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YY035)

作品数:20 被引量:184H指数:8
相关作者:姚双云姚小鹏刘亚辉赵宗飒张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语体
  • 3篇语法化
  • 3篇汉语
  • 3篇法化
  • 2篇动词
  • 2篇虚化
  • 2篇语体差异
  • 2篇语义
  • 2篇语义韵
  • 2篇条件句
  • 2篇情态
  • 2篇主观
  • 2篇主观化
  • 2篇主观性
  • 2篇互动
  • 2篇话语
  • 2篇副词
  • 2篇表义
  • 2篇表义功用
  • 1篇短语

机构

  • 13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邵阳学院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作者

  • 13篇姚双云
  • 11篇姚小鹏
  • 1篇万莹
  • 1篇张磊
  • 1篇刘亚辉
  • 1篇赵宗飒

传媒

  • 3篇世界汉语教学
  • 3篇语言教学与研...
  • 2篇汉语学习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中国语文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焦作大学学报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汉语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当代修辞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不”的词汇化及其表义功用
2010年
"最不"经历了由短语到副词的词汇化过程,其后接X也经历了一个由先肯定、再否定、再用"最"进行强化的过程。"最不"的成词,使其在表义上有了特殊的功用:既能在主观上夸大事实,又能在客观上经得起质疑。
姚小鹏
关键词:词汇化表义功用
校园流行语“挂科”及其文化心理探析被引量:5
2010年
近年来,"挂科"一词在大学生中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校园流行词语。"挂科"源自"挂红灯",并通过概念整合得以成词。"挂科"的产生及流行有其深刻的文化和心理动因。
姚小鹏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挂科亚文化心理因素
“可见”的情态化与关联化--兼论汉语两类视觉词的演化差异被引量:7
2011年
"可见"经历了由动词短语到评注性副词和连词的演化历程,这也是其情态化与关联化的过程。由于认知情态义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句法模式、模态语义和主观视点的不同,汉语"可见"类与"看见"类视觉词的演化程度和结果有很大差异。
刘亚辉姚小鹏
关键词:语法化
条件标记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基于大规模、多语体语料库考察了22个条件标记在8种不同语体中的使用差异,并尝试寻求功能上的解释。研究表明:条件标记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呈现出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语义特征、语用功能以及交际目的等多种因素的驱动,顺应了不同语体的特点。文章还以使用频率最高的"如果"类条件句为个案,对其语用功能作了全面描写,分析了此类句式在8种语体中的使用差异,并结合语用功能、交际目的、语体的文本特征与功能特征等因素对其语体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
姚双云
关键词:条件句语体差异
连词与口语语篇的互动性被引量:23
2015年
本文基于语料库调查了71个常用连词在口语中的互动性。研究表明,连词是表征口语互动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使用频次与所处口语语篇的互动性等级正相关。口语语篇中,互动性程度越高,连词(包括话语标记用法)的出现频次越多。口语互动中,连词的句法位置非常灵活,可居于话轮首、话轮中与话轮尾。从话轮构建的层面来看,口语中的连词功能丰富多样,具体说来:话轮之首的连词,多用于开启话轮与抢占话轮;话轮之中的连词,多用于延续话轮;话轮之尾的连词,多与话轮转换有关。文章还比较了口语语篇与书面语篇中连词的分布差异,发现口语中连词的运用明显高于书面语。这说明连词的高频使用是口语语篇的一个显著特征。
姚双云
关键词:连词口语语篇语体差异
从语体视角看“因为”、“由于”的差异性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结合六种常见语体,借助大规模语料对"因为"和"由于"进行了对比考察。研究表明,二者在数量分布、句法位置、信息结构及语用功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数量分布上,"因为"和"由于"分别表现出较强的口语化倾向和书面化倾向;句法位置上,二者均有"前置"、"后置"、"前置/后置"、"插说"、"答语"五种位置,但"因为"倾向于后置,"由于"倾向于前置,且插说结构与答复性语句中"因为"的使用也超过"由于";信息结构上,"因为"多用于引导新信息,而"由于"多用于引导旧信息;语用功能上,"因为"在口语中具有四种基本的互动功能,而"由于"只有释因功能,无互动功能。
赵宗飒姚双云
“搞”的语义韵及其功能定位被引量:20
2011年
"搞"在使用初期呈现出消极的语义韵,到现代呈现出积极的语义韵。它在现代汉语中有替动词和虚化动词两种用法。用为替动词时,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语义框架,表达各种活动义,并减少语法的复杂性;用为虚化动词时,其主要功能是使VP的语义去范畴化,以拓展其句法功能。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语义的泛化,"搞"有进一步向介词虚化的趋势。
姚双云
关键词:虚化动词语义韵语法功能
追补性“当然”的篇章功能被引量:13
2011年
"当然"用于句首表示追补关系时,具有衔接功能,它可以是黏着式也可以是分离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当然"具有三种不同的连贯方式:承接性追补、解注性追补、转折性追补。用于语篇衔接时,"当然"具有强化或弱化功能,并进而有可能衍生出预示功能。衔接性"当然"由评注性"当然"演化而来,这与"元语"推导有关。
姚小鹏
关键词:追补衔接
论诗歌文本的强会话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借助"当代诗歌语料库",利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探讨了诗歌文本的会话性特征。研究表明,诗歌文本具有强会话性,具体通过会话的序列结构、言说动词、第二人称代词、疑问句等四种语言手段实现。文章还对这四种语言手段在诗歌与散文中的出现频率进行了定量比较。数据显示,诗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的独白,而是一种会话性特征很强的语体,其会话性特点明显高于散文语体。
姚双云万莹
关键词:诗歌疑问句言说动词会话结构
近代汉语中“我”的情态标记功能
2010年
"我"在近代汉语中有情态标记功能,相应的它对后接名词的语义类型也有一定的限制。标记性"我"在表达上具有强调己方性、凸显对比性和主观认同性三种功用。标记性"我"可以分别从表人称的和表领属的"我"演化而来。
姚小鹏
关键词:近代汉语情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