普遍公式虽然不是直接从道德的绝对命令推出的,但却来自于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理念。正是因为人作为"自由者"的自由本性,才使人先验地同意法权意义上的自由,通过法权关系来守护自由者的共在关系,与自由者组成共在的"自由共同体"。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更是一种整体性的,即它既是一种道德哲学,也是一种政治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一种"道德政治"的思路。这种"道德政治"的路径,是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对政治哲学和政治生活进行哲学反思,为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注入了一种批判政治哲学的思考方式。
刘静
关键词: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权道德政治
“有道德”的世界政治:从儒家“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谈起被引量:1
2016年
全球化所催生的"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国与国的关系问题,更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存在方式问题。面对"非道德"的世界政治图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和"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思想,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思维框架,提供了一种"有道德"的世界政治:世界是一种作为文化的天下;人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过着"合内外之道"的德性伦理生活;"我"、"他"与"我们"之间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共在。这种"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思想为当代世界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道德政治"的思路。
刘静
关键词:世界政治德性伦理和而不同
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解决——一种可能的康德伦理学路径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社会经历着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逐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但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带来的却是现代性道德困境问题。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现代正义自由理论主张正当先于德性;而德性伦理学则主张德性先于正当,倡导返回"亚里士多德"。但实践证明二者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一种可能的思路或许在于走近康德,倡导正当与德性的现代融合。
刘静
关键词:正当德性友爱
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及其当代建构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陌生人之间的公共道德问题凸显.在善与正当分离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何在?在规范性来源上,康德伦理学能够为陌生人伦理提供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自主性”.自主道德人在成为“自我的他者”和“责任者”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对陌生人的法权责任和德性责任.作为现代性整体性危机的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一种陌生人伦理的建构,康德伦理学为陌生人伦理的当代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责任伦理学的思路.
刘静
关键词:道德冷漠责任伦理学
有道德的权利尊严如何可能——以道德为基础的康德尊严理论被引量:4
2015年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尊严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康德的尊严理论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之上,但是康德所理解的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尊严,而且从道德尊严可以衍生出权利尊严。以道德为基础的康德尊严理论,既继承了传统的德性尊严观,又具有现代权利尊严的特征,这种融合道德和权利的"有道德的权利尊严"观对指引当代人更好地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刘静
关键词:尊严道德自律
“正义”还是“美德”?——重思康德伦理学的思想主题
2015年
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正义与美德作为两个核心价值并存,共同构建了康德伦理学的思想体系。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上两者是统一的,无论是法权责任还是德性责任都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基础之上;在道德形而上学的思路中两者也是一致的,人的生活应该从正当上升到德性。虽然康德看到了德性的有限性和正义的优先性,但人只有在德性的阶段才真正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在"正义与美德相统一"的思路下,康德提供了一种"有美德的正义理论"。这种"有美德的正义理论"有助于走出现代道德哲学与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对峙局面,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解决提供一种可期望的出路。
刘静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义务论德性论正义美德
对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康德式回应
2015年
康德伦理学一直被看作是义务论的典型代表,也是当代德性伦理学学者们批判的主要对象。针对当代德性伦理学的批评,文章分别从"新康德伦理学思潮""康德与亚里士多德"及"对绝对命令的重新解读"三个向度,对这些批评作一种康德式的回应。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德性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根本上康德的伦理学更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从而为当代德性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康德式的视角和思路。
刘静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
康德责任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关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倒序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如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位有系统理论体系的道德哲学家一样,关于人的基本看法是康德责任论伦理学的基本出发点,其理论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康德关于人的基本看法的合理性。康德通过强调人是有理性的东西,从类的角度深刻合理地揭示了人有自主能动性这一本质属性。基于这一判断,康德将人的自主能动性,也即人的意志自由作为责任论伦理学的基础。
冯书生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意志
论康德“人是目的”的观念——对科尔斯戈德价值论回溯论证的反驳被引量:7
2019年
当代英美康德主义者非常重视人性公式在绝对命令中的重要地位,对人性公式进行了康德式发展。其中,科尔斯戈德的价值论回溯论证是比较有影响的当代解读,她将人性解读为设立目的的理性能力,最后通过价值论的回溯论证,将人性作为"价值的赋予者"。但在康德伦理学里,理性的本质不仅仅是一般设立目的的能力,更是无条件善的追求。人性公式需要一个道德形而上学意义的"人格中的人性"作为基础,人格中的人性和立法者才是人的尊严和崇高所在。以科尔斯戈德为代表的当代康德主义者对人性公式的康德式发展,从根本上偏离了康德伦理学的内核,其实质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背离。
刘静
关键词:人性尊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