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0NKC-08)
- 作品数:7 被引量:148H指数:6
- 相关作者:黄丽丽高小宁秦虎强赵志博黄其玲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病原鉴定
- 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栽培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分布,如美国、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伊朗、韩国、新西兰等。自1991年陕西省长安县猕猴桃园发现...
- 高小宁秦虎强赵志绰黄其玲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溃疡病
-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活性成分条件的研究
- 2015年
- 为了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条件,以洗脱液对猕猴桃溃疡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抑菌活性的强弱为评价指标,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的发酵液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液上样量为100mL,pH为6,洗脱流速为150mL/h,解析溶剂为φ=80%的丙酮水溶液,洗脱体积为40mL时,洗脱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吸附解析效果最好。说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放线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
- 张红牛焕杰朱陶然王惠黄丽丽
- 四种杀菌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效果及田间应用技术被引量:27
- 2016年
- 为探究猕猴桃溃疡病的化学防治技术,采用离体枝条室内生测及田间试验的方法,对72%农用链霉素SPX、46%氢氧化铜WG、20%叶枯唑WP及1.5%噻霉酮EW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施药的时期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供试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均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浓度为4.0 mg/m L和2.0 mg/m L时,对病害病斑15 d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100%和68.0%以上,较相同浓度的治疗效果高2~3倍,预防和治疗效果均达到90%时的杀菌剂浓度分别为3.07~3.35 mg/m L和8.32~10.81 mg/m L,药效持效期约为11~14 d。田间全树喷雾和树干涂药试验表明,农用链霉素和氢氧化铜预防效果较好,超过60%;秋冬季枝干发病前施药4~5次预防效果可达70%左右;枝干发病显症初期采用病斑划道后涂药治疗效果较好,但对大于15 cm的中大型病斑治疗效果较差,而枝干发病后采取药剂注射及药剂涂抹法治疗病斑效果均较差。表明秋冬季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关键期,而发病初期为治疗最佳时期。
- 秦虎强赵志博高小宁王强杜培龙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杀菌剂施药时期施药方法
- GFPuv标记猕猴桃溃疡病菌及标记菌在土壤、根系的定殖研究
- 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陕西省普遍严重发生,已使得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面...
- 黄其玲高小宁赵志博秦虎强黄丽丽
- 关键词:电击转化
-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3
- 2012年
- 细菌性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kiwifruit)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的发生具有蔓延快、致病性强、根除难度大等特点,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就细菌性溃疡病在世界猕猴桃产区的分布和危害,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寄主范围、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检测技术,猕猴桃对溃疡病菌的抗性机制,病害的侵染循环、流行因素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揭示病害成灾规律、有效控制病害提供新信息。
- 高小宁赵志博黄其玲秦虎强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原
- GFPuv标记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土壤、根系中的定殖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菌株,为进一步揭示其侵染致病过程奠定基础。【方法】电击法对病菌进行GFPuv基因标记,应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稀释法研究标记菌株在土壤和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GFPuv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8株标记菌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约700 bp的目的片段。标记菌株PSAmx7-GFPuv1的菌体形态、生长曲线、最适温度、最适pH、致病性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其绿色荧光可稳定遗传。标记菌在灭菌土壤中可存活3个月左右,在未灭菌土壤中也能存活3周;灌根1 d检测,根表、根内组织中可分离到目标菌落,随后标记菌株数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电击法成功地将GFPuv基因转入猕猴桃溃疡病菌;导入的GFPuv基因对宿主菌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影响;标记菌可在灭菌土壤中长期存活,并在根部定殖和增殖。
- 黄其玲高小宁赵志博秦虎强黄丽丽
- 关键词:电击转化
- 生防放线菌TGNBSA5的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牛蒡内生放线菌TGNBSA5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为开发该生防菌的生物防治价值,采用生理生化活性测定、形态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并经发酵培养后,发酵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柱层析和薄层层析、HPLC检测等方法分离纯化抑菌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该内生放线菌为链霉菌属的孢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rovirgulis),经紫外和NMR鉴定活性组分之一为苯甲醇。孢杆链霉菌为第一次从植物中分离获得,且活性组分苯甲醇的明确将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黄以超颜霞王建华高小宁王惠黄丽丽
- 关键词:内生放线菌菌株鉴定活性物质
-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不同药剂田间防效被引量:33
- 2015年
-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actinidiae)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田间防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室内测定该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择其中9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对硫酸链霉素水剂(As)、氢氧化铜w=53.8%水分散粒剂(WG)、农用硫酸链霉素w=72%可溶性粉剂(SPX)3种药剂的敏感性强,其EC。。达到18.72~23.79mg/L,为高度敏感;其次为氢氧化铜w=46.1%水分散粒剂(WG)、中生菌素w=3%可湿性粉剂(WP)、盐酸四环素有效成分(AF)、施纳宁w=45%水剂(AS)、叶枯唑w=20%WP、链·土霉素w=90%AF、三氯异氰尿酸w=85%SPX、乙酸铜w=20%wP、加瑞农w=47%WP9种药剂,其EC50为61.98~131.53mg/L,为中度敏感;而噻霉酮w=1.5%水乳剂(EW)、喹啉酮w=33.5%悬浮剂(SC)、壬菌铜w=30%微乳剂(ME)、铜大师w=86.2%wP和噻菌铜w=20%SC5种药剂敏感性略差,其EC。。为208.1~317.38mg/L,为低度敏感。9种杀菌剂田间试验防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氢氧化铜w=46.1%WG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87.6%;其次为农用链霉素w=72%SPX、中生菌素w=3%WP和叶枯唑w=20%WP,防效分别达到74.7%、69.0%和64.0%,噻霉酮w=1.5%EW的防效为51.6%;而以噻菌铜w=20%SC、壬菌铜w=30%ME及喹啉酮w=33.5%SC的防效均较差,仅为23.9%~35.1%,与对照药剂施纳宁w=45%AS的防效略低或相当。说明,氢氧化铜、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及噻霉酮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较理想防治药剂。
- 秦虎强赵志博高小宁杨彪徐国信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杀菌剂室内毒力药效
- 陕西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田间发生动态和规律被引量:27
- 2013年
- 为有效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和明确其发生时期与规律,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在枝干和叶片上的周年发生动态、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和发病部位,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溃疡病在枝干上有冬末春初和秋季2个发病高峰,以冬末春初为主,发病株率占全年的80%以上;在叶片上亦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溃疡病在不同品种上的发病存在明显差异,以红阳品种发病率较高,平均病株率达37.8%,平均病叶率达21%;不同品种的主干、侧枝、结果枝均能发病,但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以侧枝和结果枝发病为主;菌脓出现位点在枝干皮孔、芽眼、伤口、枝杈裂缝及落叶痕等处,以皮孔为主要出脓位点;低温有利于枝干发病,其中秋冬季日均温低于0℃的时间和出现早晚是影响枝干发病的重要因素。
- 秦虎强高小宁赵志博朱穗层李建民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病率气候因素发病部位
- 猕猴桃溃疡病菌拮抗放线菌TGNBSA5的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ingae pv.actinidiae)所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kiwifruit)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 黄以超王建华高小宁王惠黄丽丽
-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内生放线菌菌株鉴定活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