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军工配套项目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裴和中宋才生龙晋明黄红戴润英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合金
  • 3篇镀层
  • 3篇力学性能
  • 3篇醚酮
  • 3篇纳米
  • 3篇聚芳醚
  • 3篇芳醚
  • 3篇力学性
  • 2篇电沉积
  • 2篇电镀
  • 2篇电性能
  • 2篇电铸
  • 2篇多壁碳纳米管
  • 2篇碳纳米管
  • 2篇陶瓷
  • 2篇镍钴合金
  • 2篇球磨
  • 2篇钴合金
  • 2篇微波介质
  • 2篇微波介质陶瓷

机构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工学院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石油...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6篇裴和中
  • 5篇宋才生
  • 4篇徐玲
  • 4篇龙晋明
  • 4篇戴润英
  • 4篇黄红
  • 3篇钟鸣
  • 2篇李溪滨
  • 2篇赵福安
  • 2篇刘楚明
  • 2篇曾苏民
  • 2篇刘如铁
  • 2篇熊拥军
  • 2篇丘泰
  • 2篇刘先兰
  • 2篇孟振强
  • 2篇张俊
  • 2篇张国亮
  • 2篇陈艳容
  • 2篇洪建平

传媒

  • 3篇材料保护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电镀与精饰
  • 2篇电镀与涂饰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金属成形工艺
  • 1篇稀有金属
  • 1篇铸造
  • 1篇江西化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镍铜合金电镀层成分的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了以柠檬酸钠为配位剂的硫酸盐体系中影响镍铜合金镀层成分的因素。镀液基本组成及工艺条件为:六水合硫酸镍100g/L,五水合硫酸铜10g/L,柠檬酸钠70g/L,硼酸30g/L,氯化钠6g/L,温度55°C,pH4.5,电流密度3A/dm2。结果表明:镀层中铜含量随主盐硫酸铜和配位剂柠檬酸钠含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电流密度和pH的增大而减少。单独加入丁炔二醇或糖精,可使镀层中铜含量升高,加入明胶则镀层铜含量下降。
王瑞永黄中省
关键词:镍铜合金电镀化学成分添加剂
Er、Nd对Mg-0.6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Er、Nd对铸态Mg-0.6Zr合金的组织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r、Nd对Mg-Zr镁合金组织均有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Mg-0.6Zr合金中添加Nd、Er后晶粒尺寸由300μm分别细化至80μm和50μm左右。添加0.94%的Nd后,Mg-0.6Zr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87%和137.1%,屈服强度基本不变。而添加1.09%的Er后,Mg-0.6Zr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1.16%、11.94%和2.35%。复合加入Er和Nd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同单独加入Er后合金的抗拉强度相当,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略有下降。
刘先兰刘楚明李慧中张文玉曾苏民
关键词:MG-0.6ZR合金微观结构力学性能ERND
光亮剂对镍钴合金电铸层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普通镍钴合金电铸层硬度低、应力大、表面粗糙,严重影响了其成品率及质量。研究了添加光亮剂(糖精和1,4-丁炔二醇)对镍钴合金电铸层微观结构、应力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糖精含量的增加,铸层的拉应力逐渐减小,最终转变为压应力,硬度随之增大;随着1,4-丁炔二醇含量的增加,铸层的拉应力越来越大,硬度也随之增大;添加剂使铸层晶粒更加细致、表面更加平滑。基础电铸液中加入0.06~0.08g/L糖精,0.10~0.20 g/L1,4-丁炔二醇,在pH值4~5,温度50~60℃,电镀90 min下可以获得低应力、高硬度、全光亮及结晶细致的镍钴合金电铸层(含10%~15%钴)。
张俊裴和中张国亮
关键词:电铸镍钴合金光亮剂微观结构
Ni-P-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自润滑机理被引量:7
2012年
以经过湿式球磨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增强相,通过化学镀制备Ni-P-MWNTs复合镀层;对比测试复合镀层和普通Ni-P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湿式球磨有利于改善MWNTs的润滑性和分散性;MWNTs均匀分布于镀层基体中,使复合镀层的维氏硬度提高至1 050;复合镀层的减摩抗磨能力明显比Ni-P镀层的减摩抗磨能力强,在测试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08和6.22×10?15 m3/(N.m);在复合镀层对偶钢球的表面形成了以类石墨结构碳为主要成分的转移膜,这层膜阻止了复合镀层与钢球之间的直接接触,使摩擦过程处于良好的自润滑状态,从而降低了摩擦因数,提高了材料的耐磨能力。
孟振强熊拥军刘如铁赵福安李溪滨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镀球磨自润滑
1420铝锂合金模锻件锻造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高温变形实验 ,研究了 14 2 0铝锂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 ,获得合金的塑性图、变形抗力图、晶粒尺寸变形程度关系图 ,确定出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 :锻造温度为 35 0~4 2 0℃ ,临界变形程度为 8%~ 10 % ,变形速率以低速为宜。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的14 2 0铝锂合金模锻件成形工艺 ,即 6 0 0 0t水压机上多方锻开坯→车成锥体→ 80 0 0t卧式挤压机上终压模成形。生产出的 14 2 0合金模锻件尺寸精度高 ,综合性能优良。
黄光杰汪凌云郑廷顺蒋作文刘诚
关键词:模锻件铝锂合金锻造工艺力学性能
超细晶镍钴合金的电铸工艺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采用电铸工艺通过添加剂TN2提高阴极过电位,抑制晶粒生长,制备了超细晶镍钴合金层,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添加剂TN2对铸层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电流密度可以细化晶粒,当电流密度从5A/dm2增加到15A/dm2时,晶粒大小从5μm细化到500nm;添加0.15g/LTN2时,铸层表面半光亮,晶粒进一步细化(小于500nm),硬度高达60HRC。
张俊裴和中张国亮
关键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晶粒大小电流密度超细晶
二种双邻位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类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2007年
合成二种双邻位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类聚合物,聚芳醚酮醚酮酮(DM-PEKEKK)和聚芳醚酮酮醚酮酮(DM-PEKKEKK),用FT-IR、1HNMR、DSC、WAXD、TG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较之于未取代的PEKEKK和PEKKEKK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解性能大幅度提高,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但均在450℃以上。
吴方娟宋才生戴润英黄红徐玲钟鸣
关键词:聚芳醚酮溶解性
聚芳醚砜醚酮酮及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合成了聚醚砜醚酮酮(PESEKK),研究了纯树脂的热、力学性能。制备了炭纤维和聚醚砜醚酮酮(炭纤维是标准T300)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此新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中PESEKK树脂质量比增加,T300CF/PESEKK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逐渐增加。其中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的幅度比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增加的幅度更大。当PESEKK质量分数为60%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因此聚醚砜醚酮酮可作为增强炭纤维力学性能的基体树脂。
温红丽祝志芳钟鸣占玉林宋琤宋才生
关键词:聚芳醚砜醚酮酮炭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电铸镍及镍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电铸镍及镍基合金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损性、韧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镍及镍基合金(包括镍锰、镍钴、镍铁、镍磷和镍铜合金)电铸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瑞永龙晋明裴和中
关键词:镍基合金电铸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S型NiZn铁氧体的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 ,按照一定的配比合成S型NiZn铁氧体。通过对NiZn铁氧体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可以提高NiZn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研究表明 ,在 0~ 10 0℃的反应温度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 ,NiZn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增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当主体反应物Fe3+ 浓度增加时 ,NiZn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应地增加 ;共沉淀法合成的NiZn铁氧体在 10 0 0℃烧结温度下 ,60~ 2 40min范围内 ,烧结时间为 90min时 ,饱和磁感应强度值最大。
吴腊英毛昌辉杨志民杜军
关键词:饱和磁感应强度矫顽力化学共沉淀NI-ZN铁氧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