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846)

作品数:43 被引量:650H指数:17
相关作者:张罗韩德民王成硕张媛锡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鼻炎
  • 17篇变应性
  • 13篇过敏性鼻
  • 13篇过敏性鼻炎
  • 13篇常年性
  • 12篇变应性鼻炎
  • 8篇免疫
  • 7篇细胞
  • 7篇过敏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6篇季节性
  • 5篇免疫治疗
  • 5篇过敏性
  • 4篇性疾病
  • 4篇RHINIT...
  • 4篇变应性鼻炎患...
  • 4篇变应原
  • 3篇点刺试验
  • 3篇氧化氮

机构

  • 4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市耳鼻咽...
  • 7篇教育部
  • 2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张罗
  • 15篇韩德民
  • 10篇张媛
  • 10篇王成硕
  • 8篇锡琳
  • 6篇赵延明
  • 6篇赵岩
  • 4篇王向东
  • 4篇张伟
  • 3篇刘承耀
  • 3篇矫健
  • 3篇段甦
  • 3篇杨酉
  • 3篇刘仲燕
  • 2篇孟娜
  • 2篇吕晓飞
  • 2篇范尔钟
  • 2篇欧阳昱辉
  • 2篇王鸿
  • 2篇娄鸿飞

传媒

  • 16篇中华耳鼻咽喉...
  • 1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鼻部炎症的诊断问题被引量:2
2010年
鼻炎(rhinitis)和鼻窦炎(sinusitis)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的黏膜炎症性疾病,分别主要累及鼻腔和鼻窦。晚近关于鼻部炎症诊疗的综合指南类英文文献中,通常建议以rhinosinusitis取代sinusitis,从而强调鼻窦炎常合并鼻腔黏膜炎症,二者临床诊疗上联系紧密,国内学者常将前者译为“鼻鼻窦炎”。
张罗韩德民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混悬液短疗程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n=15)和喷鼻对照组(n=15)。雾化吸入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喷鼻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μg喷鼻,每日2次,疗程为1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塞、流涕、嗅觉损失、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内镜Kennedy评分和晨起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经过1周治疗,雾化吸入组的4个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以鼻塞的改善最为明显(用药前:8.4±0.7,用药后:4.0±0.8,P<0.01);内镜下息肉评分亦有明显减少(用药前:4.9±0.7,用药后:4.1±0.4,P<0.01);雾化吸入组鼻部症状评分和息肉评分均低于喷鼻对照组。雾化吸入组的晨起血清皮质醇浓度在治疗后降低[用药前:(17.6±2.4)μg/dl,用药后:(14.8±2.6)μg/dl,P<0.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25μg/dl)。结论:短疗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可迅速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前的治疗手段。
王成硕娄鸿飞娄玮张罗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布地奈德雾化
H1抗组胺药被引量:13
2013年
组胺是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炎症递质,而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主要的药物之一。人类对组胺的研究已走过了百年历程,而H1抗组胺药问世已有70年。
张罗韩德民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
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100年被引量:1
2011年
1910年英国医师Noon(1877~1913)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来到英国伦敦St.Mary医院,第2年就完成了一项历史性工作。1911年6月11日他在《柳叶刀》上撰文介绍采用皮下注射逐渐增加剂量的禾本科梯牧草(Timothy)花粉浸出液的方式,治疗花粉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AR),
张罗王学艳韩德民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口服甲泼尼龙短疗程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入选2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伴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使用甲泼尼龙24 mg,1次/d,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堵、流涕、嗅觉、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和内镜Davos评分。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鼻堵症状VAS评分的改善最为明显(治疗前8.57±0.63,治疗后3.93±0.79;t=19.89,P<0.0001),流涕症状的改善次之(治疗前8.33±0.94,治疗后4.38±1.09;t=17.03,P<0.0001),嗅觉症状改善又次之(治疗前8.96±0.62,治疗后5.83±2.31;t=7.80,P<0.0001),头痛症状的改善最不明显(治疗前5.31±1.46,治疗后4.02±0.88;t=4.38,P<0.001)。内镜下息肉Davos评分亦有明显减少[治疗前:5(4~5.37),治疗后:4(4~4);Z=3.57,P<0.0001]。结论短疗程使用甲泼尼龙治疗伴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可明显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可作为术前常规用药和术后长期控制息肉的有力手段。
王成硕娄鸿飞张罗
关键词:鼻息肉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糖皮质激素类
鼻腔细胞学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1年
鼻腔细胞学是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检测方法,是指导鼻腔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极好指标,在鼻科学病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鼻腔细胞的收集方法包括擤鼻法、鼻黏膜刷片法、鼻黏膜拭子法、鼻黏膜刮片法、鼻腔盥洗液法、膨胀海绵法和鼻黏膜活检法。鼻分泌物中炎性细胞的检出是鼻腔、鼻窦炎性疾病诊断和鉴别的重要依据。炎性细胞和鼻黏膜上皮结构细胞的改变还可作为评价鼻腔炎症疗效的客观指标。鼻腔细胞学研究还用于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疗效预测和鼻腔微生物学研究。然而诊断标准不统一、技术手段相对简单的现状局限了鼻腔细胞学的发展,这一领域技术的进步将促进人们对鼻部疾病认识的深入。
佘文煜张罗
MicroRNA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成熟的miRNA分子结合RNA诱导沉默复合体后通过识别并诱导靶位mRNA降解或mRNA抑制作用,在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上发挥其生物调节功能。作为近年才发现的基因调节家族,miRNA已在许多疾病的研究有所发现。在过敏性疾病中,miRNA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试从miRNA的角度对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做一综述。
赵延明张媛张罗
重视过敏性鼻炎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人类对过敏性鼻炎(AR)的真正认识始于19世纪,距今不到200年。1819年英国医师Bostok在《皇家医学学会》撰文,将在夏季出现眼部和鼻部不适的患者诊断为枯草热(hay fever),即草属花粉导致的AR。
张罗韩德民
关键词: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FCER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FCER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中国变应性鼻炎人群血清总Ig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378例确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总IgE检测使用UniCAP100检测系统,根据Hapmap网站公布的中国北京地区人群的FCER1A基因标签SNP位点信息及Haploview4.1软件运行结果,选取覆盖FCER1A整个基因的代表性标签SNP位点共8个.MassARRAY实验平台完成各SNP位点的基因型检测,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含量在6.94~5000kU/L之间,中位数为150kU/L。Levene检验显示每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的方差齐,ANOVA检验提示血清总IgE含量与各候选SNP位点基因型无关联性。结论FCER1A基因SNP与本研究的中国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含量不相关。
张媛赵延明段甦赵丽萍张罗
过敏性鼻炎患病状况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过敏性鼻炎属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由于过敏性鼻炎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分布范围较广,常用描述性研究中的现况研究观察过敏性鼻炎的患病情况。其样本选取的方法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随后进行收集信息工作,分问卷调查和临床确诊检查两个步骤。常用问卷有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反应研究问卷和欧共体呼吸健康调查问卷。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局部地区花粉症相关研究做为开端,目前已有部分符合国际流行病学研究规范的数据,初步揭示了成人和儿童在我国中心城市的患病现状。
张罗顾之燕郑铭韩德民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抽样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