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RC2003096)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胡春洪丁乙吴庆德沈海林徐正昌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灌注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星形
  • 3篇星形细胞
  • 3篇星形细胞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脑CT
  • 3篇灌注量
  • 3篇成像
  • 2篇对比剂
  • 2篇肿瘤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流率
  • 2篇脑CT灌注成...
  • 2篇脑肿瘤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胡春洪
  • 6篇丁乙
  • 4篇吴庆德
  • 3篇沈海林
  • 2篇滕金宝
  • 2篇杨振贤
  • 2篇胡晓云
  • 2篇高亚枫
  • 2篇陈剑华
  • 2篇方向明
  • 2篇徐正昌
  • 1篇杨玲
  • 1篇杨玲
  • 1篇诸伟
  • 1篇姚翠云
  • 1篇张同华
  • 1篇生晶
  • 1篇付引弟
  • 1篇陈剑华
  • 1篇郭亮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放射性脑损伤是颅内外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放射治疗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解决损伤和治疗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难点和热点。对其研究主要涉及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早期监测和预测,放射性脑损伤与放射治疗最佳效应的相关性及放疗计划的调整,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鉴别以及原发和放疗后复发肿瘤的辅助立体定位等方面。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测技术和表现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方向明胡晓云胡春洪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核医学
脑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
2006年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CT及CT灌注成像,所有病例分为2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5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灌注成像先得到TDC,并合成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计算出感兴趣区的rCBF、相对rCBV(rrCBV)、相对rCBF(rrCBF)和局部血管表面通透性(rP)。比较两组间的CT灌注参数,如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别各参数对区分低级、高级星形细胞瘤的效果。结果: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rCBF分别为46.95±22.92 ml.min-1.100g-1,95.44±42.58 ml.min-1.100g-1;rrCBF分别为2.19±0.98,4.65±1.73;rrCBV分别为3.53±2.39,8.32±5.75;rP(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09,0.12),(0.30,0.39)。CT灌注参数诊断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效果:rCBFr、rCBFr、rCBV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900、0.786、0.940。结论:rrCBVr、rCBF和rP均能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术前病理级别;在满足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下,rCBF绝对值和其它相对灌注参数一样,能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术前病理级别。
吴庆德胡春洪杨振贤徐正昌高亚枫滕金宝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DWI及ADC图对脑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附57例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 (DWI)与表观扩散系数 (ADC)图对脑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 :对 5 7例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脑瘤或瘤样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检查及EPI SE扩散成像检查。其中胶质瘤 2 5例 ,转移瘤 14例 ,脑膜瘤 11例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1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 ,造血系统肿瘤累及脑 1例 ,脑脓肿 2例 ,病毒性脑炎 2例。测定并比较各种类型脑瘤、级别不同胶质瘤、不同组织成分的ADC值。比较DWI、ADC图与增强T1WI,T2 WI鉴别病灶组织成分的能力及差别。结果 :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ADC值分别为 ( 1.16± 0 .2 1)、( 0 .97± 0 .2 6 )、( 1.0 9± 0 .2 8)× 10 -9m2 /s,无明显差异 (P =0 .0 6 ;P =0 .4 4 )。脑内炎性病变和粒细胞白血病脑内浸润灶的ADC值比较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 1.2 8± 0 .16 )× 10 -9m2 /s比间变型 ( 1.11± 0 .13)× 10 -9m2 /s和胶质母细胞瘤 ( 0 .82± 0 .13)× 10 -9m2 /s的ADC值高 (P <0 .0 5 )。瘤灶、水肿、坏死等各组织成分ADC值分别为 ( 1.11± 0 .16 )、( 1.6 2± 0 .19)、( 2 .39±0 .18)× 10 -9m2 /s,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DWI可显示未增强星形细胞瘤 ,较增强T1WI及T2 WI敏感。结论 :ADC值对胶质瘤、转移瘤。
杨玲胡春洪陈剑华郭亮付引弟沈海林丁乙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基于最大斜率模型脑CT灌注量的改良算法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改进常用对比剂流率(<5.0ml/s)下基于最大斜率模型的脑CT灌注量的计算方法。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行脑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利用机配灌注分析软件(传统法)和自编灌注分析软件(改良法)计算正常人脑灰、白质的rCBF,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法和传统法得出的正常脑灰质的rCBF分别为(70.01±7.64)ml·min-1·100g-1、(34.85±1.82)ml·min-1·100g-1,两种方法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2.64,P<0.01);改良法和传统法得出的正常脑白质的rCBF分别为(24.85±3.72)ml·min-1·100g-1、(12.88±1.75)ml·min-1·100g-1,两者差别亦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8.23,P<0.01)。结论改良后算法可弥补在常用对比剂流率下传统方法的缺陷,测得的rCBF更接近于实际值。
吴庆德胡春洪
关键词:灌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实验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建立SD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模型 ,探讨磁共振波谱 (MRS)对DA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前景。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自由落体法复制弥漫性脑轴索损伤动物模型 ,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 4h、8h、2 4h、4 8h行MRS检查 ,观察NAA/Cr、Cho/Cr的变化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打击后 2 4h即可见轴索损伤的病理表现 ;MRS示轴索损伤后NAA/Cr 4h显著下降 ;8h起逐渐恢复上升 ,但 4 8h又明显下降 ;而Cho/Cr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DAI急性期可能存在短暂可恢复的时间窗。MRS有望为DAI的早期诊断。
胡春洪生晶丁乙陈剑华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波谱DAIMR检查
常用对比剂流率下脑CT灌注量计算方法的改良
2007年
目的改进常用对比剂流率(<5 ml/s)下基于最大斜率模型的脑 CT 灌注量的计算方法。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行脑部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利用机配灌注分析软件(传统法)和自编灌注分析软件(改良法)计算正常人脑灰、白质脑血流值(CBF),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法和传统法得出的正常脑灰质血流量分别为(70.0±7.6)、(34.9±1.8)ml·min^(-1)·100 g^(-1),两种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P<0.01);改良法和传统法得出的正常脑白质血流量分别为(24.9±3.7)、(12.9±1.8)ml·min^(-1)·100 g^(-1),两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23,P<0.01)。结论改良后算法有望弥补常用对比剂流率下传统方法的缺陷,测得的 CBF 更接近于实际值。
胡春洪吴庆德王雪元诸伟沈海林傅引弟丁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液动力学
注射流率对脑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注射流率下脑CT灌注成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确定1个既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操作上又相对安全的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按对比剂注射流率(4.5、6.0、7.5 m l/s)分为3组,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4 s后行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生成大脑前动脉和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脑灰、白质的血流量(rCBF1、rCBF2)。比较3组间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输出静脉起始增强与输入动脉增强达到峰值的时间差(tV0-tAP)、rCBF1、rCBF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的tV0-tAP分别为-3.5 s、-1.5 s、0.2 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7.5 m l/s组的tAP较tV0提前约0.2 s;3组间的rCBF1、rCBF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 m l/s组rCBF1、rCBF2分别为(52.8±3.1)m l.m in-1.100 g-1、(21.9±2.4)m l.m in-1.100 g-1。结论使用7.5 m l/s的注射流率能够满足最大斜率模型的前提条件,得到的脑血流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非常接近。
吴庆德胡春洪姚翠云吴建英沈雪英高亚枫滕金宝徐正昌邢建明杨振贤丁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造影剂
星形细胞瘤rCBF图与rCBV图的表现差异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星形细胞瘤局部脑血流量(rCBF)图与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的表现差异并探讨其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Ⅰ~Ⅱ级15例,Ⅲ~Ⅳ级14例),行CT平扫及灌注检查,得到时间-密度曲线(TDC),生成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比较感兴趣区的rCBF和rCBV。结果24例星形细胞瘤rCBF图与rCBV图表现一致;5例局部区域的rCBF图与rCBV图表现不一致,呈现低rCBF、中等或高rCBV。结论星形细胞瘤rCBF、rCBV图表现可不一致,在术前分级和判定疗效时应予重视。
张同华胡春洪吴庆德方向明胡晓云沈海林丁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星形细胞瘤
传统公式计算脑CT灌注量的缺陷及其修正途径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用CT灌注模型研究传统最犬斜率方法的缺陷 ,并探讨其修正途径。方法 建立CT灌注模型 ,将动脉端的团对比剂看作许多不同浓度的小节段组成 ,它们在流经毛细血管时相互分离 ,然后在静脉端再重聚在一起。模拟常规和较高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下的CT灌注过程 ,分别形成两组动脉和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 (TDC) ,并用公式F =dQ(t) /dtCa(t) 计算两组的每个时间段的灌注值。结果 常规注射流率下 ,当输入动脉TDC达峰值时 ,静脉内已有对比剂进入 ,用最大斜率方法计算出的F值偏低。提高注射流率后 ,当输入动脉TDC达峰值时 ,静脉内无对比剂进入 ,此时用最大斜率方法计算出的F值准确。结论 最大斜率方法的缺陷是它的假设前提实际情况下很难满足 ,以致计算出的F值偏低。可通过增加对比剂的注射流率或预先对动脉TDC进行人工处理的方法加以纠正。
吴庆德胡春洪
关键词:对比剂灌注注射流率脑CT静脉内TDC
脑肿瘤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技术的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MR灌注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法灌注成像。从对比剂、扫描序列、数据后处理三方面对近年来脑肿瘤的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了对比剂的分子结构、注射方式、剂量、浓度等与MR灌注间的关系,并比较了T1WI和T2或T2觹WI的快速扫描序列,最后围绕动态数据介绍了时间曲线、常用灌注参数、示踪剂稀释原理、曲线拟合、动脉输入函数和几种针对血脑屏障不全的改进处理方法。
吴庆德胡春洪
关键词:脑肿瘤血脑屏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