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603)

作品数:36 被引量:201H指数:9
相关作者:陆现彩陆建军李娟王汝成周跃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0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氧化亚铁硫杆...
  • 8篇硫杆菌
  • 6篇铁矿
  • 5篇铜矿
  • 5篇矿物
  • 5篇黄铁矿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还原菌
  • 3篇地质
  • 3篇粘附
  • 3篇生物氧化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硫化物
  • 3篇硫酸盐
  • 3篇硫酸盐还原
  • 3篇硫酸盐还原菌
  • 3篇矿水
  • 3篇黄铜矿

机构

  • 34篇南京大学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合肥市市政设...
  • 1篇河北省区域地...
  • 1篇北京市地质调...
  • 1篇铜陵有色金属...

作者

  • 30篇陆现彩
  • 21篇陆建军
  • 16篇李娟
  • 14篇王汝成
  • 8篇徐兆文
  • 7篇王睿勇
  • 6篇周跃飞
  • 6篇陈天虎
  • 5篇朱婷婷
  • 4篇赵兴青
  • 4篇屠博文
  • 4篇王朝华
  • 3篇胡欢
  • 3篇谢巧勤
  • 3篇刘欢
  • 3篇苏贵珍
  • 3篇王进
  • 3篇欧阳冰洁
  • 3篇管思琪
  • 3篇邢辉

传媒

  • 7篇岩石矿物学杂...
  • 7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矿物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Scienc...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2篇2011
  • 1篇2010
  • 19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magnetic minerals within loess-paleosol sediments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被引量:2
2009年
The dominant magnetic minerals and carriers of magnetic signals with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re magnetite, maghemite, hematite, and goethit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rovenance and evo- lu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during loess pedogenesi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clud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single- and multiphase mineral assemblages among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have been formed. Partial oxidation of coarse eolian magnetite has occurred in the desert source area and the oxidation degree is enhanced after deposition of the dust up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This mode of origin resulted in a microtexture consisting of an inner magnetite core surrounded by a hematite rim, and strongly affected the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ess. Goethite coexists with hematite in the loess and paleosol, and nanometer-scale hematite is formed upon goethite rims via dehydration. Our study provides direct mineralogical evidence of the magnetic record and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XIE QiaoQinCHEN TianHuXU XiaoChunQING ChengSongXU HuiFangSUN YuBingJI JunFeng
关键词:LOESS-PALEOSOLSEQUENCEMINERALSRELATIONSHIPSMINERALOGY
微生物-矿物接触作用对金属硫化物溶解的影响——氧化亚铁硫杆菌参与黄铜矿溶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在表生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参与能够有效促进黄铜矿的氧化分解,前人研究认为微生物对黄铜矿的溶解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但相对贡献仍存在争议。利用透析膜将细菌和黄铜矿隔离,模拟对比了黄铜矿与氧化亚铁硫杆菌不接触和直接接触时的溶解行为。利用等离子光谱(ICP-AES)测定两种实验条件下溶液中Cu2+离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两种条件下黄铜矿表面特征的变化和次生产物特征。实验发现在两种模式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均不同程度提高了黄铜矿的溶解速率;直接接触模式比非接触模式对黄铜矿氧化分解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苏贵珍陆建军陆现彩李娟韩晓冬王睿勇王汝成
关键词:黄铜矿氧化亚铁硫杆菌
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黄铜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黄铜矿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含铜硫化物,矿石或尾矿中黄铜矿的风化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矿区重金属污染,细菌的参与可以改变黄铜矿的氧化分解行为.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系统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o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黄铜矿氧化分解的影响.利用等离子光谱仪(ICP-AES)、pH计、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拉曼光谱分别测定了实验溶液的成分变化以及黄铜矿表面沉淀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细菌对实验溶液的pH值、Eh值和黄铜矿的氧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反应的进行及细菌的生长,溶液的pH值呈下降趋势,Eh值呈上升趋势,H+和Cu2+离子浓度升高.实验表明,细菌是整个氧化过程的主导因素,反应初期,Acido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溶液和黄铜矿中的Fe2+成Fe3+;随着反应的进行和Fe3+的增多,在Acido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Fe3+的共同作用下,黄铜矿被氧化,并可生成自然硫,自然硫进而被Acido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为SO42-;Fe3+对黄铜矿的化学氧化作用和细菌的生物氧化作用持续进行,构成了黄铜矿的氧化过程.反应后期,Fe3+以次生沉淀形式覆盖在矿物表面,沉淀物对黄铜矿的溶出有抑制作用.
李娟陆建军陆现彩王汝成苏贵珍
关键词:黄铜矿氧化亚铁硫杆菌微生物氧化
微生物粘附加速钙长石溶解的直接证据:透析法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微生物的粘附对矿物的溶解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透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钙长石与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及其大分子代谢产物直接接触和无接触(透析)时的溶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持续的10天内,细菌作用下钙长石的溶解显著加速,同时伴有纳米级次生沉淀的生成(只在接触实验中)及钙长石表面相对于Si贫Ca,Al的淋滤层的形成.对有菌的接触和透析实验,元素Ca,Al和Si的溶出特征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Ca在透析条件下的溶出能力显著强于接触条件下,而Al和Si正相反.这一溶出差异性表明,在机理上钙长石中Ca的溶出主要与质子交换作用有关,Al和Si的溶出则主要与配体络合作用优先破坏其架状结构中的Al-O-Si键有关.研究同时表明,在溶解动力学上,Ca的溶出主要受表面反应和淋滤层扩散控制,粘附的细菌会通过抑制表面反应以及Ca向溶液中的扩散来影响其溶出动力学;Al和Si的溶出则主要受表面反应控制,细菌的粘附可以加速该动力学过程.
周跃飞王汝成陆现彩
关键词:钙长石PAENIBACILLUS粘附透析法
施氏矿物吸附Cu^(2+)及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在金属硫化物的表生氧化过程中,施氏矿物是最常见的一种次生矿物。施氏矿物具有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高的特点,能够吸附环境流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细胞,从而影响重金属元素及微生物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利用化学合成的施氏矿物,开展了施氏矿物吸附Cu2+及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实验。结果显示:施氏矿物对金属Cu2+及氧化亚铁硫杆菌均有较强的吸附性;施氏矿物对Cu2+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而对氧化亚铁硫的吸附行为不符合Langmuir模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施氏矿物的存在对流体中微生物的活动性及其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可能会降低氧化菌分解金属硫化物的效率。
苏贵珍陆建军陆现彩李娟屠博文
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CU2+
矿场地表管线结垢物的物相组成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管道结垢现象是困扰油田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多种分析技术研究了矿场地表输油管线腐蚀和结垢的物相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发现管道结垢物包括富铁矿物(硫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和盐类矿物两类(重晶石、天青石和方解石等),并观察了管道内壁表面的腐蚀现象,结垢位于腐蚀部位内侧。推测这些结垢物的形成主要与硫酸盐还原菌(SRB)和化学沉淀有关。铁硫化物Fe9S8指示存在有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作用,SRB的代谢产物在腐蚀部位周围堆积,宏观表现为点蚀。推测富铁结垢物的铁质主要来自管道腐蚀,而盐类结垢物则与油田卤水在地表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变化有关。
潘银华陆现彩王亚军魏晓椿曹仁雷
关键词:点蚀结垢SRB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与硫化物矿石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实验研究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与硫化物矿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观察不同矿石矿物发生微生物氧化和形成次生矿物的差异。采用ICP-OES分析了反应前后溶液成分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矿石表面形貌的变化和沉淀物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A.f对同一矿石中不同矿物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方铅矿、闪锌矿发生强烈氧化分解,而与黄铁矿的相互作用则较弱。这种差异可能与矿物晶体结构有关,在多种矿物并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原电池反应,作为阴极的黄铁矿受到保护,而作为阳极的闪锌矿、方铅矿的氧化作用得到促进,总体上表现为A.f对矿石硫化矿物的选择性作用。
欧阳冰洁陆现彩陆建军李娟王朝华朱婷婷王汝成耿建华
关键词:硫化物矿石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的生物氧化作用研究
<正>本研究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对黄铜矿生物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0天的生物氧化,100 mL的矿浆溶液(初始浓度为2.5%)中至少...
赵兴青王汝成陆现彩陆建军李成祥李娟
文献传递
Anorthite dissolution promoted by bacterial adhesion:Direct evidence from dialytic experiment被引量:9
2011年
Bacterial adhesion is crucial to the dissolution of minerals and rocks.By employing dialysis method,we designed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anorthite with the mediation of both adhered and non-adhered Paenibacillus polymyxa.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10 experimental days,the dissolution of anorthite was promoted considerably by P.polymyxa and metabolites.Nanoscale precipitates were formed in contact experiment.Anorthite has a higher release of Ca and lower releases of Al and Si in dialysis experiment than in contact experiment.The difference implies that the release of Ca is controlled by mechanism of proton-exchange,whereas those of Al and Si are controlled by ligand-complexation in which Al-O-Si bonds are destroyed first.Kinetically the release of Ca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surface reaction and leached-layer diffusion.Both of them are restrained by adhered bacteria.The releases of Al and Si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surface reaction,which is accelerated by adhered bacteria.
ZHOU YueFeiWANG RuChengLU XianCai
关键词:细菌粘附钙长石透析法多粘类芽孢杆菌
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连二亚硫酸钠对粗粒级铁氧化物的溶解作用
2008年
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是否可以区分土壤和沉积物中碎屑成因和成土成因铁氧化物,是否可以溶解粗粒级的铁氧化物矿物存在诸多争议。为此,研究了各种粗粒级(>63μm)铁氧化物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CBD处理铁溶出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即使在室温条件下,CBD也能够溶解粗颗粒(>63μm)的铁氧化物,在CBD中溶解速度最大的是赤铁矿,铁的溶出量较多的是针铁矿,溶解速度较慢的是磁铁矿;在加热条件下,各种铁氧化物溶出量都整体升高。黄铁矿高温煅烧转化形成的赤铁矿,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溶出量相对较多,说明粒径越小,溶出量越大。
孙玉兵陈天虎谢巧勤
关键词:CBD铁氧化物粒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