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XS102300)

作品数:13 被引量:142H指数:4
相关作者:霍丹群侯长军罗小刚张良张宿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博精医学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悬浮液
  • 4篇藻酸钙
  • 4篇海藻酸
  • 4篇海藻酸钙
  • 3篇白酒
  • 2篇心音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全血
  • 2篇香型
  • 2篇流变学
  • 2篇流变学特性
  • 2篇酒香
  • 2篇混沌
  • 2篇降解
  • 2篇关联维数
  • 2篇白酒香型
  • 2篇传感
  • 1篇蛋白

机构

  • 17篇重庆大学
  • 6篇泸州老窖股份...
  • 1篇重庆博精医学...

作者

  • 6篇霍丹群
  • 5篇侯长军
  • 5篇王翔
  • 3篇张良
  • 3篇张宿义
  • 3篇罗小刚
  • 2篇杨平
  • 2篇李正国
  • 2篇杨迎伍
  • 2篇秦辉
  • 2篇钟丽莎
  • 2篇尹猛猛
  • 2篇董家乐
  • 2篇张苗苗
  • 2篇郭兴明
  • 2篇卢中明
  • 2篇法焕宝
  • 2篇丁晓蓉
  • 2篇沈才洪
  • 2篇刘俊江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生物过滤塔处理苯的填料选择被引量:7
2012年
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筛选出1株苯的高效降解真菌HD-3,经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学分析,确定HD-3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该菌株8 d内对初始浓度439.3 mg/L和4 393 mg/L的苯的降解率分别为78.56%和33.96%。当苯的初始浓度为439.3 mg/L,HD-3降解苯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不同填料生物过滤塔处理苯废气的工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苯的浓度提高,苯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的浓度为200 mg/m3时,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过滤塔、生物陶粒生物过滤塔、竹材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93.63%、93.16%和82.38%;当苯的进口浓度增加到3 000 mg/m3时,3种生物过滤塔的苯平均去除率(REave)分别为78.89%、68.43%和51.87%。(2)不同填料对苯的去除能力不同,煤质柱状活性炭>生物陶粒>竹材。
段传人胡江宋永安朱成惠王绍政武帅
关键词:生物过滤塔填料去除率
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正>为了更好地模拟血液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对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是必不可少的。实验中采用超声乳液聚合法制备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C1)和包封血红蛋白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C2)。利用原子...
许培王翔
文献传递
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与全血的流变学性质比较
<正>本文从红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约为45 vol%)的角度出发,制备一种微球悬浮液来模拟全血的非牛顿流体性质,探索其在血液黏度质控物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并将其悬浮于0.9 ...
许培王翔
文献传递
植物中XRN家族的研究进展
2011年
XRN家族是一类5'-3'核酸外切酶家族,主要参与rRNA的成熟加工以及特异mRNA的降解过程,在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XRN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综述,XRN家族在植物中主要参与rRNA加工过程、miRNA途径、外源mRNA降解过程以及乙烯信号通路。
刘俊江李正国杨迎伍
关键词:MRNA降解PTGS
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与全血的流变学性质比较
本文从红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约为45 vol%)的角度出发,制备一种微球悬浮液来模拟全血的非牛顿流体性质,探索其在血液黏度质控物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并将其悬浮于0.9 wt%...
许培王翔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对蛋白质及其热变性过程的快速识别被引量:4
2012年
以卟啉及其衍生物和特异性染料为敏感化学元件,基于交叉响应原理构建了识别蛋白质的可视6×6阵列.该阵列以颜色差谱图显示其与蛋白质作用呈现的特异性光谱反应,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阵列可以鉴别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牛血红蛋白(BHb)和卵清白蛋白(Ova)及其混合物,且有望实现定量分析.此外,阵列的高敏感性使其不仅能识别天然蛋白质和不同变性程度的蛋白质,还能对其热变性过程进行可视化实时监控.该阵列产生的特殊颜色变化与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微环境pH值的差异及溶解度有关.因此,该方法不仅能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识别,为蛋白质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提供新途径,而且在临床医学和食品安全等的实时快速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霍丹群李娟董家乐侯长军黄承洪戴斌法焕宝张良
关键词:卟啉
基于液体阵列味觉仿生传感器鉴别白酒香型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模拟哺乳动物的味觉系统,建立了交叉响应的液体阵列传感器,为鉴别白酒香型提供了新方法.选用7种染料和1种卟啉化合物作为传感单元,构建液体阵列传感器,集合8个传感单元的光谱响应信号构成分析物的指纹图谱,达到识别的目的.使用96孔板酶标仪采集响应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层聚类分析(HCA)和判别分析(LDA)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9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香型白酒样品进行了鉴别分析.PCA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白酒的检测主要基于酒体微量成分,其中酸类物质对识别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54.3%),芳香类物质贡献率为18.6%;同时,仅用63.4%的数据信息量即可对白酒香型进行区分.HCA结果表明,平行样均正确归类,各白酒之间的相似程度在聚类图上得到体现.LDA结果表明,该阵列对于9种白酒样品香型识别的准确率达到100%.
侯长军戴斌霍丹群杨平徐勇李俊杰罗小刚杨眉法焕宝
关键词:白酒香型
荧光素对中国典型香型白酒的荧光鉴别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与模式识别分析法建立一种快速区分白酒香型的新技术。在495nm可见光激发下分别测定6种香型白酒、荧光素及这两种物质作用后200~800nm之间的荧光光谱,探讨了荧光素与白酒的作用机理。结合模式识别法对310~380nm和504~530nm两个波段对应的荧光强度值进行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对荧光素区分不同香型白酒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CA分析能完全区分6种香型白酒,LDA分析对所有样本均得到正确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因此,这种基于荧光素的荧光光谱法简单、有效,可用于不同香型白酒的快速区分。
霍丹群张苗苗秦辉尹猛猛董家乐张良沈才洪张宿义卢中明
关键词:荧光光谱白酒香型荧光素线性判别分析
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血液净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带有肝素(heparin)分子臂和多黏菌素B(PMB)配基的用于清除内毒素的血液净化吸附材料,探讨其在内毒素血症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首先采用氯甲基树脂(PS)为载体,经乙二胺活化后引入肝素分子臂,戊二醛将PMB配基固定于吸附剂;荧光标记内毒素(FITC-LPS)体外静态吸附实验直接观察材料吸附性能,内毒素体外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其吸附量和吸附率,并对吸附剂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吸附剂在2h左右能够达到吸附平衡,对脂多糖(LPS)的去除率能够达到70%以上,对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的吸附率分别小于10%和20%。吸附剂对于LPS具有高选择性及高吸附量,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内毒素血症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菲菲王翔熊延连许培靳欣欣唐金龙毛金春
关键词:内毒素血液净化肝素多黏菌素B
番茄XRN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遗传转化
2011年
为了研究番茄XRN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各组织混合cDNA中扩增了番茄XRN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并对其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番茄根部表达最强烈。通过对番茄叶片进行伤害诱导处理,发现番茄XRN2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将该基因在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下定向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重组载体命名为pCambia1301-35S-XRN2和pCambia1301-35S-AsXRN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获得转基因番茄,为进一步阐明XRN2基因在番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俊江李正国杨迎伍先志强邓伟
关键词:番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