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B062)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乔馨刘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侗族
  • 2篇对歌
  • 1篇秩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功能
  • 1篇社会控制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模式
  • 1篇历史考察
  • 1篇民间文化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乔馨
  • 1篇刘晓东

传媒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侗“鼓楼对歌”文化模式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2011年
侗族大歌于明代之前,就以正式的鼓楼对唱形式出现在南部侗族聚居区域,从古到今始终履行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鼓楼对歌形式可以分为"请姑娘"和"吃相思"两种形式。鼓楼对歌体现了农耕文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文化样态,其蕴意了侗族人对自然、农事、生活等百态的认知与朴素的文化情怀,并以行为示范的方式成为侗人文化传承的特殊模式,丰富发展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
乔馨
关键词:侗族对歌
控制与秩序:古代南侗“嘎老”的社会功能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嘎老"是侗族民间流行的歌班演唱的多声歌模式,因其常在特定的场所——鼓楼举行,亦称之为"鼓楼对歌"。古代南侗"嘎老"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社会控制与秩序维系方面。"嘎老"中的文化禁忌,内化成为侗人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而"嘎老"活动的重要场所——鼓楼,在对古代侗人社会阶序关系进行表述的同时,也潜在地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性。"嘎老"的结构构成与古代侗人社会组织结构的暗合,使两者以一种外化的方式实施着对社会秩序的有效调节。
乔馨刘晓东
关键词:社会控制
嘎老与古代侗族社会
2012年
侗族嗄老"以歌代文"的表达方式已超越音乐学意义,其成长与侗族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嗄老叙事对侗人先民有着清晰的表述,其音乐本体中羽调式的母系文化底蕴折射出古代侗人的审美情趣与日常生活,嗄老的音乐构成与侗人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相暗合。嘎老为理解文化样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意义。
乔馨
关键词:侗族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