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XW039)

作品数:7 被引量:178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相雨丁柏铨张卫王全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动员
  • 2篇网络集群行为
  • 2篇媒体
  • 2篇集群行为
  • 1篇言论
  • 1篇言论自由
  • 1篇谣言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危机
  • 1篇政党
  • 1篇执政
  • 1篇执政党
  • 1篇中国逻辑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媒体
  • 1篇社会焦虑
  • 1篇社会结构
  • 1篇视阈
  • 1篇诉求
  • 1篇诉求方式

机构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作者

  • 7篇陈相雨
  • 2篇丁柏铨
  • 1篇王全权
  • 1篇张卫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传媒观察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加坡言论自由的边界:历史、现实与趋向被引量:5
2017年
新加坡从利用《内部安全法令》压制言论自由,到逐步放开言论自由的边界限制,再到今天追求言论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但与西方的言论自由标准仍有不小差距。言论自由的边界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宗教习俗、价值观念、政治形态等多种因素。在全球化语境中,新加坡的言论自由虽未与西方标准完全对接,但呈现出渐趋松动的发展趋向。其背后的动力既有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也有巩固国家认同的需要,更有执政党自我危机感的驱动。
陈相雨
关键词:言论自由社会化媒体国家认同执政党
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被引量:69
2018年
社会结构紧张催生以负面为主的社会情感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直接导致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和爆发。换言之,抗争主体的情感动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的社会行动者,抗争主体通过"悲情叙事""身份展示""戏谑表达"等情感动员策略,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促成了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迅速生成,但它在生成过程中却产生了"网络空间中的情感暴力""网络抗争诉求的煽情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情感"等情感后果。为有效应对和处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生成所带来的情感后果,加快建设社会结构正义、努力构建合理的"情感规约"以及培育正向情感类型等是值得尝试的情感治理理路。
陈相雨丁柏铨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情感逻辑
网络集群行为动员:场域、策略及其风险被引量:24
2016年
动员对网络集群行为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行动主体而言,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民众获得的不同类型的赋权、政治机会结构等独立于主体意志之外的结构性因素构成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动员场域,而情感动员、网络修辞、话语出位等策略,则是行动主体在动员中经常使用的策略。不可否认,网络集群行为虽然具有正能量,但在当前情况下,由动员主导形成的网络集群行为,会带来普遍民意被劫持、网络政治奇观化、网络游民政治、民粹化社会治理等风险。为此,各级治理机构或特定主体应化"被动"为"主动",从理念、制度、措施等层面进行综合处置,方能有效应对网络集群行为动员所产生的风险。
陈相雨张卫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
社会结构紧张视阈下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及应对理路被引量:6
2013年
网络谣言是网络民意的畸变呈现,对社会正常运行和秩序维护具有明显的挑战和破坏作用。网络谣言频发的根源在于风险社会的全球性与我国急剧变迁结合所共同产生的社会结构紧张,具体涉及政府、媒体、民众等多个方面。因此,各级政府对待网络谣言,不单要在社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还要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公开信息,打造"透明政治";还应从政府、媒体及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进行分类型、多角度的综合处置,以此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有效应对和控制。
陈相雨
关键词:网络谣言社会焦虑风险规避
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被引量:111
2018年
诉求网民正寻求将"展现诉求"+"转发扩散"为主的旧诉求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协同配合"且以"线下事件促进线上诉求扩散"的新诉求方式,其目的在于避免诉求议题被其它议题和信息淹没,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吸引网民受众的围观和关注。造成网民诉求方式变化的动因,主要有"制度性利益民意表达机制仍不完善"、"自媒体时代注意力资源争夺形势日趋严峻"以及"诉求网民对自媒体利益诉求效能存在误判"等方面。虽然,诉求方式变化是诉求网民的无奈选择,但在总体上它会带来民众利益、民意表达的畸形化、社会阶层情感关系的再度恶化,以及阻碍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等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应加快建设制度性利益民意表达机制、多层次全方位推进自媒体素养教育,在大力发挥主流媒体社会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加快提升网络诉求处理的能力和效率,真正促进自媒体回归信息传播的本职,促进自媒体发挥正式利益民意表达机制所无法发挥的补充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陈相雨丁柏铨
关键词:自媒体诉求方式民意表达机制
香港“占中”运动生成的再认识:阐释与启发——基于资源动员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香港"占中"运动的生成和爆发,虽然有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但这并不能彻底揭示香港"占中"运动的真正原因。事实上,香港"占中"运动是组织方经过精心动员而生成的一场非法的社会"抗争"运动,具体表现为:征用西方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动员、整合使用自媒体的媒介资源动员、以社团为核心的组织资源动员以及迎合西方势力的外部资源动员等。在反叛性政治全球化背景下,类似于香港"占中"的社会运动在今后仍会发生,而且随着中国崛起以及西方国家焦虑感的增强,此类社会运动的发生概率将会更高。对此,我们可从戳破西方意识形态迷障、揭露资源动员真相、掌控社会运动话语权以及培育协作性公民团体等方面提高应对能力。
陈相雨王全权
关键词:资源动员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中国逻辑及其治理——一种基于网民视角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全球风险社会下中国社会结构紧张长期诱发的结果。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普通网民,不单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发动主体,更是中国经验最为直接的感知者,因而,从普通网民视角探求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中国逻辑具有合理性。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体现了网民"理性"和"非理性"言论相互交织的特点,在逻辑上具体包括利益表达逻辑、逼迫回应逻辑、群体极化逻辑、抗争动员逻辑以及情感宣泄逻辑等;在治理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坚持利益共享、制度表达、公信修复、信息公开、网络盟友、话语引领及真诚沟通等原则,这才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标本并治之道。
陈相雨
关键词:社会结构网络舆论危机中国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