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9070109)

作品数:23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包斌吴文惠严婷张朝燕卜永士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蛋白
  • 6篇纤溶
  • 4篇溶栓
  • 4篇活性
  • 4篇胶原
  • 4篇胶原蛋白
  • 3篇药物
  • 3篇化合物
  • 2篇动脉
  • 2篇多糖
  • 2篇学成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抑制剂
  • 2篇鱼皮
  • 2篇圆二色
  • 2篇制剂
  • 2篇溶栓作用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纤溶作用

机构

  • 26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水产研...
  • 1篇赤峰学院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0篇吴文惠
  • 19篇包斌
  • 7篇张朝燕
  • 6篇郭锐华
  • 5篇严婷
  • 4篇周喻
  • 4篇陈丽娟
  • 4篇卜永士
  • 3篇宋瑞瑞
  • 3篇王小雨
  • 3篇王永先
  • 3篇苏同伟
  • 3篇王格
  • 3篇陈山乔
  • 3篇倪玲
  • 3篇张静怡
  • 2篇孙立春
  • 2篇陈佳捷
  • 2篇王南平
  • 2篇甘建红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4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第十二届海洋...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Chines...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改变菌体形态和细胞壁完整性实现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罗非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PSCPT)、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ASCPT)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方法罗非鱼皮经浸提、离心、透析和冷冻干燥等步骤获得干燥的PSCPT、ASCPT。采用含有PSCPT或ASCPT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振荡培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定时测定细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菌数、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结果以牛胶原蛋白(Bovine skin collagen,BSC)为对照,PSCPT、ASCPT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从22.97%±2.35%到65.21%±6.42%,其中PSCPT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65.21%±6.42%;ASCPT抑制大肠杆菌作用微弱,抑制率只有22.97%±2.35%。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抑菌效果类似吸光度值得到的结果,但是抑制率存在差别。PSCPT、ASCPT造成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菌体细胞液电导率从36.42±1.35μs/cm变化到185.80±4.70μs/cm,其中PSCPT使铜绿假单胞菌的电导率低至36.42±1.35μs/cm,ASCPT使白色念珠菌的电导率达到185.80±4.70μs/cm。电镜下观察到抑菌率高和电导率低的菌株出现菌体变形和细胞壁破裂等现象。结论与BSC相比,PSCPT、ASCPT从细菌抑制率、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体现出一定的抑菌特性。
高凯莉吴文惠张静怡欧爱宁陈山乔上官靖郭锐华包斌
关键词:抑菌率电导率
草叶马尾藻多糖对高草酸诱致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草酸钙肾结石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建立高草酸诱致大鼠肾损伤的肾结石大鼠模型,采用草叶马尾藻多糖(SGP)分别以高剂量(1000mg/kg)、中剂量(500mg/kg)、低剂量(100mg/kg)进行干预治疗。运...
张朝燕吴文惠丁卓平王春晓
关键词:肾结石多糖抗氧化
文献传递
纤溶系统酶原激活小分子调节剂与溶栓先导化合物的研究
/凝血系统(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systems)作为止血机制的核心,发挥着血液凝固、血栓纤溶、组织修复、伤口愈合、渗漏防止等多种生理作用.凝血酶原(prothrombin)、纤溶酶原...
吴文惠郭锐华包斌张朝燕张依婷傅诗情
关键词:纤溶系统
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降胆固醇药物,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它的降脂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此外,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维持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以及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它的这种多效性使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田宏吴文惠周喻包斌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多效性
海洋微生物来源吲哚酮纤溶化合物影响纤溶因子构象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构象的影响及FGFC1促进纤溶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结构的影响,采用发色底物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活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研究FGFC1在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构成的相互活化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远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在23-115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均使各纤溶因子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这变化都导致酶分子柔性增加、更易发生反应;近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使纤溶酶原在285nm处的摩尔旋光度增大。CD研究结果表明FGFC1对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的影响较为微弱,对纤溶酶及纤溶酶原结构的影响复杂而深刻。运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FGFC1后各纤溶因子的酶活力,排除了FGFC1对纤溶因子的结构影响而导致的纤溶因子失活的可能性。在体外构筑的纤溶反应体系中,SDS-PAGE的结果显示FGFC1的加入促进FITC-纤维蛋白原的降解,表明FGFC1加速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相互活化作用。结论 FGFC1作用于纤溶酶原并辅以改变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二级结构发挥纤溶促进作用。
洪少彤吴文惠周喻严婷周寅包斌
关键词:纤溶因子圆二色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发酵罐发酵腐皮镰刀菌株产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提高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产出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MFS(Metabolite of Fusarium solani FG319)的数量为目标,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基于摇瓶条件设置发酵罐发酵参数获得MFS。使用GSB培养基、CYM培养基、ATCC培养基、BPY培养基、TYG培养基、OA培养基、CD培养基、PDB培养基,基于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发酵罐发酵参数,用HPLC检测MFS的产出量,通过发色底物法评价MFS的HMG-Co A还原酶抑制活性。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的最佳培养基为CD培养基,发酵第7 d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MFS的产量达到最大,诱导物L-鸟氨酸盐酸盐提高了4.07倍MFS的产出量,全糖型、p H=6.9、不添加Na Cl时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发酵罐发酵产出MFS的数量达到23.47 mg/L,体外评价体系显示MFS抑制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约是洛伐他汀活性的1.38倍、是普伐他汀活性的1.74倍。通过培养基选择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发酵罐发酵产出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的数量。
孟哓琴吴文惠周喻付强郭锐华包斌
关键词:HMG-COA还原酶
南海软海绵Halichondria sp.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对南海软海绵Halichondria sp.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α-Isocyanogorgon-11-Ene(1),homoverrucosanol(2),neoverrucosanol(3),5α,6α-环氧-(22E)-麦角甾-8,14,22-三烯-3β,7α-二醇(4),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9α-四醇(6),3β,5α,9α,14β-四羟基-(22E)-麦角甾-7,22-二烯-6-酮(7)。以上7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对7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毒性实验,化合物1和3对HeLa肿瘤细胞株显示较弱的细胞毒性,其IC50值为33.7μM和43.8μM.
田永奇甘建红吴文惠
关键词: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
中草药活性成分在功效型牙膏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功效型牙膏常添加中草药活性成分以达到抑菌防龋、消炎止血、止痛和防止牙本质过敏的作用。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酚类化合物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鞣质类、蒽醌类、胆酸类等化合物是目前市场上功效型牙膏中普遍添加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中草药的来源、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纯度和危害残留是功效型牙膏安全性评估的关键点。中草药活性成分功效型牙膏的发展需要标准制定和规则完善。
孔婷张朝燕包斌吴文惠
关键词:中草药天然活性成分
纸型海藻食品的氨基酸构成和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纸型紫菜食品和纸型海带食品的氨基酸构成特点及2种海藻食品模拟胃肠消化的特性。分别以紫菜和海带为原料,制作纸型紫菜和纸型海带,通过氨基酸分析、模拟胃消化、模拟肠消化分析纸型海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特性。纸型紫菜和纸型海带均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8种其他氨基酸。纸型紫菜的氨基酸含量为19.62g/100g,纸型紫菜和纸型海带的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的总量超过20%。纸型紫菜经5h模拟胃消化的消化率为57%,高于非纸型紫菜消化率(36%),纸型海带经5h模拟胃消化的消化率为18%,高于非纸型海带消化率(13%)。纸型紫菜和纸型海带经5h模拟肠消化的消化率分别为78%和28%,均显著高于非纸型海藻模拟肠消化的消化率。纸型紫菜和纸型海带具有合乎FAO/WHO的氨基酸参考模式,具有优良的胃消化特性和肠消化特性。
孙立春陈丽娟倪玲张启葛亮叶子包斌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FGFC1吸收和转运的特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纤溶化合物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方法:以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阳性对照药荧光黄和普萘洛尔的表观渗透系数(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值来评价模型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通过LC/MS/MS考察浓度为0.5~5μmol·L-1的FGFC1溶液所产生的外排比、总回收率和表观渗透系数来评价药物的转运特性。结果:本实验培养的Caco-2细胞显示出优良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在AP→BL方向的总回收率是(35.778±1.285)%^(52.336±4.342)%,在BL→AP方向的总回收率是(25.485±1.131)%^(53.022±2.011)%,AP→BL方向和BL→AP方向的Papp值均小于2.5×10-6cm·s-1,在AP→BL方向的外排比率是(8.745±0.155)%^(26.759±1.024)%,在BL→AP方向的外排比率是(25.549±1.551)%^(52.421±2.203)%。结论:FGFC1不是P-gp的底物。0.1%BSA能明显提高回收率和改善特异性吸附。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以被动扩散为主。FGFC1低渗透率的研究结论显示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较口服给药途径更为恰当。
王格严婷傅诗情吴文惠张朝燕包斌
关键词:CACO-2细胞表观渗透系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