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20025)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潘中伟李华卜祥记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主义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缘由
  • 1篇哲学概念
  • 1篇证法
  • 1篇生产力
  • 1篇青年马克思
  • 1篇文本
  • 1篇文本解读
  • 1篇经济学哲学
  • 1篇境域
  • 1篇决定论
  • 1篇技术决定论
  • 1篇黑格尔
  • 1篇感性
  • 1篇感性活动
  • 1篇《莱茵报》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3篇潘中伟
  • 1篇卜祥记
  • 1篇李华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歧见产生的三种境域
2015年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理解上的分歧主要发生于三种境域:政治实践、学科建设和文本解读。政治实践境域涉及的是要不要革命,以及如何看待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学科建设境域涉及如何处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文本解读境域则涉及的是经典作家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的界定,以及学者们依据经典作家的文本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所做的解读。这三种境域,体现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分歧的核心在于,人们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理解上存在着不同认识。要解决分歧,首先要做的不是依赖经典作家的评价,也不是直接解读经典作家的文本,而应该从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概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史,运用历史的和差异的分析方法,先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
潘中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文本解读哲学概念
感性活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核心成果被引量:3
2012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尤其是在作为这一手稿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批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感性活动"或"劳动"的理论境域已经本质地生成,并已经成为该手稿的核心概念。如果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革命归结为"感性活动"、"劳动"或"实践"之原则的本质确立,把马克思全新世界观的本质所在界定为"实践唯物主义",那么,在马克思的思想行程中,《手稿》将不再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作品,而恰恰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发源地。
卜祥记李华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感性活动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命题”被引量:1
2012年
"发展命题"是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前提条件,其本质是技术决定论。但是,由于柯亨是从潜能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而没有将生产力看做是一定社会现实生产过程中正在发挥作用的力量,这就造成"发展命题"既缺乏马克思文本的支撑,也与历史经验不相一致。为了解决"发展命题"的理论基础问题,柯亨不得不求助于抽象的"人性"。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是面向经验的具体分析,因此,企图借助于一般的理论公式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论证,这一做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不能相容。总之,无论是从马克思的文本、历史经验,还是就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都不需要"发展命题"。
潘中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技术决定论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转向的内在原因探析——青年马克思难以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缘由被引量:6
2017年
在《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遇到了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期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但他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但是,通过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思考,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黑格尔哲学之间产生了无意识的冲突,这就使他感到困惑和为难。这些也说明,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熟、内在连贯的过程。
潘中伟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莱茵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