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815)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洪战英范国荣乐健王晓玲柴逸峰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延胡索
  • 3篇液相
  • 3篇萃取
  • 2篇延胡索乙素
  • 2篇药动学
  • 2篇药物
  • 2篇液相微萃取
  • 2篇液相微萃取技...
  • 2篇乙素
  • 2篇中药
  • 2篇微萃取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递质
  • 1篇蛋白
  • 1篇递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学成
  • 1篇血清

机构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上海市食品药...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洪战英
  • 9篇范国荣
  • 5篇乐健
  • 3篇柴逸峰
  • 3篇王晓玲
  • 2篇郑振
  • 2篇吴玉田
  • 1篇殷学平
  • 1篇闻俊
  • 1篇陈钧
  • 1篇高小玲
  • 1篇张寅瑛
  • 1篇刘强
  • 1篇马文涛
  • 1篇张明勇
  • 1篇林泽彬

传媒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有较高的富集因子、萃取剂使用量少的优点,与其他样品前处理技术比较,最大的优势是萃取时间短。该技术已应用于环境样品、生物样品、食品样品等领域的处理中。本文根据DLLME的基本原理与步骤、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该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包括DLLME在内的液相微萃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张明勇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分散液相微萃取生物样品
四氢帕马丁在MDCK-MDR1细胞系中的跨膜转运机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四氢帕马丁(tetrahydropalmatine,THP)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利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研究在有或无P-糖蛋白(P-gp)专属抑制剂维拉帕米时,THP双向转运特性,同时考察了温度、浓度对THP吸收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THP的含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当加入100μg/ml维拉帕米时,细胞单层顶端(apical,A)→基底端(basolateral,B)的Papp(A→B)增加,而B→A的Papp(B→A)显著降低。不加维拉帕米时外排率值为5.5,添加维拉帕米时外排率值为3.9。结论:THP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转运受到P-gp的外排作用,THP可能是P-gp的作用底物。THP跨MDCK-MDR1单层细胞转运具有温度依赖性和浓度饱和性。
刘强高小玲柴逸峰范国荣陈钧洪战英
关键词:跨膜转运P-糖蛋白
中药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综述近十年有关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大量文献,对延胡索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延胡索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提取方法除经典热回流法,超声提取及高速逆流色谱法等新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质量评价主要以单指标质控(即延胡索乙素)和指纹图谱为主;文章还总结了延胡索的体内动态研究,这对中药现代化形势下延胡索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玲郑振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延胡索化学成分
固相萃取HPLC/DAD法测定大鼠尿样中的延胡索乙素
2009年
目的:建立能同时分离分析大鼠尿样中延胡索乙素(THP)及其代谢产物的HPLC/DAD方法。方法:尿样经Oasis HLBC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采用HPLC/DAD法检测,色谱柱:Ultimate XB-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A相为0.1%醋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5.5),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大鼠给药THP后,收集其尿样分析。结果:THP在0.10~50.0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定量限为0.10μ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5%,提取回收率为73.6%;日内和日间RSD小于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THP尿样浓度测定及其排泄动力学研究。
洪战英郑振闻俊范国荣柴逸峰吴玉田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固相萃取药物排泄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介绍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方面应用研究性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样品前处理方面的应用。结论作为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集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操作简单、快速,富集效率高,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文涛乐健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液相微萃取药物分析样品前处理
延胡索伍用白芷对延胡索乙素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索中药配伍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血药浓度,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法。结果延胡索提取物组和延胡索白芷提取物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0.484±0.30)和(0.853±0.52)mg·L-1,AUC0-∞分别为(1.822±1.0)和(5.542±3.8)mg·h·L-1,tmax分别为(1.06±0.83)和(1.88±1.6)h,两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胡索与白芷配伍对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特征有显著影响,提示该配伍可能是导致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特征变化的原因。
洪战英乐健范国荣柴逸峰殷学平吴玉田
关键词: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复方配伍药动学白芷
疼痛模型大鼠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测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疼痛对大鼠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左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5%甲醛建立动物疼痛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和模型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的含量,NE的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384/483 nm,多巴胺的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324/373 nm。结果:NE线性范围是:0.01~0.25μg/ml(r=0.996 5,n=7);多巴胺线性范围是:0.01~0.20μg/ml(r=0.993 5,n=7)。NE和多巴胺的日内、日间RSD均〈20%,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8%~113.5%和99.4%~106%。正常组大鼠血清NE和多巴胺含量分别为(0.088±0.030)(、0.047±0.005)μg/ml,模型组则分别为(0.122±0.010)、(0.064±0.010)μg/ml。结论: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E、多巴胺含量准确、灵敏。皮下注射5%甲醛可致疼痛症状产生,疼痛可能引起大鼠血清中NE和多巴胺水平升高。
王晓玲乐健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生物胺神经递质类荧光光度测定法血清
手性药物的药动学立体选择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总结近年来手性药物药动学立体选择性的研究概况与进展。方法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结果与结论手性药物对映体在体内的手性环境中易表现出显著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间药动学参数存在差异;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率不同引起对映体立体选择性分布;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或葡糖醛酸转移酶亲和性不同,导致对映体代谢呈现立体选择性;手性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对映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他药物与对映体的相互作用;中药手性成分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
张寅瑛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手性药物药动学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药代谢、中药代谢组学中的应用概况与进展。方法参考近5年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结果与结论 LC-Q-TOF/MS是一种具有高通量筛选检测和数据分析能力,能满足中药代谢(组学)研究需要的新型联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林泽彬乐健洪战英
关键词:中药代谢
中药镇痛实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对疼痛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药镇痛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以动物疼痛模型为基础筛选和研究了中药镇痛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新型镇痛药的创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中药镇痛实验研究中常见的动物疼痛模型,着重探讨了镇痛机制相关物质及其测定,以期为今后中药镇痛研究提供参考。
王晓玲乐健洪战英范国荣
关键词:中草药疼痛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