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学基金

作品数:479 被引量:6,075H指数:39
相关作者:邓秀新沈宏徐有明胡彩虹夏枚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6篇期刊文章
  • 31篇学位论文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9篇农业科学
  • 107篇生物学
  • 6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医药卫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土壤
  • 30篇基因
  • 25篇细胞
  • 17篇植物
  • 17篇免疫
  • 16篇污染
  • 16篇木材
  • 16篇火炬松
  • 15篇旋毛虫
  • 14篇种源
  • 14篇线虫
  • 14篇柑橘
  • 13篇活性
  • 12篇原生质
  • 12篇原生质体
  • 12篇质体
  • 10篇水稻
  • 9篇侵染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机构

  • 108篇华中农业大学
  • 52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南京农业大学
  • 28篇浙江大学
  • 2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中山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四川大学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天津科技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7篇厦门大学
  • 7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19篇邓秀新
  • 18篇沈宏
  • 16篇徐有明
  • 12篇朱兴全
  • 12篇胡彩虹
  • 11篇夏枚生
  • 11篇周立祥
  • 10篇丁鉴
  • 10篇李阜棣
  • 9篇伊华林
  • 9篇梁永超
  • 9篇王平
  • 8篇孙辉
  • 8篇童德文
  • 8篇张甘霖
  • 8篇杨金玲
  • 8篇郭文武
  • 7篇周爱农
  • 7篇窦兰清
  • 7篇史晓红

传媒

  • 28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环境科学
  • 9篇土壤
  • 8篇果树学报
  • 7篇中国兽医科技
  • 7篇微生物学杂志
  • 6篇华北农学报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畜牧兽医学报
  • 6篇园艺学报
  • 5篇林业科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植物保护学报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海洋与湖沼
  • 5篇食品科学
  • 5篇微生物学报
  • 5篇土壤学报
  • 5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18篇2011
  • 22篇2010
  • 36篇2009
  • 27篇2008
  • 30篇2007
  • 23篇2006
  • 31篇2005
  • 28篇2004
  • 19篇2003
  • 24篇2002
4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层扫描测定5种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被引量:45
2003年
称取甘肃棘豆粉 2 0 0 g,变异黄芪粉 2 0 0 g,茎直黄芪粉 171g,毛瓣棘豆粉 174 g,冰川棘豆粉 2 0 0 g,甲醇渗漉 ,回收甲醇 ,浸膏用 1m ol/ L HCl溶解 ,过阳离子交换柱 ,洗脱液 75℃水浴挥干 ,残留物先用甲醇溶解 ,回收甲醇后再用氨性氯仿溶解 ,回收氯仿 ,分别得到总生物碱 2 14、117.5、75 .4、33.1、10 .5 mg。甲醇溶解总生物碱与苦马豆素标准品 ,定量点样于硅胶板 ,显色后薄层扫描得出甘肃棘豆、变异黄芪、茎直黄芪、毛瓣棘豆和冰川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含量分别为0 .10 6、0 .0 30、0 .0 5 3、0 .0 32、0 .0 2 0 mg/ g。
童德文曹光荣耿果霞王建华王龙科温芳能
关键词:薄层扫描疯草苦马豆素
水环境中不容忽视的磷形态—低价磷酸盐被引量:1
2011年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存在低价(低于+5价)形式,最新研究发现环境中普遍存在低价磷((如亚磷酸盐(H2PO3-和HPO32-,+3价)、次磷酸盐(H2PO2-,+1价)、气态磷化氢(PH3,-3价)),自然界低价磷的环境行为及其在磷循环中的作用和意义成为研究热点。低价磷酸盐以其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和溶解性强等性质,使得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低价磷酸盐的来源和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并系统阐述了环境中低价磷酸盐的分析方法,旨在为深入研究富营养化湖泊中磷的循环机制、揭示低价磷的环境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
王红军曹瑞香张娟韩超顾雪元耿金菊王晓蓉钱新
关键词:水环境磷循环环境行为
邻苯二甲酸酯降解状况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郑和辉钱城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化学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光催化氧化聚醋酸乙烯酯聚氨基甲酸酯
倒千里光裂碱-BSA的合成研究
2001年
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倒千里光裂碱反应 ,产物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物 ,产率为 82 %。经 MP、IR鉴定的结果判定 ,白色粉末状物为倒千里光裂碱 -活性酯结合的季铵盐。季铵盐再与 BSA反应 ,产物透析、冻干后呈白色针状结晶 ,按 BSA计算 ,产率为 87% ,UV鉴定结果与正常的 BSA相比 ,其空间构象发生明显改变 ,2 80 nm处光吸收值显著下降 ,表明季铵盐已与
童德文曹光荣程东亮
关键词:BSA季铵盐毒草生物碱
表面活性剂增强CMC稳定化纳米Pd/Fe对六氯苯的脱氯研究
<正>1.引言羧酸基纤维素钠(CMC)作为一种高效纳米颗粒稳定剂近年来受到关注(He et al.,2007;Si et al.,2004)。CMC稳定化的纳米钯铁在地下环境具有很好的迁移能力,对三氯乙烯等污染物表现出极...
栾宏伟袁松虎朱乃若詹鹏举童曼
文献传递
冻融交替对土壤CO2及N2O释放效应的研究进展
在冬春交替时期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生态系统的土壤常有冻融循环现象。冻融循环会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含水量、土壤温度等产生影响,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及结构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参与的碳氮元素的生物地化循环。目前对冻...
杨红露孙辉张宁姜发艳
关键词:冻融循环温室气体硝酸盐
文献传递
分布拟合法分析大豆开花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对不同播期大豆开花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大豆开放小花数量呈正态分布,不同播期大豆有效花期为( μ- σ,μ+ σ) ,推迟播期使有效花期缩短,但对始盛花期影响不显著。本文提供了与矩估计法不同的分布拟合法对μ,σ2 进行估计。
李国辉王秋月介跃建
关键词:大豆播期开花
右侧大脑半球参与汉语成语加工的脑机制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RI,ER-fMRI)技术,探讨汉语成语加工过程的脑机制。  方法  1.实验对象  16名母语为汉语,视力正常的右利手健康成人。...
陈绍琦
关键词:汉语成语脑机制
文献传递
岷江源头区农林复合景观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植被景观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旨在控制水土流失的流域生态恢复工作来说十分重要。该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岷江源头区的农林复合景观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景观角度分析了该区域农林复合景观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从不同景观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的控制能力大小看: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地>农用地。对于除农用地以外的其他植被景观类型来说,增加其平均斑块面积和形状的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侵蚀强度。而对于农用地来说,斑块形状的简单化以及均匀镶嵌的分布形式则是减少土壤侵蚀强度的有效手段。
刘洋刘洋刘洋
关键词:土地利用植被土壤侵蚀强度
真菌毒素产生菌的分子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0年
综述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棒曲霉素等真菌毒素产生菌的分子鉴定研究进展。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学鉴定方法相比,分子鉴定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为产毒真菌危害的早期预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对有效防控真菌毒素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琢闫培生
关键词:真菌毒素分子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