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2)

作品数:4 被引量:100H指数:4
相关作者:吴世祥胡文瑄李宏涛龙胜祥王春连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飞仙关组
  • 2篇储层
  • 2篇储层特征
  • 2篇川东
  • 2篇川东北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盐岩
  • 1篇岩化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学特征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塔里木盆地西...
  • 1篇碳酸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篇吴世祥
  • 2篇胡文瑄
  • 1篇钱一雄
  • 1篇张军涛
  • 1篇柳智利
  • 1篇王春连
  • 1篇龙胜祥
  • 1篇李国蓉
  • 1篇李宏涛
  • 1篇王小林
  • 1篇杨莹莹
  • 1篇朱井泉
  • 1篇李庆
  • 1篇陈琪

传媒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中热水白云石团块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中,发育有团块状的热水白云石,其具有明显的层控性:产出在中寒武统顶到上寒武统底的蒸发岩向白云岩过渡段,且仅赋存于粉晶白云岩中。热水白云石具有典型的鞍状白云石特征:弯曲的晶面,波状消光,边缘多发生去白云岩化。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Ca/Mg值稍高于基质白云石,Sr、Fe、Mn和Ba含量也略高于基质白云石。δ18O值(-10.1‰~-12.2‰)较基质白云石(-6.1‰~-7.8‰)明显偏负。不同层位热水白云石的δ13C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与同一层位的热水白云石和寄主岩石的δ13C值非常相近。包裹体均一温度多分布在90~120℃之间。综合分析表明,热水白云石形成时的较高温度主要是由较深的埋藏深度和较高的地温梯度所造成的。形成热水白云石的流体并不是岩浆热液,而主要为寒武系白云岩内地层水,并可能有深循环的大气降水掺入,这些流体经历了长期的水岩反应,具有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断裂活动等作用的驱使下,热流体层内运移。运移过程中,溶解了岩层中硬石膏结核,形成溶蚀孔隙;而当压力降低,CO2大量析出时,开始沉淀形成热水白云石。分析这类热水白云石的形成机制,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张军涛胡文瑄王小林钱一雄吴世祥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流体来源寒武系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川西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被引量:47
2011年
川西雷口坡组储层较发育,(藻)砂屑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为主,总体显示出低孔低渗的特征。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在川西坳陷的西缘分布稳定,厚度较大,总体上以海底、埋藏成岩环境为主,北段受到大气水成岩环境的影响,向南逐渐减弱。受成岩环境的控制,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等,其中,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晚期破裂作用。溶蚀作用中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表生溶蚀,主要分布于川西坳陷北部中坝构造带附近;而埋藏溶蚀作用对于川西坳陷中、南段储层的发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鲕粒、砂屑白云岩主要与早期回流渗透、埋藏白云岩化有关。综合沉积、成岩特征,雷口坡组在川西坳陷北段南部砂屑滩体发育,且经历了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表生期溶蚀和埋藏溶蚀作用,是最有利的勘探区;而在中段的金河剖面的鲕粒、砂屑白云岩粒间(溶)孔中,发现有大量的沥青,表明发生过油气的运移或聚集,也是值得重视的有利勘探区域。
吴世祥李宏涛龙胜祥柳智利王春连张军涛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环境雷口坡组川西坳陷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化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0
2012年
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薄片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东北部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地层普遍发生白云岩化作用。不同类型的白云岩较发育,在纵向分布上具明显的分带性,由下至上依次为:生屑(含砂砾屑)白云岩、礁白云岩、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泥-微晶白云岩。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白云岩的成因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混合水白云岩化、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和准同生白云岩化。混合水白云岩化为生屑(含砂砾屑)白云岩和礁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模式,这两类白云岩保持了岩石原始的沉积结构,白云岩化受原始结构的影响,具有离散的δ13C值和较负的δ18O值,反映其形成于有大气淡水参与的相对开放的成岩环境。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为结晶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机制,这两类白云岩具有一致的δ13C值和相对较高的δ18O值,较高的Fe、Mn含量。准同生白云岩化是泥-微晶白云岩的成岩模式,岩石以岩性致密,碳氧同位素值集中偏高为特征。
陈琪胡文瑄李庆朱井泉
关键词:白云岩化长兴组飞仙关组四川盆地
川东北开江-梁平陆棚两侧飞仙关组储层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川东北环开江-梁平陆棚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该地区储层分布极为复杂,储集性差异很大。为此,基于前人已有工作,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地震、测井、岩相、露头及薄片等资料,对飞仙关组储集地层特征进行了描述。以层序体系域为单元,在单井高频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等时、动态地揭示了滩体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普光、元坝两个典型区块为代表,建立了开江-梁平陆棚两侧飞仙关组储层的精细结构模式。研究表明,普光区块储层纵向上可连续发育,横向上有较好的连续性,储层的孔渗性相对较好;元坝区块储层纵向厚度较小,往往靠高频层序的上部和顶部发育,储层总体孔渗性较差。进一步在层序框架内探讨储层的发育分布,对该区域飞仙关组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莹莹李国蓉邓勇
关键词:储层层序地层学飞仙关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