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2)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林高用李周陈志永张红媛张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教育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冶金
  • 2篇冶金工厂
  • 2篇校企
  • 2篇校企合作
  • 2篇教育培养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学院文化
  • 1篇有色
  • 1篇有色冶金
  • 1篇有色冶金工厂
  • 1篇哲学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林高用
  • 5篇陈志永
  • 5篇张红媛
  • 5篇李周
  • 3篇张鸿
  • 2篇梁叔全
  • 2篇邬建辉
  • 2篇肖连生
  • 2篇李青刚
  • 2篇陈爱良
  • 1篇方芳
  • 1篇胡小清
  • 1篇杜新喜
  • 1篇周顺平
  • 1篇张剑波
  • 1篇傅少君
  • 1篇王德志
  • 1篇王志兴
  • 1篇孙明
  • 1篇蔡圳阳

传媒

  • 4篇创新与创业教...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计算机教育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现状及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2013年
系统分析了传统教学中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以本科生实践型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提出"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启发式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措施,让学生全面掌握有色冶金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掌握有色冶金工厂"清洁冶金"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工厂设计的能力。
陈爱良肖连生李青刚邬建辉王志兴陈星宇刘旭恒
关键词:有色冶金课程教学改革
“企业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再创新——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企业案例分析"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试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重要特色课程,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方式进行,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凸显了该课程的工程教育特色。在原有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再创新,实现了教学与考核内容案例化、教师队伍稳定化、教学场所灵活化、教学资源开放化等目标,努力将该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林高用陈志永李周张红媛
关键词:企业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校企合作
冶金工厂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优化冶金工厂设计课题体系,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强化工厂见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合理分配课时,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课程/毕业设计与所学知识系统结合,企业导师和带队老师理论联系实践,将现场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将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一方面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设计过程中,以"导师指导——自己设计——多人评阅考核——学院专家审核"的方式来监督设计质量,学生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应用于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设计的兴趣与能力。
陈爱良肖连生李青刚邬建辉彭志宏
关键词:课程体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面实施“卓越计划”的困难与对策
2017年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改革试点,2009年开始组建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显著提升了工程试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2016年开始,本专业将全面推行"卓越计划"。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经费、管理体制及转变学生思想等各方面分析了本专业全面实施"卓越计划"的困难,并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拓展与巩固实践教学基地、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方面提出了对策。
林高用梁叔全陈志永张红媛汪冰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理工类学院文化多维建构策略——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学院文化是学院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院赖以生存发展、彰显特色的重要根基。世界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始终屹立在世界大学之巅,无不以大学以及学院文化立足。近若干年,中国大学理工类学院在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上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在学院文化建设上还有要做很大努力。建设理工类学院文化,至少可以在育人文化、管理文化、学科特色文化、人文环境文化等四个维度上进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学院文化。依托学院文化,不断提升学院办学理念,优化学院管理架构与治理体系,打造学院教师队伍,构建形成创新教育、工程教育和国际合作交流"三位一体"平台,形成"注重基础和素质教育、聚焦解决复杂工程能力、强化工程实践与教育国际合作"的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式。这些,可以为中国高校工科类学院文化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梁叔全胡小清蔡圳阳陈志永李周林高用张鸿徐国富王德志
关键词:学院文化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立德树人
基于“大工程观”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大工程观"理念被工程教育界广泛认同,为现代社会所需要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复杂工程背景下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践表明,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推动下,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与个性化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稳步提升。
陈志永林高用李周张红媛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科学发展观被引量:3
2015年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素质涵盖技术、管理、经济等多方面,为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开展深入探索和研究。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探讨了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从培养方案、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改革实践,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由此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林高用李周陈志永张红媛张鸿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师资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3
2014年
按照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标准,坚持武汉大学"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2010级本科生中选拔30人作为试点,进行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设置了相应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学习环节,以及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节,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专业兴趣和职业精神。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试点取得了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学院每年选拔2个班作为"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范围涵盖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三个方向,正稳步推进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
傅旭东徐礼华杜新喜傅少君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加大对软件专业卓越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要求与目标,基于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从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阐述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改革过程。
周顺平方芳张剑波孙明
关键词:软件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哲学思考被引量:5
2014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人的活动,在科学基础及理论基础上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吻合。因此,结合自然哲学基础对现阶段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及培养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对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深入实施,促进其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林高用张锐李周汪冰峰张鸿张红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