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06)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7H指数:6
- 相关作者:马礼李敏唐毅苏海霞郭万翠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北沽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基于沽源县1996-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对沽源县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表明:沽源县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和交通用地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达到1.34%,其中林地的年变化率最大,耕地的年变化率也较大;11年来沽源县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显著。
- 马礼苏海霞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沽源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分析1990~2006年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程度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参考Costanza、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估算出研究区各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ESV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 马礼郭万翠李敏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沽源县草畜平衡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农牧交错带载畜量可分为自然草场载畜量和农副产品载畜量,文章利用沽源县草原站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分别计算了沽源县自然草场载畜量和农副产品载畜量.依据各乡镇超载率,全县可分为西北严重超载区、中部一般超载区、东南部非超载区和闪电河超载区.通过计算分析草地生产潜力和农副产品载畜量潜力,表明沽源县目前实际采草量占可食草潜力的91.40%,近期内提高草地生产潜力难度较大,而应大力提高农副产品载畜量,挖掘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带农牧互补的优势,缓减草地压力.
- 李敏马礼郜海涛张惠芳
- 关键词:载畜量
- 农牧交错带城镇化及其动力机制探讨——以河北坝上张北县为例被引量:3
- 2007年
-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区域协凋发展的重要途径.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其城镇化过程不仅是集聚经济、人口和改善基础没施条件的过程,也是调整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有效提高人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本文以农牧交错带张北县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与动力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张北县城镇化快速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大于第一、二产业.
- 苏海霞马礼唐毅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城镇化动力机制
- 坝上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土壤年风蚀量的对比——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牧场为例被引量:16
- 2009年
- 以位于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牧场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设立6块样地,采用标桩法,通过一年时间的实地测量,对其土壤年风蚀量进行了计算利分析,旨在为今后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年风蚀量的大小是秋翻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退耕还灌草地>天然灌草地>留茬地.结合对当地基本情况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在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地区,特别是在年降水量不足300 mm的半干早地区,退耕还灌草结合的方式要好于单纯性人工种草.单纯性人工种草效果欠佳,在遇到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人工牧草长势不好.2)秋翻耕地的土壤年风蚀量要远远大于留茬地,留茬地不但大大减轻土壤的风蚀量,甚至还起到了风积土壤的作用.因此,农田的耕作应采取保护性耕作,推广秋季高留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量.人工植被建设应以灌草结合的模式为主,对于广大天然草原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草原退化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实行禁牧,休牧或轮封轮牧,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 郭晓妮马礼
- 关键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 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沽源县近15年为例被引量:14
- 2008年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驱动力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从地理学的角度入手,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归为降水量、经济、人口、技术、政策等方面,得到定量度量各驱动因子影响的多元线性模型,并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驱动因子与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论主要是:税费负担的加重会迫使农民开垦更多的耕地,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生态建设;人口压力使得耕地面积扩大,不利于退耕还林草,因此要注意控制当地的人口数量;提高种植业人均纯收入水平,有利于控制开垦面积;在各驱动因子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对耕地面积变化最具影响。
- 马礼唐毅牛东宇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驱动力
- 沽源县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根据沽源县生态脆弱的实际情况,尊重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沽源县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导目标,采用线性规划和灰色动态系统方法,建立目标函数,并将其它效益作为约束条件,得到了2015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宏观方案。研究表明,在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耕地面积不宜超过土地总面积的25%,牧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40%,不宜片面强调过多发展林地面积。
- 马礼郭万翠李敏
- 关键词: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线性规划
- 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 2022年
- 以内蒙古化德县七号镇为例,分别于2000,2008和2013年,在典型地段的6种主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浅层0~20 cm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通过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生态建设对土壤浅层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浇地因定期施较多优质有机肥和磷肥,土壤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变化水平不显著,速效磷含量上升,因隔年种植喜钾作物马铃薯,导致速效钾含量呈波动变化;旱滩地因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下降;旱坡地因定期休耕压青,土壤养分得以维持;天然草地因退牧还草,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柠条林地、围栏草地因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土壤养分变化不大;旱坡地、天然草地、柠条林地、围栏草地pH值稍有下降.牧草地通过自然修复,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由施肥和耕作方式决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养分的若干建议.
- 马礼梁利红白洁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土壤养分
- 坝上高原林草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对比研究
- <正>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坝上高原的沽源县为研究区,分别在其南部东南部山地丘陵区、中北部波状高原区、西部波状高原区的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段内选择草地(包括天然草地和退耕还草地)、退耕还灌木地、退耕还乔木地地块,于雨季来...
- 张素芳马礼
- 关键词:灌木林地草地土壤含水量
- 文献传递
- 1997~2006年沽源县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对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北省沽源县1997-2006年10 a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纵向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1.1841 hm2上升到2006年的2.1132 hm2,增长了78%;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由1.0721 hm2下降到0.6461 hm2,下降了40%。研究时段内该县历年为生态赤字,而且呈连年增长的趋势,至2006年人均生态赤字已经高达1.4671 hm2,耕地由1997年的0.5266 hm2生态盈余下降到2006年的0.6892 hm2的生态赤字,表明沽源县对生态系统是过度利用的,尤以耕地过度利用为最。
- 汪立秀马礼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